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準時收到推送。為了不與小韭菜失散, 請將「小韭菜的成長記錄」點亮為星標賬號,並常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

Q:從去年年底至今新增的產能,如通威,協鑫的進展怎麼樣?

A:從我們了解到的一個整個硅料的一個進展的一個情況下,其實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有一共有三個項目,分別是四川的一個永祥,然後雲南永祥,然後包括新疆大全,目前四川永祥的基本上已經實現滿負荷生產,然後雲南永祥這一塊可能已經達到50%左右,這樣的一個開工率,然後那個新疆大全這一塊已經達到80%,甚至達到90%的一個開工率,預期整個三月份呢,基本會實現滿負荷生產的一個節奏。

那從今年的各個項目來看呢,這個我們預期這個亞洲硅業可能會在三月份或四月份,正式進行開工生產。協鑫的兩個項目分別在四川和徐州,我們預期在三季度這一塊可能會試生產,當然有可能會推遲,但是我們推遲的這種可能性不大,這是第一點,然後第二點呢,高景青海我們預期也是在三季度,其他的幾個項目我們預期是在四季度,包括新特的10萬噸的一個多晶硅項目,和東方希望的項目,然後可能還有一些項目,可能大部分主要是集中在四季度這一塊可能投產的可能性會比較大一些。

Q:從數據方面能不能請您分享一下,三月和四月整個硅料的產量大概是一個什麼情況,和二月的比較。

A:我們預期整個二月份國內的硅料產能是在5.2萬噸左右,然後三月份我們預期是提升10%-15%,然後四月份是維持這樣的一個比例,但五月份和六月份可能隨着亞洲硅業的項目的不斷的推進,可能還會有一定的增加,但是亞洲硅業本身的一個項目比較小,所以這一塊它提升的一個比例相對來說還是有限的,但是現在目前從二月份角度來說,包括南玻啊這些有一些技改的項目可能也會逐步實施,我們預期可能到六月份的時候,可能月產量能達到6萬噸甚至6萬噸還要多一點。

Q:您剛剛提到的年底現在投的幾個產能,他的產品的品質會有明顯的區別嗎?還是說其實沒什麼差。

A:2022年,整個的一個投產的主要還是集中在我們目前現在的龍頭企業,在龍頭企業這一塊呢,除了顆粒硅以外,現在我們沒有辦法去說他的一個品質的一個問題,但是其他的一些龍頭企業投產出來的品質,我們認為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

Q:請問通威和大全都有做這個電子硅,他們的進展,包括品質和海外的這個產品相比怎麼樣?

A:其實電子極這一塊是一個需要很長時間的過程,因為從投產到檢驗,包括認證這一塊可能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所以我們認為本身的它的1000噸的項目,本身它這一塊也是提升自己品質的一個過程。所以現在短期之內他是否能出量,或者是否能到這個業內的一個認可,我們還是表示還是我們非常期待,但是如果真的他這塊要放量的話,我們認為可能要到兩年到三年以後。

Q:您怎麼看三月,包括可能後續二季度全年整體硅料的價格,包括對應的需求和供給和整個的供需形勢?

A:先說一下需求,因為價格主要是由供需來決定的,剛才也說了一下供應,我們現在說一下需求。需求這一塊,我們認為一季度呢,主要是海外的需求,主要是體現在印度的需求,可能會非常的旺盛,然後國內的需求,主要是體現在我們的用戶側,或者分布式的需求。那二季度這一塊呢,我們可能要看這個,我們的國內的大基地的裝機是否能跟上,如果跟上的話,這一塊的整個市場的需求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大基地的價格的接受程度,我們現在還是在觀望,再看一下他這個接受的程度到底是多少,但是從這次這個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一個戰爭的角度來說,海外包括這個歐洲這一塊,可能已也要加大整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進度,所以我們認為整個海外的需求,我們認為在一季度,二季度,甚至在全年整個的需求都會非常好,所以我們對整個今年的市場的需求,比之前的需求,甚至還要調高了20個GW,也就是達到250個GW吧,我們認為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Q:在這個需求的判斷下,分季度需求的預測,包括價格,能請您介紹一下嗎?

