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事多,忙到晚上九點才坐下來開始碼字,想到哪寫到哪。
NO. 1|壹
幾天前,碧桂園獲招商銀行150億併購融資的消息刷屏,美的置業獲招商銀行60億地產併購專項融資額度。
這類融資的主要用途,是用於收購陷入困境房企的項目。
周六周末我理了理已落地的收併購融資案例,發現併購專項融資落地,用途並不盡如人意,出險的房企真正獲益的並不多:
收購的對象多為合作開發項目,並沒有惠及第三方房企;交易的項目存在有其他股東協議到期退出的嫌疑(明股實債),其中以建發房產最為突出。
收併購專項融資並沒有體現和發揮為困境房企項目紓困的作用,反而成為房企融資的新渠道。
美的置業這兩個月收購的合作項目股權較多,這60億元用到點上。碧桂園拿着這150億元的專項融資款,會做啥?
重倉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碧桂園,撞上了市場下行期,即便平時的資金利用率極高,融資端正常,但銷售端遇冷,壓力也是極大的。
攻守態勢已經改變,根據市場的變化及預期,不排除碧桂園在接下來會再度進行區域合併和調整,這是碧桂園擅長做的事。
看了一些碧桂園區域的項目財務數據,虧損嚴重的也有,後續如果碧桂園區域合併掉20-25個,我也不覺得奇怪。
一般來說,在區域合併前,集團會要求先完成優化指標,再進行區域合併。裁員之類的,各區域幾十個指標是很普遍的,例如沒項目的,一律裁掉。
西天取經不是打打殺殺,是人情世故。有人嫌棄你不好,然後各種找理由把你裁了,不看能力,拼關係,別委屈,別自我懷疑。畢竟,也總有人覺得你哪裡都好。
NO. 2|貳
有很多讀者問,為什麼閩系房企這輪爆得這麼慘。
強擴張、高周轉、高槓桿、賭性強、銷售額注水是閩系房企的典型特徵;「先拍地、後找錢」在2020年前,也是閩系房企的特色;權責不清晰、高階經理人缺失、老闆獨權(掌控欲強、實質放權難)、現代化治理結構和家族特色(親屬裙帶關係複雜)結合,也是閩系房企的特點。
2016-2017年,閩系房企在百強房企中占比達到22-25%,數據和排名看看就好,很多閩系房企老闆對排名非常在意,很多是花錢買的榜單,為了打通融資渠道和降低融資成本。
閩系房企從早期開始,就已經非常善於利用民間資金,福建的企業主相互拆解資金也是傳統。全國化布局後,借道金融領域,布局金融產業是常態。
拆解了一番陽光城和泰禾,遠比其他區域的房企要複雜:擔保貸款、信託融資、股權質押、再融資、地產基金、券商和基金子公司(證券)、資產管理、銀行、保險等金融通道業務,陽光城和泰禾均有涉及。
每一次拆解,都得感慨,這得多大膽,才能把槓桿做到近乎空手套白狼的程度,像福晟,年化36%的資金都敢借。
高槓桿加高周轉的模式,用別人的錢來賺錢,被限價只能低價走量,低毛利甚至虧損。後來市場遇冷、融資受阻,整個民營地產行業都很難受,面臨生死危機。閩系暴雷比其他區域的房企多,其實也不奇怪。
靠高槓桿率賺錢,是拿別人的錢來賺錢,用較少的股東投入,就能撬動大量的資產,這個的重點是風控能力必須強,否則,當銀根收緊、融資困難時,這類企業將受到巨大衝擊,典型如華夏幸福、恆大地產。靠高周轉率賺錢,看起來只要薄利多銷就可以,不過,其風險也大,對成本費用、渠道的管控能力要跟得上,管理稍有不慎,或者大環境遇到變化,就可能虧損,典型如碧桂園、萬科。靠高淨利率賺錢,產品本身吸金,說明它有品牌優勢,產品有很深的護城河,產品有定價權,別的企業在短期內很難複製,這個最典型的是茅台,以前的綠城在杭州、建發在廈門,這方面做得挺好的,後來也是做不到了。
表面的和內在真實的,房企都有兩面性,就像女朋友的兩面性:
恩愛時,她可能擰不開瓶蓋;吵架時,她一定能擰開你的天靈蓋。
NO. 3|叄
全國政協委員洪洋建議取消商品房公攤面積:
公攤多少面積都是一團迷霧,只能由開發商「信口開河」,而業主毫無申辯權力;
業主並未享受到公攤面積的合法收益。公攤面積既然攤給了業主,那公攤面積所產生的收益(廣告、車位、會所、超市等收益)也應當攤給業主;
住宅物業費按建築面積收費不合理。物業公司服務的只是公共面積,而並不入戶服務,居民室內衛生和設施維修都由居民自己承擔費用,為什麼物業收費要包含室內面積?而公攤面積並不供暖,卻多數採暖費按照建築面積(包含公攤面積)收取,這樣的收費極不合理。
看了看評論,基本上一邊倒地支持。曾經有關於取消預售制的熱搜,支持的評論也沒這麼整齊過。
只有淋過雨的人,才會想着撐一把傘;只有經歷過暴雨,才知道打傘沒用。就像愛情不是抽獎,而是兌獎。結果很重要。
... ...
「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性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2022年的樓市定調。
政策利好不斷,上海、北京、廣州等城市已經開始回暖,深圳暫時沒看到回暖的苗頭。
「未來房企和房企之間、房子和房子之間、城市和城市之間,分化(差異)會越來越大(嚴重)」,2017年初,寫了這麼一段朋友圈,如今回頭看,正確。
未來的不動產配置和投資,要做整合,儘量往核心城市核心區域的優質資產去置換。
有人說:端起夜壺,一飲而盡!夜壺雖好,不要貪杯。
我最羨慕的就是西遊記里的唐僧,都不用自己洗澡,每過兩集就有一個妖怪說:小的們,把那個唐僧洗乾淨了。
而孫悟空,就像是那個夜壺,需要時,用;不需要的時想趕他走。其實,所有的老行業,曾經也是新行業。
而我們,慢慢地從黑白認知,覺醒成系統認知,不再以簡單的是非對錯去解釋發生的一切,接受這個世界是複雜且不確定的,但又能理解一切的複雜來自固有的簡單。
追風趕月莫回頭,平蕪盡處是春山......
全文完,如果喜歡,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