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周末想買袋小零食犒勞一下自己,結果被價格嚇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現在的零食怎麼越來越貴啊,而且打開一看,裡面竟然只有 4 個!

圖片來源:網絡


借着這個機會,「代工廠零食」闖入了吃貨們的視野。隨便去社交平台一搜索,各種評測撲面而來。


圖片來源:網絡


量大、不貴、還好吃,那豈不是只要半價就能實現「零食自由」?

再往下翻翻,躍躍欲試的小手又因為差評縮了回來。


圖片來源:網絡


這「代工廠零食」究竟是何方神聖?能吃嗎?


代工廠零食,


確實存在



一些我們常見的網紅零食,像良 * 鋪子,百 * 味等等,它們的生產模式就是品牌委託工廠「代工生產」。

因為品牌本身可能工廠規模很小,甚至沒有自己的工廠,不能滿足消費者龐大的需求量,必須得物色更多工廠,擴大產量才好賣給更多人。

除了擴大產能,還有代工的另一個目的是節省運輸成本。

比方說,一些進口品牌和大牌如果把國外工廠的產品運到國內,這中間關稅、交通、損耗......到你手裡可能貴到吃不起,就得在國內找本土工廠了。


圖片來源:網絡


具體是這麼操作的:大牌看中了工廠的某一款產品,溝通好需要修改的部分,然後委託工廠進行代工,最後再貼牌售賣(你可能聽過 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

代工生產過程中會有不可避免的工藝和配方共享,拋開品牌委託,工廠是可以自己研發生產出成熟產品的。


圖片來源:網絡


很多你現在聽到的零食品牌,都是通過給其他品牌做過代工,才從幕後走向台前,慢慢被大家認識。比如像偉 * 和口 * 娃等,在給樂 *,良 * 鋪子代工之前,本身也是當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平價小零食。

這麼一看是不是覺得:好傢夥?原來代工廠真的就是花更少的錢買一樣的東西啊!


圖片來源:網絡


委託品牌和工廠達成合作之前,要提前簽署一個保密協議,要求工廠不能照這個配方自行生產。

但其實我們採訪到的一些業內人士表示:工廠不會一模一樣地生產,但是工廠可能會在品牌配方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再用到自有品牌產品的生產上,也就是說,一模一樣估計難,但大差不差,還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我買來的代工廠


跟品牌不一樣?



那是因為品牌對生產原料會有一定要求,有些品牌還會指定供應商。

就拿我們前兩天剛寫過的番茄罐頭舉例,罐頭品牌可能會指定工廠:必須得用新疆的番茄!好吃!

甚至,品牌可能會有自己承包的田。

你可別小看了這一點,優質原料不僅能夠讓零食更好吃,還能從根本上降低食品安全的風險。

深圳消費者協會抽樣檢測過:同樣是用土豆,某些品牌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就是更低。


「丙烯酰胺」是澱粉類食物在高溫烹調之後容易產生的一類有害物質,控制原材料和加工方式可以抑制丙烯酰胺的生成。

圖片來源: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


而且,大牌在質量和品控上也會有更高的要求。

大牌規定要達到優秀的產品,工廠自己生產時的標準可能就降到及格了。


個頭小一點、樣子丑一點、成品碎一點、用料少一點,吃進肚子裡都一樣。

圖片來源:網絡


一些「不可抗力」也會讓成品的外觀和味道有些不同。打個比方說,即便是同時烤出來的麵包,放在爐子上層的可能就要比中間的更焦一些。

還有些工廠特別「任性」。沒了品牌的束縛,我想做什麼口味,就做什麼口味。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你買到了「假代工」。


其實你買的可能是



➊「高仿」代工廠

有些小作坊打着「品牌代工」的旗號,其實根本和原品牌沒什麼關係。

先不說口味,小作坊都不一定安全。

我們上面說了,品牌使用代工是為了擴大產能。所以,一定會挑選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工廠進行合作。否則這工等於白代了。


圖片來源:網絡


工廠規模越大,內部相應的管理體系也會更完善。

比如根據不同的生產環節,設計合理的廠房,僱傭專業人員定期查廠,甚至連工廠內的玻璃都要選不易碎的,就是為了避免發生特殊情況,玻璃碎掉混入食品之中。

反觀那些小工廠和小作坊,可能連規範的生產流程和生產許可都沒有。

➋ 大牌的次品和邊角料?

那我不買小牌子小作坊,我買大牌的邊角料,總不會有安全問題了吧?

天真!