A:我們認為整個的價格一季度可能保持在目前的價格,可能是是大概率的,二季度呢,可能由於我們國內的這個大基地的建設的需求可能會爆發,而且我們的分布式的需求可能會逐步的減弱,可能再加上我們的一些產能逐步的釋放,可能我們認為二季度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滑,但是下滑的幅度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三季度和四季度呢,我們這還是要看整個國內的需求,以及海外的需求,是否能有效的去支撐目前的價位。特別是四季度,因為四季度本身的投放量可能會相對來說會比較大一些,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可能四季度這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的一些因素,當然我們由於歐洲加大整個的可再生能源的進度,我們對四季度的價格的判斷從以前的中性,現在變成非常樂觀的,我們認為可能這個價格這可能維持在170到180,這樣的水平。

Q:就是您的意思是可能全年的最低價大概是170到180,均價的話大概在200左右,我能這樣理解嗎。

A:可能會更高,但是低點可能170到180,我們因為這個是低點。

Q:去年的十月份其實也發生過這種工業硅價格暴漲,同時把整個產業價格再往上飆的情況,那您覺得今年怎麼看工業硅這邊的價格走勢,包括供需的情況,也包括他會不會再進一次的影響整個多晶硅的價格?能不能請您分享一下。

A:今年工業硅我們從整個的裝置產能來說,是500萬的裝置產能,然後隨着今年還有一些陸續的新增產能,我們統計了一下,包括合盛的新增產能,然後包括其他家新增產能,可能在包括一些閒置產能的陸續開發,可能整個的新增的產能,可能會達到100萬噸這樣的規模。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因為工業硅的供應還是可以滿足下游的需求,所以我們認為整個的供應是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價格不會出現像去年一樣的暴漲暴跌的情況。那整個的趨勢,我們認為在目前的價格,包括有機硅和多晶硅,可能在三月份甚至,四月份可能會出現明顯需求的增長。所以我們認為可能三月份、四月份會出現價格逐步的提高,但是過了三月份,四月份之後呢,隨着豐水期不斷的來臨,供應量可能會逐步的加大,而且供應量的加大會超過需求量的增加的量,所以我們認為可能過了豐水期之後呢,價格可能會逐步的回落到的成本線,在成本線的情況下呢,然後會限制整的供應,實現供需的平衡。但是從成本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工業硅的成本,現在目前是在不斷的提升的過程。雖然豐水期到來,整個電價會出現一定的下降,但是整個的成本會比去年同期會出現明顯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整個全年的平均價格應該是維持在2萬塊錢左右,當然不排除可能在三季度或者是四季度會出現探底然後再反彈的跡象。

Q:那您的判斷就是可能再往長期看,工業硅價格回到之前的1萬左右,是不太可能了,因為今年的均價可能就在2萬以上。

A:是的,就是整個的均價在2萬以上。從整個的全年的幅度來看呢,就是三月份,四月份,我們認為是上漲的趨勢,但是進入五月份,可能會逐步的回落,回落的低點,可能是就是在成本線,但是現在,目前我們對成本也無法進行估計,一就是豐水期的定價到底是多少,現在無法進行判斷。然後第二個從成本的角度來說,就是一定是要接近成本或低於成本,才會導致一些高成本的才能退出市場,或者是減少生產量,這樣的話才會達到平衡的一種狀態。在這種平衡的狀態來說,我們的工業硅的價格可能在三季度、四季度可能會更接近這個全行業的平均成本。

Q:想跟您請教一下,不管是工業硅還是多晶硅項目,因為去年也有能耗,或者能評的壓力,導致投產的難度比較大,您是否清楚,最近能評的問題,或者能耗有沒有放鬆,包括後續有一些新進入者都是要投比較規模大的多晶硅的項目,他們的進展和政府的情況?

