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崇禮,太舞滑雪小鎮。圖/視覺中國
文 | 《財經》記者 朱弢
編輯 | 魯偉
第24屆冬季奧運會完美收官,通過這場精彩的體育盛會,中國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實力。與此同時,作為本屆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要競賽場地之一,張家口市崇禮區向「東方達沃斯」的夢想又邁了一大步。
因地處山區,冬季漫長,這座塞北小城長期陷於困頓。作為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崇禮直到2015年底的貧困發生率還高達16.81%,2016年1月才撤縣設區,2019年5月才脫貧摘帽。
如今的的崇禮,已經完成了徹底的蛻變,通過以滑雪產業帶動的生態旅遊業,它已經成為一座現代化的旅遊城市。作為崇禮華麗轉身的推動者之一,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原主任李鐵見證了這座小城近20年來的崛起歷程。近日,李鐵向《財經》記者講述了崇禮背後的發展故事。
《財經》:作為最早的呼籲者和推動者之一,你為什麼在十多年前就認為崇禮適合發展滑雪和旅遊產業?
李鐵:關於崇禮引進滑雪產業確實是非常偶然的機遇,也有其必然性。如果僅僅從當地政府的角度看,對於引進投資的渴望,作為一個當年的國家級貧困縣,確實是十分強烈。
但是從工業企業投資者的角度出發,當時沒有人願意去崇禮投資。一是20多年前崇禮的交通條件特別差,沒有高速公路直達;二是崇禮是山區,缺少適合工業企業的平整空間,基礎設施也不完善;三是崇禮的氣候比較寒冷,如果不從滑雪的角度看,冬天的日子很難過;四是崇禮與特大城市的距離比較遠,開車怎麼也得三四個小時以上。即使在距離崇禮60公里左右的張家口市,有投資興趣的人也不多。
當時的中國,地方經濟的主要發展模式是學習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驗。走工業化的道路,才能帶來經濟起飛。對於絕大部分地方政府的領導來說,工業化是不二選擇,而崇禮是絕對沒有這個機會的。當時全縣僅有一個金礦,每年給縣裡帶來1億多元的收入,其他的公共服務等,基本上依賴於中央政府對國家級貧困縣的支持。
所謂機遇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畢竟我們做規劃研究的人更多是考慮區域發展之間存在的聯繫。在國際上,滑雪運動與中高收入人口關聯度較大,特別是在起步時期。由於北京是全國最大的超大城市之一,而且人均收入水平比其他地區要高很多,而且地處北方,冬季有3個多月在零度以下,因此滑雪產業在北京具有很好的基礎。
在2000年前後,北京的近郊區已經先後建了十幾家滑雪場,每年有幾百萬人次參與京郊的滑雪旅遊。雖然絕大部分人只是把滑雪作為觀賞和體驗的娛樂項目而已,但是就此也有很多人徹底地喜歡上這項運動。隨着滑雪運動進一步開展和普及,滑雪愛好者越來越多,短短的三個月的雪期,以及落差並不大和單一的雪道,使得京郊滑雪場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滑雪愛好者的需求。
進入21世紀,雖然滑雪運動已經在東北和北京開展起來,但因為中國人均收入水平還是不高,即使在北京,滑雪的投入壓力對於中等收入以上水平的愛好者還是難以承受的。例如東北的雪期雖然比北京長兩個多月,但是去東北要承擔住宿和交通成本,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出國滑雪更只是少數高收入人群的專享。因此對於滑雪愛好者和喜歡滑雪的投資者來說,迫切希望在北京周邊尋找一個雪期長,雪場落差大,降雪量豐富,雪道更為豐富的天然滑雪場。
崇禮顯然符合以上的要求。崇禮地處塞北,過去幾十年間,當地政府鼓勵植樹造林,部分山地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70%以上。因為山地形成的小氣候,崇禮有着更為豐富的降雪條件,雪季從11月初或中旬開始,一直可以持續到第二年的4月。五個多月的雪期吸引了滑雪愛好者和投資者。因此有人去崇禮投資了第一家滑雪場——塞北雪場。雖然當時的住宿條件和雪場設施極為簡陋,還是吸引了無數北京的深度滑雪愛好者。