一個不知道算不算秘密的小秘密——

委託過程中所有的費用(成本、人工費、廢料等等)都由品牌承擔。

所以,品牌會允許工廠搞出來一堆次品和邊角料嗎?


圖片來源:網絡


而且次品和邊角料的終點也不是再次出售,普遍是被加工成其他的產品。

比如麵包邊磨成麵包糠,碎堅果磨成堅果粉等等。

不能二次加工的,就會變成員工餐或者內部福利啦。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廠家真的售賣邊角料和次品,就要完全按照《GB 7718—2011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的要求,產品標準代號需要展示出產品的真實屬性。


同樣是「堅果」類的企業標準,有的分類是帶殼堅果,有的是完整果仁,有的是具體某一種堅果,這就是產品屬性上的區別。

圖片來源:網絡


➌ 硬蹭的散裝

最忍受不了的是,竟然還有一堆散裝零食也來蹭代工廠的熱度。

「法外狂徒」要是想從散裝食品這裡鑽空子,那機會可太多了。


商家賣的小包薯片,與散裝食品「非定量」的定義相悖。大家應該不會買一人高的薯片回家吧。

圖片來源:電商平台


這些散裝跟超市裡的散裝零食最大的區別就是,看不見商家的分裝環節。

這裡說的不只是缺斤少兩,還包括沒辦法判斷食品在這期間有沒有被「偷梁換柱」。

舉個例子,你在超市買散裝薯片的時候,是眼看着工作人員從一大袋子薯片裡,分出來一小袋給你。但是,在網上買就不一定了。因為商家不會告訴你,你拿到的這一小包薯片,是從大包裝里分出來的,還是商家自己偷偷拿土豆做出來的。

前者賣薯片只需要經營許可,後者如果沒有生產許可,那就是犯法。

就算散裝的標籤上標註了生產許可證編碼,也要小心!

比如上面那家賣薯片的店,生產許可證上的食品類別竟然是水果製品!


圖片來源:網絡


購買之前多做兩步



讀到這裡,你是不是還想問,這些平替究竟靠不靠譜?口味不確定,還可能買到假貨,那我還買嗎?

其實不用這麼糾結。

首先,如果瞅准了是正規品牌,不妨抱着開闢新大陸的心態買來試一試。適當降低預期,反倒可能有驚喜。

試對了,發現一個寶藏品牌;試錯了,也不會覺得被「大牌平替」騙,好學生的作業確實也沒那麼好抄的嘛!

而有些情況真的要在買之前擦亮雙眼,別看到網上的測評和買家好評就沖了,不然「打五折」真的有可能變成「打骨折」。

看準下面這兩點,保證食品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➊看標籤

不管是買貴的還是買便宜的,合格的吃貨們,一定要學會閱讀標籤。

作為一個合規合法的預包裝食品,生產日期,生產許可,生產廠家,標準代號等等,缺一不可。


圖片來源:網絡


➋ 查生產許可證

喜歡探索的小夥伴還可以多查一步生產許可證編號。

查的時候輸入標籤上 SC 開頭的「生產許可證編號」,重點看一下工廠的名稱,食品類別和證書有效期。


圖片來源:網絡


最後再嘮叨一句,買零食別圖便宜買一堆,看好哪個先少買點嘗嘗,省得踩雷和浪費。

零食嘛,吃的安全又開心就好啦!


今天的內容來自「丁香生活研究所」。

他們會用專業知識,幫你避開生活中的套路和陷阱,把每一筆對於健康的支出,都用對地方。

你可能還感興趣:


▎黑芝麻丸,還要騙我們多久?


防脫髮、白髮變黑髮、男人吃了變強大、眼睛變好了、記憶力增強了……這些功效,黑芝麻丸、真的、做不到!


掃描二維碼,關注丁香生活研究所,回復「3」即可查看


▎套套上的油,能吃嗎?


我們整理了 8 個「開車」熱知識,不妨來做幾道題,考考你和你身邊的朋友,你們真的能安全上路了嗎?


掃描二維碼,關注丁香生活研究所,回復「3」即可查看


▎家人們,睡硬床真的容易傷腰!


軟硬適中的床不僅對腰更好,並且還能改善睡眠。骨科醫生告訴我們,這個小技巧挑選的床墊特別棒~


掃描二維碼,關注丁香生活研究所,回復「3」即可查看


本文合作專家


康佳馨

食品合規行業從業者


本文審核專家


王璽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員 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GB 7718-2011[S]. 2011.


策劃製作


策劃:阿長 | 監製:Emma

封面圖來源:站酷海洛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丁香醫生 Ap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