A:雖然最近一些下游企業在項目一塊可能我們看的比較多,但是實際上已經開工或者是預期開工的這個企業的數量並不是特別多,但是不排除這些企業已經拿到部分的指標,我一定是要強調的是部分的指標,不是全部的指標,所以他們的項目肯定是分期進行建設的。當然我們從整個的這個判斷來看,就是從多晶硅的硅料的角度來看,到今年年底可能會達到100萬到120萬噸的產能,基本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實際的產出呢,還是有限,在實際的產出,我們認為今年實際的產出可能也就在75萬噸左右,如果再加上海外的10萬噸的供應量呢,可能滿足250個GW,其實是一種非常緊平衡的一種狀態,所以我們對今年硅料的價格還是非常樂觀。

Q:當更多的產能放出來後,您怎麼看2023年的價格的走勢和狀態?

A:其實2023年我們目前的判斷呢,現在還無法做出非常清晰準確的判斷,因為是第一呢,就是我們從供應的角度來說,目前可以釋放的產能呢,主要是集中在目前我們龍頭企業,包括這個協鑫,包括通威,包括大全,包括新特,在2023年可能會有實際的釋放量,但是呢,如果我們的硅料的價格逐步的下滑,特別是下滑到15萬,甚至到10萬的時候,組件的價格也會出現明顯的下滑,如果我們硅料價格下滑到10萬塊錢,整個組件的價格可能直接下滑到1.4~1.5元/W,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的需求會呈現快速爆發的情況,也就是說價格和需求是呈現一種相互聯動的一種狀態,在這種聯動的狀態下,我們認為只要我們規定的價格或者是我們組建的價格足夠低,我們會引發足夠大的需求,所以我們認為整個的供應和我們的需求是正比的關係。

Q:能不能請您介紹一下,可能到三月二月底,現在這個時間點,硅料在硅料廠,硅片廠的庫存,包括各個公司的庫存。

A:其實我這邊可能會告訴一個全行業的庫存,全行業的庫存來看呢,整個硅料的庫存可能只有三到五天,因為最近整個的下游的採購量逐步的再放大,而且從硅片的企業來看,目前的庫存也是較之前呈現減少的狀態,所以從全行業的上游的角度來說,就是硅料,硅片的角度來說,整個庫存是在逐步的減少的狀態,也就代表着我們下游的需求,現在在逐步的增加。

Q:三月份整體硅料和硅片間的排產的情況,能不能請您簡單介紹一下

A:硅片從整個的龍頭企業的開工率來說,龍頭企業開工率是在不斷的增加,因為之前整個一體化的這個企業的開工率已經保持比較高的水平,因此這個3月份的他的開工率可能會略有上漲,但是上漲的幅度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一體化的企業可能會有相對比較大的開工率的增長。

Q:關於這個美國這方面的,美國說了很多次,對新疆的所謂的非法勞動的事情,這塊兒對咱們硅料產能和價格啊,會不會有一定的影響?

A:其實從目前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整個的制裁呢,由於整個目前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的角度來說,現在已經被弱化了很多。而且從整個的情況來看,現在包括美國的一些相關的一些政策來說呢,其實對整個中國的進口,雖然從各個方面在限制,但是這個量還是保持相應的不變的,或者是在持續增加的一種狀態,如果這個戰爭的形式不出現惡化,或者是即使出現惡化,也會導致整個歐洲的對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的增加,所以我們認為這個戰爭的角度來說,也是加強了包括歐洲、美國進一步開這個使用新能源的決心。

Q:現在這種硅料長單對於本身硅料產量的覆蓋度情況是怎麼樣的,包括現在還有沒有散單的這種成交,這個比例大概是多少?