當年,塞北滑雪場只有幾百萬的投資,規模很小。因為沒有造雪設備和壓雪設備,雪道的修整全靠工人從樹林裡往外鏟雪。沒有吊椅和廂式纜車,只有一條幾百米長的拖曳式纜車。如果想到山頂滑下來,就得靠兩台大吉普,輪胎上綁着鐵鏈子,負責運送水平高一點的滑雪者上山。對於很多現在的滑雪愛好者來說,無法想象的是,一台212吉普,可以裝20個人,所有人的雪具都堆放在車廂中間,上邊還要趴着兩個人。搭乘吉普上一次山,每個人要收10元錢。
幾年後,投資人羅力和林致華因為痴迷滑雪,先後在崇禮開辦兩家當地最大的滑雪場。羅力是好利來的經營者之一,他把在好利來西北片門店的收益都投入建設萬龍雪場。林致華則是馬來西亞雲頂集團的老闆之一,他在全世界都滑過雪,對投資中國的滑雪產業信心十足。
我當時也是一個滑雪愛好者,同時也體會到北京人消費模式的變化。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從農家樂到各種旅遊度假村和郊區酒店的修建,已經充分反映出,北京作為全國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已經啟動了郊區旅遊度假消費帶動服務業發展的大趨勢。而這個大趨勢隨着旅遊消費者選擇和需求的多元化,促使消費形式也發生了變化。例如從被動的旅遊消費服務轉向主動參與式的休閒度假和運動消費,空間也從近郊區向遠郊區延伸。
再後來,從上世紀90年代末到本世紀前十年,北京人的周末和假期旅遊半徑已經不再局限於本行政轄區範圍。特別是高速公路網的日益完善,一個小時甚至三個小時車程的周末和假期游逐漸向河北西北部延伸。這些地方冬冷夏涼的自然條件,成為許多北京人避暑和避霾的最佳選擇。而崇禮以特殊的自然以及區位條件吸引了敢於吃螃蟹的企業家在此投資滑雪場。
基於各方面原因的組合,為崇禮發展深度休閒度假旅遊業帶來了重要機遇。
《財經》:萬事開頭難,崇禮是如何抓住這個機遇的?
李鐵:當年在崇禮選擇產業發展戰略的時候,確實出現過傾向於發展風電和工業,而對於發展滑雪產業雖然支持,但是有點兒看不到未來。
其實在當時的形勢下,崇禮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根據經濟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無論是長三角還是珠三角,也包括了京津冀,工業對於就業和財政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發展滑雪產業,可能給帶來的好處是GDP和投資的增長,但是卻對財政沒有突出的貢獻。而金礦和發展風電給財政的支撐則是實實在在的。
另外,相比那些具有絕對優勢人文景觀資源和自然旅遊資源的著名旅遊景區,崇禮單從從觀賞性來講,確實沒有什麼吸引力。而且當時來滑雪的人數有限。滑雪場還需要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包括完善配套的基礎設施等。
所以,當時崇禮在產業選擇上出現了猶豫是正常的。畢竟崇禮的主要負責人身不在北京,理解不了未來北京旅遊消費需求向周邊釋放可能帶來的前景。
我自己就是一個旅遊消費者,同時長期從事支持地方產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研究工作,當時已經感受到了北京深度旅遊度假休閒消費的空間將會從近郊區向河北西北方向擴展。我因此認為,崇禮進入關鍵的戰略產業選擇期,建議當地在滑雪場周邊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山區,重點發展以生態經濟為主導、滑雪產業為龍頭的旅遊服務業,吸引來自北京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我提出的建議得到了曾擔任崇禮縣縣長、後任張家口分管旅遊的副市長侯桂蘭和時任張家口市市委書記許寧的支持。
更讓我感動的是,曾經在產業選擇上有過不同意見的時任崇禮縣縣委書記,後來轉變了想法,不僅僅積極支持滑雪產業的發展,而且在解決配套基礎設施問題時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不遺餘力地促進張承高速公路建設,通過規劃把風電產業遷移到雪場幾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並提出要通過滑雪產業帶動,把崇禮打造成以休閒度假旅遊和會議經濟為主體的「東方達沃斯」。
