如今,女性撐起居住消費半邊天,「她需求」持續走強;2021年購房占比中,女性達52.7%。
最近貝殼研究院的一份數據顯示,深圳女性置業者近年來購買大面積、高總價住房的比例明顯上升,而且在議價率、成交周期等方面的表現也相對男性置業者更爽快、更大方。
2022年購買90㎡以上的女性置業者為32.4%,而男性僅為22.6%。
成交總價上,深圳女性購買高總價房屋的比例逐年提升,尤其是女性購買總價在1500萬以上的房屋占全體女性置業者的比例提升明顯,2022年數值(5.6%)環比2021年(2.8%)提升一倍。
在區域的選擇上,「原關內」及寶安成為深圳女生的最愛區域,如羅湖占比達47.2%;其次是福田占比達45.5%。

▲貝殼研究院《深圳女性置業數據》
「經濟獨立、行事果斷、單身主義」,是許多人給深圳女生的標籤;但對於房子本身,她們更有自已主張和理解,即便是面對買房路上的各種困難,也表現的積極和「韌性」。
《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說:「比起房租漲價,讓人害怕的是不停不停地搬家,是你永遠沒法在這個城市紮下根來。」這也是許多深圳女生的心聲。
在深圳家在論壇上,分享買房故事也多半是女生,今天是3.8節,我們通過幾個網友的故事,來看深圳女生的買房「力量」。
故事一(@阿哩阿豆)
畢業15年,買了三套房
在很早之前分享了自己的買房故事,此帖到最近還引起了眾多網友的追評。
她說,看到很多年輕人覺得要在深圳買房很絕望,想來點正能量分享一下我的買房歷程。
目前共3套房,2套深圳熱門片區(一套自住四房,一套三房在出租);1套東莞(3w+的區域)。
我從小就對金錢有規劃,喜歡研究理財,對金錢的把控造就了後來即使靠上班,也能把家庭資產折騰起來。
畢業3年後就有了買房的想法,而且付諸行動,在布吉、坂田、前海等片區看房,可惜我老公(當時的男友)總覺得不能啃老,就這樣耽誤了兩年;後結婚後準備生娃,再也不想拖家帶口搬家,經過兩年的房價飆升,他也終於想通了一點。
於是在畢業5年後買了第一套房,總價近80萬,當時手頭存款10萬多,家人支援了6萬做首付,買完房一夜回到解放前。熬了兩年,2013年房子裝修好入住以後,隨着收入的提高又攢了一點錢,想着沒其它投資渠道,就又開始看房。
當時,60萬的總價只夠買單房了,因為沒有學位房的概念,錯過了即將舊改的大沖旁的科苑居;60多萬買了家附近30平的二手房,回頭來看真的是太年輕了,這次買房也是我最後悔的一次操作。
後來,賣掉兩套小房的錢,在2015年8-12月之間,樓市漲勢趨緩的時候,在深圳不同的區域換了兩套三房。
又因為自住三房上班遠,且不在地鐵口,加上二寶出生三房也擠了,在我的折騰下和無視老公的反對下,又咬牙在相對中心的區域順利換了個四房。
至此,深圳的房產基本塵埃落定,短期內不會再折騰了;東莞的房是對深莞融合看好,後研究過周邊規劃和地鐵走向下手的。
從這麼多次買房的經驗來說,剛買房的前兩年,確實手頭比較緊,最主要是心理壓力,想着房貸和債務不敢花錢,但也不至於影響正常生活,我不愛奢侈品,買了幾個品牌包也只是為了工作需要。
大部分時候買房,老公都持反對意見,他是風險厭惡型的,覺得有房住就行了,不想欠貸款,不想有壓力。
開始還跟他吵,後來學聰明了,表格算好成本月供發給他,說明最差情況的風險是什麼,然後自己看房,必要時喊他去簽合同就行了。