A:從長單的角度來說,一般大企業的比例都是超過90%,甚至某些企業的長單比例甚至超過100%,所以從銷售的角度來說,企業的長單比例,或者是銷售的壓力,基本上是沒有的,只不過是在節奏方面,某個月份,他在銷售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減少,但是對整個的銷售來說呢,它是不存在壓力的。當然對於小企業來說呢,他長單的比例相對來說低一些,一般是在50%-70%,但是從整個的市場的需求,從目前的角度來說,需求還是非常茂盛的。

Q:關於長單價格相較於一般的散單成交價大概會差多少,跟咱們硅業分會公布的均價相比的話,大概是個什麼樣的情況?

A:其實他這長單價格會參考現貨價格,當然會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差距並不是特別大,所以我們認為還是要看整個市場工序的情況,如果市場供需相對的緊張的情況下,長單價格可能會更貼近於現貨價格,如果整個市場相對來說供需這個差距比較大的情況下,可能長單和現貨的價格可能就會相相差比較大一些。但是從我們分會的報價來說呢,我們會綜合長單價格和現貨價格會共同採集來進行定價的。

Q:那我可以理解為按照現在的情況,基本上長單價和咱們公布的價格比較接近,因為供需比較緊張,是這個情況嗎。

A:對,是這樣的。

Q:如果真的比如說到2024年或者更後面供需形勢放鬆了,整體這種上限,以歷史的情況來看,有沒有定量的數據能不能請您分享一下,比如說會差多少?

A:這個數據確實沒有辦法提供,因為從長單的角度來說,或者從去年的角度來說,從去年開始,長單的比例逐步的提高,沒有歷史可以進行參考。所以我們現在也是希望有期貨,期貨的方式來介入進來,來幫助我們的產業來進行定價。

Q:怎麼看顆粒硅未來的應用前景,包括可能到2025年的滲透率,能不能請您大概介紹一下?

A:顆粒硅呢,我們包括行業,包括我們協會對顆粒歸還是充滿期待的,這個期待呢,因為本身顆粒硅的優勢就是在他的成本,包括這個碳足跡方面,確實是有非常大的優勢。但是他的劣勢也比較明顯,就是它的產品品質是否能達到N型硅料的品質,所以現在我們也密切關注他的新產線的投產之後,他是否能做N型硅料。如果能做N型硅料的話,可能是對整個行業確實呈現這個推動的作用,但是確實我們現在目前沒有辦法去評價整顆粒歸現在目前在行業的地位,因為現在我們無法知道它的品質是否可以達到N型硅料。

Q:那如果他可以達到的話,您判斷2025年,它的滲透率大概會到什麼樣的水平?

A:這個確實很難判斷,因為前提是假設你可以滿足N型硅料,但是你這個沒有辦法前期確定他是否能滿足。而且還有問題,就是你滿足的百分比是多少,比如說10%和80%,我們就沒有辦法去進行判斷。

Q:現在印度的採購需求減弱了嗎?預計什麼時候產能結束?

A:從目前來講,印度的採購需求並沒有出現減弱的趨勢,但是我們認為可能從三月中旬以後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減弱的趨勢。

Q:三氯氫硅近期漲價的原因,未來價格會持續嗎?

A:第一方面是和有機硅相關,因為最近有機硅漲價的這個幅度比較大。第二個三氯氫硅漲價的原因呢,就是我們硅料,就金屬硅的價格,或者硅粉價格已經呈現開始漲價的趨勢,無論是成本和相關的一些產業都出現上漲的趨勢,所以三氯氫硅會出現上漲的情況,但是我們認為整個的三氯氫硅的上漲的趨勢,可能會隨着我們有機硅的價格達到高點之後,可能未來整個的價格,可能也會出現高位這個震盪。

Q:國產N型硅料,現在的產能和產量的情況,有多大比例依賴進又?