而且,縣裡每年都支持我們和世界經濟論壇以及財訊傳媒集團共同舉辦的城市發展論壇。在論壇期間,我們多次邀請中國愛樂樂團在崇禮舉辦交響音樂會。我們最初的設想是,根據滑雪人口的興趣特點,區別於張北縣的草原音樂節,在崇禮的滑雪場地舉辦國際森林音樂節。雖然因為多方面的因素,這一設想被暫時擱置,但是城市發展論壇和國家級交響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使得崇禮向國際旅遊城市又邁進了一步。
國際化的城市發展論壇,國際水準的酒店設施,眾多的各界人士來到崇禮,深入了解崇禮,帶動了更多的投資者進入,包括滑雪企業、旅遊地產企業,還有大量的中小服務業企業。
同時,更多的非滑雪愛好者的遊客也慕名來到崇禮,崇禮的旅遊業從單純的冬季滑雪旅遊擴展為夏秋季避暑和避霾旅遊。還有越來越多的遊客欣賞崇禮和張北「草原天路」的風光。一步步的,崇禮的旅遊品牌得到了京津冀消費者的認同,也被國內更多地方甚至國際所認知。此後的成功申辦冬奧和舉辦冬奧,也就水到渠成。
《財經》:在這一發展中過程中,是否經歷過曲折?有哪些事情讓你印象深刻?
李鐵:我們當年剛到崇禮的時候只有一個感覺,就是真窮。雖然我們熱愛滑雪,但對當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之低,確實需要有一個適應過程。
過去這麼多年,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崇禮人的質樸和真誠,無論是普通居民還是政府官員,他們對於滑雪場的投資者和旅遊消費者,都給予了熱情周到的服務。當然在滑雪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曾經出現了一些曲折。
我記得,萬龍雪場剛剛投入使用的時候,遊客從崇禮縣城到雪場有十幾公里山路,途中要經過一個村子。村民們認為滑雪場雖然給當地帶來了收益,但村民沒有什麼好處,因此對雪場提出了其無法承受的經濟要求。因為雪場沒有滿足他們的條件,村里甚至派人堵車攔路,以致影響了雪場的正常經營。後來萬龍雪場的董事長羅力找村裡的書記談,告訴他們一個道理,雪場發展好了,村民也會受益。例如當時縣城的住宿條件很差,村民完全可以利用自己閒置的住房開辦民宿和農家樂,接待滑雪愛好者。這樣可以確保村民和集體長期的收入,同時也形成了與雪場的經濟利益共同體。幾年後,村里幾乎家家都重新蓋了房子,村里開了好幾家飯店,村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很快實現了脫貧。
《財經》:在你看來,崇禮的成功是否還有其他重要的推動力?
李鐵:我曾經去過東北的幾家滑雪場,由於臨近省會城市,各級政府的干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雪場的市場化經營。而且有些雪場是政府投資的,經營管理和服務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問題。所以我覺得,崇禮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和省會城市中間隔着北京,從北京到崇禮需要3個多小時,而石家莊到北京也要3個小時。由於地理位置較遠,弱化了多層次的行政干預,使得崇禮滑雪場的發展相對順利。
崇禮的發展也得益於國家的扶貧政策。比如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就有專項資金支持貧困地區生態旅遊服務業的發展。從張家口到崇禮的張承高速崇禮段的修建就是這個項目支持的。如果沒有這60公里長,專門為崇禮滑雪場發展事業修建的高速公路,後來的雲頂雪場和酒店是否還會投資都不好說。那個時候,投資者只是想如何利用靠近北京的優勢,帶動滑雪產業的發展,複製發達國家的經驗,實現最好的投資盈利。現在看,他們的投資決心和事業的發展與國家政策吻合,通過冬奧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當年的期望。
《財經》:崇禮的發展目標是成為「東方達沃斯」,為了這個目標,都做了哪些努力?