故事二(@KIKIQIQIM)
有困難解決困難,實力不夠就努力來湊
覺得美好的生活是從買房開始的,因來深圳經歷三次租房三次搬家,所以決定買房。
2018年,買了諾D國際,建築時尚、加之住着舒服決定買這裡。起初看的是48平小戶,後來聖誕節買下了看中的66平2房,買完房後從未有過的快樂和成就感,感覺在深圳有了歸屬,雖然房貸也快2萬了,竟然不覺壓力,而是純粹的快樂。
2019年父母想賣掉老家的房子搬到深圳,準備和男友結婚,因為還有個購房名額,又開始了看房,緊接着買入了ZH陽光玫瑰園。
由於第一次買房太理想主義,這次慎重了很多,看了南山多個小區,最後選了小區朝南的戶型。
這套方買下來也是一波三折,在我們準備和業主談價的時候,另一買家定了,後過了半個月,他因社保斷交不能買,後我們又約業主,但此時的價格比前次看房漲了30萬,這套房老人付首付我們還貸,又是2萬左右的貸款。
2020年後,疫情爆發,婚期被延後,同時也被降薪了,有點焦慮,不過買的房子都是自己喜歡的,住着自己的房子和租房子完成不一樣。
想激勵和我一樣先苦後甜並且還在奮鬥的人,常在論壇里看到很多抱怨,張嘴閉嘴要逃離深圳。我想說,想要什麼就去努力得到,你的實力要配上你的野心。
我沒有提來深後換了多少份工作,男友創業遇到了多大的困難,是因為始終覺得未來會比此刻好,想做的事情、再困難我都會 去做,不想以後後悔。
有困難解決困難,實力不夠就繼續努力,加油,來了就是深圳人!

故事三(@椒鹽大蝦)
幾經周折買入深圳,
買房路上沒有十全十美
分享的買房心路歷程中,可以說,她是屬於幾經周折,但好在後來買到了自己滿意的房子。
來深10多年,一直在打工的路上拼搏努力奮鬥,2015年在老家一次性付款買了房子,一直出租。由於未婚,沒有想過在深圳買房,就這麼錯過了當時深圳房價的低谷期。
結婚生娃後,開始關注深圳的住房問題,2019年看了南山的一個二手房,75平米350萬,在當時也算是南山的一個低洼地,後面因為錢不夠就沒看,其實如果當時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湊首付買這個也是夠的。
到2020年底,經歷過外婆去世的事情後,暗暗下決心要在深圳買房安家。
約中介看房時發現2019年看的房子,價格已經翻倍,準備的100萬首付,在南山,福田,寶安這些上班近,熟悉的地方已是不可能買到了。
於是在2021年年初,賣掉老家的房子。期間經歷多次看房,發現自己的預算還是買不到想要的房子。
2021年9月底決定打新沙井海岸城二期,經過各種資料填寫及提交,入圍但排名1300多,自己想要的戶型已經被選了,這次當成了打新的過場。
一直到12月份,持續兩個多月的看房,談價,南山、寶安、羅湖、龍華、光明等區的一手、二手房看了個遍,從最初的要求到後面的只要有學位,交通方便,採光好就行。
後接着又看了寶安翻身、南山的老小區電梯房,也沒上車;到2022年元旦,接到沙井海岸城銷售電話,有54套房給到之前入圍的客戶進入候補,於是立馬接受了,比起之前看的房,這個算是最好的了,最終在候補中撿漏成功上車。
買這套房也跟座過山車一樣,中間經歷了入圍,看房,選房,測試,後面選不上;幾個月時間,心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候補也是各種擔心,上車後審核貸款也有問題,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買房過程中面對變數只能放平心態,買到就是緣分,沒買到的話就再等等,別着急。
看了那麼多買房的例子,其實,深圳女性不僅愛搞錢,更愛搞房,對女生來說,房子不僅僅是資產,而是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
女生在家庭的買房中,也更多是主導者,男生很多時候更加注重的是手握資金的快樂,因為許多男生成為家庭買房路上的「拌腳石」;而女生更加注重房子帶來的安全感……
最後,在這樣一個特別的日子裡,
祝所有的女神節日快樂,
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
作者:深圳.娟子 樓市小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