A:我們N型硅料的產能呢,相對來說比較小,從這個從使用的角度來說,可能更依賴進口的硅料,所以現在百分之七八十吧,主要還是依賴我們進口的硅料。但是從我們國內的產能來看呢,包括一些龍頭企業已經做好了,我們N型硅料的生產或者是投放的一種準備,如果一旦我們N型硅料的需求持續放大的話,我個人覺得就是我們這個龍頭企業,至少是龍頭企業,可以滿足我們國內N型硅料的需求。

Q:咱們現在龍頭企業的N型硅料的品質上和海外的比有沒有差距。

A:目前由於我們國內的N型硅料的生產的比例還是非常小,我們現在也沒有辦法去做出全方位的比較,看是否有差距。但是我個人覺得,和我們之前單晶硅料替代海外單晶硅料是一樣的,我們肯定是有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呢,我們這個龍頭企業其實已經做好了技術儲備,包括各方面的技術研發,包括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小規模的開始供應,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一旦轉成N型硅料的話,我們的一些龍頭企業的產能是可以滿足我們市場需求的。

Q:您能幫我梳理一下就是對近期,或者說是已經比較明確落地,就是快要投產的這種產能的狀態嘛?

A:其實剛才也說過哈,我們在三月份之前已經有四個項目,其實已經在陸續的投產,包括通威的兩個項目,分別是5萬噸左右,然後大全是4萬噸,然後南玻是1萬噸。二季度相對來說比較少一些,所以二季度整個的增量也比較小。二季度可能主要是以亞洲硅業3萬噸為主。但三季度會相對來說比較多一些。三季度呢,主要是我們這個協鑫的兩個項目,可能會是在三季度,當然也有可能其中的一個項目可能會在四季度投產,然後三季度可能還會包括高景的項目,然後包括這個東方希望的項目,都在三季度投產。那四季度呢,可能會更多一些,包括這個我們永祥的項目,包括我們新特的項目,都有可能在這邊投產的。

Q:新特它的那個技改,那部分大概是什麼時候出來?就是那個有2萬多噸吧。

A:我們認為大概是在二季度或者三季度,這二季度可能試生產,三季度滿產運行。

Q:然後您說四季度永祥那個是指他那個10萬噸嗎,還是說包頭那個5萬噸?

A:他那個包頭的3萬噸應該是在三季度。那個10萬噸的項目可能在今年年底,但是整個釋放量呢,應該是在明年年初。

Q:其他的一些現在都是進展還比較早期的狀態是嗎?

A:對,現在麼有辦法去看他進展的情況,但是從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明年的上半年包括大全的項目可能會陸續投產。

Q:現在N型硅料和P型硅料生產相比的難點在哪裡?就除了純度以外,然後是否有溢價?

A:首先說一下成本啊,成本肯定會有一定的上升,但是不同的企業會感覺不同的上升的感覺,越是技術成熟的企業呢,他成本上升的就會越小。但是你對於一些這個技術不成熟的企業,可能成本上升的幅度會比較大一些,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是否能順利轉化,過去我從了解的情況下,對於龍頭企業來說可能轉換的會更容易,但是對於二線企業可能轉換的難度會比較大一些,特別是一些比較老的一些裝置,轉化的會更加的難一些。那對於溢價來說呢,我們認為在早期的時候肯定會有一定溢價的,但是溢價的幅度現在不太好說,因為現在整個的還要依靠整個市場供需的節奏來進行判斷。

Q:您說的轉換是需要重新投產線呢,還是說新項目替改?就可能花個小几千萬就可以使可以轉換。

A:這要根據項目不同的當時投資的情況。有些項目呢,是不需要這個投資的就可以直接轉換,但有一些項目,由於他之前的投產的項目比較早,可能還要換一些。所以剛才也就是說,我們有些一線企業,他當時在投產的時候定位就是N型硅料的話,那他就是轉化起來就比較容易一些,他也不需要投資過多,但是有些項目,比如說他投資過早的時候,他可能在設備方面可能確實有一定缺陷,那他就要進行改造,這個我們沒有辦法說企業一定是要投資多少。

Q:東方希望亞硅的產能利用率和產品品質如何,目前有所下訂單的現象嗎?