李鐵:對我來說,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就是幫助崇禮做了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戰略策劃。因為我考察過很多國家的旅遊小城市和小鎮,這些城市的景觀形態非常好,建築密度高,遊客流量也很大。因此對於崇禮的規劃,我參考了國內和國際的旅遊勝地的成功經驗,對縣委主要負責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縣城規模不要太大,保持在四五萬人就可以。畢竟崇禮地處山區,空間狹窄,不宜照搬其他城市的房地產發展路徑。如果將這四五萬人的居住空間,通過分時度假的方式引導酒店和民宿開發,未來接納幾百萬人甚至更多的遊客流量是沒問題的。何況在每個滑雪場周圍,還可以發展特色小鎮。後來申奧成功後,崇禮以及張家口希望在這裡複製一些大中城市的發展模式,將人口規劃為幾十萬人。但是在上級政府的要求下,這個規劃思路最終還是被放棄了。
其次就是如何形成旅遊小城市的建築景觀特色?中國除了以往的古村鎮具有觀賞價值,在城市的大拆搭建過程中,普遍地實行了「大」的開發模式。例如大馬路、大廣場和大生態公園。張家口下轄的一個縣城,全縣12萬人口,居然做出了70平方公里的縣城建成區規劃,最後形成的債務問題至今尚未得到妥善解決。
我和時任崇禮縣委書記褚國儒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就是在縣城內不要搞大馬路和大廣場,實行緊湊型的城市規劃思路。我特別提出,不建或者少建高層建築,在商業中心區域,路可以窄一點兒,雙向雙車道足矣。可以把開發權和門店的改造權留給來此經營的中小企業主。我向他介紹了許多旅遊城鎮的案例和經驗,他也帶着團隊去北京等城市考察,基本接受了崇禮小而精的旅遊城市發展模式。按照這個思路制定的主城核心區規劃和建築密度,以及用地方式,都體現了這種模式。2010年前後,崇禮被被當時的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最佳土地利用的先進縣。
再有就是如何引進新的投資和企業經營者。我特別強調了要按照市場的模式,不能走政府大包大攬的開發路徑。中國城市發展建設最快的幾十年間,許多城市把老城區和街道全都拆遷改造了。由於土地拆遷成本過高,導致中小企業和商戶的經營成本太高,以至難以為繼。我向褚書記介紹了很多城市老城區通過市場置換實現了門面改造的案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避免了對其他城市建築景觀特色的盲目複製,轉而通過經營者自身個性的審美,帶來了商業中心區域多元化個性組合的豐富多彩。他也通過自身的考察,在崇禮的城市建設實踐中尊重市場規律。
按照這種思路,縣委縣政府在新開發的區域內進行市場化開發和改造,重點引進北京的經營者和全國的經營者,他們會主動地吸引其他地方的人到這裡旅遊和消費,也會把北京的城市發展理念、經營的價值觀以及品位帶到崇禮,全方位地提升當地服務業的發展。
當時的崇禮,80%的汽車來自北京,各種小店的基本都是按照外地遊客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產品。我個人認為,崇禮當地政府雖然在產業發展路徑上曾經有過不同的意見,但是明確了未來的發展思路後,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最終確立了生態立縣,通過滑雪業帶動旅遊業全面發展的新格局。
最後就是通過旅遊消費和會議經濟帶動崇禮服務業的發展。瑞士達沃斯小鎮只有1.5萬人口,加上周邊的兩個小鎮,也就2.5萬人口,但是每年冬夏季旅遊人口有七八百萬人,著名的世界經濟論壇舉辦地就設立在此。達沃斯的成功之處,是把會議經濟和休閒度假旅遊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增加旅遊人口的流量,還可以形成旅遊城市的品牌效應。同樣,在推動旅遊經濟發展的同時,舉辦各種國際和國內的會議,也是希望崇禮的發展能夠迅速形成品牌效應,引來投資者,吸引更多的旅遊消費者。實際上,有了打造「東方達沃斯」的想法僅僅是起步,而申奧的成功,真正地讓崇禮走向了世界。
我記得,2015年7月31日的晚上,我們正好在崇禮舉辦城市發展論壇,當時中國愛樂樂團也正舉行交響音樂會,就在這時,我們得到了中國申辦冬奧成功的消息。那個時刻,崇禮的縣委縣政府領導、滑雪場的企業家以及參加論壇的嘉賓,還有音樂家們,包括酒店和雪場的所有員工,大家歡呼慶祝,很多人都熱淚盈眶。我當時的感受是,對於參與崇禮發展、規劃和建設的所有管理者、企業家、服務人員來說,他們多年來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