A:亞洲硅業可以說是我們業內比較小的企業,但是因為它比較小,所以它的品質做的相對來說,是我們這個行業里做的比較好的一家企業,但東方希望因為它是新進入者,他在無論是在產能的開工率,或者產品品質這方面呢,是在不斷的追趕的過程,但是現在最近幾年,它的產品品質也是有很大的提升。訂單現在更多的是鎖量而不鎖價。

Q:請專家分析一下寶豐,南玻,信義,吉利,合盛等,這些多晶硅新進玩家的情況,他們的投產的節奏?

A:先說一下合盛,我們認為他投產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我們預計明年上半年就會投產。南玻呢,現在目前已經開始投產了,他在湖北宜昌的1萬噸的項目已經開始投產,但是它可能這個未來還有自己的規劃,但是規劃現在目前我們也沒有辦法確定他的時間表。然後那個吉利呢,我們認為它如果生產出來的話,可能更多的是集中在多晶硅切片的產能。所以對於我們現在目前整個市場的影響不是特別關鍵的,然後這個晶諾或者是這個其他的一些產能來說呢,我們認為可能會存在之後的一種可能性,因為畢竟目前現在擴產的產能比較多一些,可能也會採取觀望的一種態度。

Q:跟您確認一下,您說合盛的這個明年就會投,是他所有產能都會投嗎?還是可能部分會投一些出來。

A:他20萬噸,現在我們目前無法判斷是否一次性,因為的確這個他無論從技術角度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缺陷,他也有可能會一條線一條線進行投資。

Q:合盛的這個他的指標拿到了嗎?就這個20萬噸的錢已經拿到了。

A:已經拿到了。

Q:光伏前兩個月裝機規模怎麼樣?

A:這個確實還不是特別清楚,因為這個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項目目前的價格,在一塊八左右的話,其實已經是可以滿足分布式的需求,或者是他的盈利的點,我們認為分布式的需求不會特別小,可能會超出一定的預期,至少要比去年同期要高一些,但是具體的量我們目前還無法進行判斷。

Q:硅料產能集中度比較高,龍頭企業有沒有動機主動延緩產能釋放速度,好讓硅料價格保持高位?

A: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因為整個的工期建設是在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所以如果想保持高位也是在是生產的時候,從四到六個月,其實不會出現太多的,我考慮利潤的角度,因為是龍頭企業,他就肯定會有利潤,所以他不會考慮利潤的角度來說,你特意的刻意的去延後,整個的釋放率。

Q:今年全年250GW的裝機的規模,這個前提是建立在組件價格可能到三季度,四季度跌到多少的情況,同時硅料的價格的判斷,能不能請您介紹一下?如果硅料價格降不下來,那相應的需求可能會是多少?

A:其實價格,可能確實和需求是同正比的關係,或者是他有聯動的關係,我們認為今年的裝機量在250個GW,整個的組件價格應該在一塊五到一塊七這樣的水平。但至於是一塊五還是一塊七,可能還是要看整個市場後續的節奏。

Q:因為您剛剛也提過,四季度可能是硅料價格的低點,那我能理解為相應的組件價格的低點也會在四季度會到來嘛。

A:這只是我們自己的判斷,但是否在四季度迎來低點還是要看市場的需求。

Q:您剛剛說的高景是青海麗豪嗎?東方希望三季度產能是新疆的這個6萬噸嗎?

A:是的。

Q:下一個季度幾個裝置爬產的情況,現在的產能利用率到多少了?

A:其實在二季度,整個在一季度投產幾個項目呢,我們認為可能都是以滿負荷生產的一種狀態,二季度投產的只有亞洲硅業一家。

Q:大概現在從幾月份能夠看到這個硅料能夠開始緩解,比如說這個價格能往20塊錢走,那麼專家看的話,就是到今年底啊,或者說是到2023年明年上半年的時候,大概供需是什麼樣的,大概硅料的價格會走在什麼區間?比如說2022年的底和2023年的年中。

A:我們認為整個2022年還是處於緊平衡的一種狀態,但是考慮到我們整個的2022年第二,三季度,可能是以國內分布式為主的發電需求的話,可能二季度或三季度可能會維持在200以上或者200左右這樣的價格。然後到四季度呢,我們認為可能是在維持在170到180的價格。那至於2023年年終的價格呢,可能還是要看整個的市場的需求。現在由於這個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爭這個事件呢,導致整個海外的需求,可能也會出現較大的變化。但是這個較大的變化,對整個2023年的市場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現在我們目前只有大致的方向性的判斷就是要增加我們的市場的需求。但是能增加多少,我們現在還無法進行判斷,如果僅是對歐洲的角度來說,我們可能會增加10GW到15個GW,就一年,但是10個GW到15個GW基本上還無法就是覆蓋我們目前新增的產能。但是如果是全球性的的話,可能就會使整個的需求持續的旺盛。但是我們現在無法進行判斷這個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個戰爭是僅對歐洲產生影響,還是對全球產生影響。

Q:因為剛才也聽到你說到就是比如合盛硅業,他20萬噸,那包括之前也了解一些就是以前不是傳統做硅料的企業他們就或合作或自己做,比如有的是上下游延伸,做這些硅料。那我想問問,對他們來說就是這個行業壁壘高不高?那將來比如說今年底,像你說達到這個狀態,明年如果這個裝機量到250,260GW,那時候硅料是不是就供應過剩了?能不能稍微就是評論一下新進入者和2023,2024年硅料的這個過剩的這個態勢。

A:我個人覺得,這個供需是永遠是平衡的,或者過剩也不會過剩太多,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我們認為龍頭企業的開工率是相對來說是比較高,或者是滿負荷生產。所以對於整個的供需平衡的調節因素呢,就是這些新進入者,是他們以多少的開工率來進入到這個市場。因為他本身呢既是新進入者,第二他的技術或者成本方面可能控制會更難一些,所以一旦市場出現比較低的情況下,他肯定會限制整個的負荷,所以到時候呢,其實市場肯定是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的一種狀態,這個是絕對是沒有問題的。所以我們認為整個的行業技術壁壘還是非常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新進入者還是有一定劣勢的,而且我們這個原有的一些龍頭企業在整個行業裡頭的競爭力,它既吃到自己技術不斷進步的紅利,又吃到了他比新進入者更低的成本的優勢。

Q:比如說爐子聽說那個可能有工藝上的區別,這個爐子會不會像玻璃似的就開出來就不太好停,所以那他為了保證自己的能源循環,他就一直開下去,那就有可能階段是不是就供給過剩了,會不會這樣?

A:其實新進入者,比如說像合盛這一下開20萬噸,他可能如果能覆蓋自己成本我就全開,不能覆蓋成本我就開一條線,那比如說有的,我只開5萬噸,我只開一條線的情況下,可能是放慢自己的節奏。成本雖然會更高一些,但是從整個虧損的角度來說,可能會虧損的更少一些,也就是說,新進入者的是作為整個的市場平衡的調整的節點或者領域來進行協調。

Q:我知道像合盛,原先金屬工業硅這些有一些資源稟賦和地域優勢,能不能大概給我感受,比如說一些通威西門子法啊,包括就是新疆的那邊的就是叫顆粒硅這種方式啊,然後包括就是新進入者的成本,這三個代表性的就是參與者的話,他們的成本到底能做多少?有人說顆粒硅能做到3萬,西門子可能有四萬五,或者新進入者在比較好的資源稟賦下,它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啊?

A:第一,這個成本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個狀態。第二,由於整個的硅粉的價格特別是工業硅的價格,我們認為是持續提升的,所以像合盛這樣的新進入者,它雖然有一定稟賦,但是在整個的多晶硅生產過程中呢,他的成本在前兩年或者三年,在技術方面會有一定的劣勢。現在我無法判斷他的劣勢有多大,或者他的這個優勢有多強,但是是從我們的了解情況下,這個是逐步漸進的過程,他現在是把自己的劣勢不斷的降低,它的優勢也在逐步的降低,因為包括像通威,包括大全他也在建立自己的一體化的項目,所以從新進入者和這個現有的龍頭企業各有各的優勢,現在判斷起來是比較困難的。僅僅從多晶硅硅料生產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目前的龍頭企業的優勢會更強一些。

Q:現在龍頭企業一方面是西門子的陣營和協鑫的顆粒硅的陣營,大概成本的差別是多少?

A:也是要以發展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因為剛才我也說了,就是我們西門子法還有10%,甚至10%以上的成本的降幅的空間,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就是顆粒硅雖然他有成本的優勢,或者是能耗的優勢,但是拿協鑫來說,他在四川或者是在內蒙,他這塊可能電價是一致的,但是在徐州它的電價是不一致的,所以你沒有辦法去衡量顆粒硅的成本,只能是與衡量同一地區的成本,那即使是衡量同一地區的成本,現在目前顆粒硅的成本,現在我們目前還是處於保留的狀態,因為現在從各個方面的技術,包括西門子法,也是在不斷的降成本。包括現在目前有一些龍頭企業,有一些做的比較好,已經不用蒸汽了,但是顆粒硅還是要用蒸汽,但是蒸汽的成本怎麼去計算,所以現在我們對顆粒硅的全成本,現在還沒有辦法去進行全面的計算,我們只能從理論的角度來說,可能會低於10%-20%。但是還有問題,就是顆粒硅的硅粉,相對來說比西門子法的硅粉用量相對來說更高一些,在更高一些的情況下,這個硅粉的價格也直接影響了整個的顆粒硅和西門子法的成本的對比的結果。

Q:2023年的硅料的產能和產量能不能請您預計一下?

A:這個很困難,2023年的產能產量。從產能這個角度來說,我們預期可能會達到160。甚至160以上,產量的角度來說,可能還是要看需求,剛才我也說了,其實有一些新產能這可能不能滿負荷生產,甚至有可能在價格比較低的情況下,它可能會壓的自己的產能,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預期可能在23年整個的這個裝機量呢可能是在300個GW,300到350個GW左右,300到350個GW,其實整個的對硅料的需求量,可能就是在100萬噸到110萬噸。

Q:您覺得冶金法提純太陽能多晶硅這個事靠譜嗎?

A:剛才我也說了,其實冶金法我們認為可能是作為整個的補充,可能未來的最終產品是在這個多晶硅片,所以現在我們無法判斷這個從他們的成本角度,是否有一定的性價比,所以還要看最終的物理冶金法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Q:您怎麼看硅泥的回收?

A:從我們的角度來說,硅泥回收它生產的再生硅,它的活性不是特別好。只能用於這個鋁合金行業,他無法用在有機硅和多晶硅領域。

—END—
投研工具—小韭菜好友辦的一個專門分享上市公司調研紀要的知識星球。

星球已經正式運營,目前365元/年,也就是一天一元錢而已。

星球分享什麼內容呢?

顧名思義,就是各種券商關於上市公司或行業的最新的電話會議調研紀要。

基本上,這就是一個調研紀要的匯集地,更新及時,紀要齊全,消費、科技、醫藥、周期、熱點都有覆蓋,很好的投資工具。

小韭菜認為,要跟蹤企業動態、邊際變化,上市公司電話紀要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的工具。

那麼,關注基本面投資,沒渠道或者沒精力和時間在網上和各種群到處找調研紀要,追求效率和便捷,認為節省下來的時間比星球費值錢的朋友,可以考慮加入。

特別是行業專家對於行業和公司的觀點,不像機構研報只說利多,利空一筆帶過或者乾脆不提。

作為價值投資小散,沒有渠道或者精力,親自去做草根調研的情況下,參考行業專家的觀點,非常有必要!

加入星球後,可以添加星主微信號:smalljiucai,方便加入微信調研交流群呦!

跟小韭菜一起關注硅能源|歡迎點讚轉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