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幾天,亞馬遜宣布了 Kindle 將退出中國市場。雖然這件事在我看來是意料之中,早晚都會發生,但還是引起了讀書人群體的廣泛討論。

本來 Kindle 對我而言就是雞肋設備,利用率並不高。我相信絕大多數用戶拿起來閱讀的次數可能還不如大家調侃的蓋泡麵的次數多。一個用法是關乎精神食糧,用戶發明的另一個用法則屬於物質食糧,倒也算物盡其用。

有哪些可以替代 Kindle 的產品呢?

第一個我認為是微信讀書。提到「替代」這個詞,總有一種用不好的勉強替換好東西的感覺,所以說微信讀書替代 Kindle,我認為是委屈了微信讀書。應該說微信讀書可以很好的取代 Kindle。軟件、硬件和整體解決方案都做到了更好。

微信讀書的不足之處是硬件設備,也就是微信閱讀器,基本買不到。到現在為止,一共出了兩代閱讀器,但都沒有大規模量產,只有小範圍用戶可以體驗到。

第二個可選替代產品是得到,得到也出了幾款閱讀器,結合得到的內容運營能力,有一些別具特色的地方。比如,得到收錄了不少知名期刊和雜誌的電子版,這個對我而言是不可替代的,必須得用。

另外,得到團隊在持續不斷的生產內容,這也是具有獨特價值的服務。

第三個是文石 BOOX 系列產品。文石是專門做電子墨水屏閱讀器的團隊,有絕活兒。微信閱讀器和得到閱讀器,也和文石有緊密的合作。如果你追求開放性,希望這款閱讀器能幫你做更多事情,比如閱讀自己收集的各種格式的文檔,比如科研用戶,那麼,文石是一個必須考慮的選擇。

如果你有使用彩色墨水屏的需求,假定你是漫畫迷,那麼文石肯定是最值得考慮的。文石還有個優勢是,有更多型號的設備可供不同目的的用戶候選。

當我們提到 Kindle 的時候,很多人會想到硬件,但我們也必須得考慮軟件以及整體解決方案,還有用戶體驗。硬件上我覺得最終差異都不大,有些小差異用戶也未必能感知出來。差異化主要來自軟件設計以及排版優化,這是用戶體驗的話題。

提到軟件設計和排版優化,我認為在目前市場上所有的產品里,我是說所有,也包括即將退市的 Kindle,只有微信讀書做得好。其他的都不合格,至少不能滿足我的挑剔。

用,都能用,但用着是否舒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 Kindle 對中文排版做得是不及格的,然後得到和文石就不夠重視排版的事情。缺少美學層面的考量,他們或許就不認為目前使用的排版方案有什麼問題。無論怎麼和他們反饋,他們就是覺得「這也沒啥問題啊」。比如得到,我說他們那個分享卡片做得丑,他們就是沒改進的意願。對於不了解得到的用戶而言,你的那張分享圖就是用戶看到你產品的直觀感受。那就是你的交付水平。

把文字呈現在屏幕上,完美的呈現在屏幕上,這應該是電子閱讀產品的核心能力,我的觀點是把持續不斷的優化變成一種研發習慣。一款硬件發布後到了用戶手裡,硬件部分的參數當然沒法再改進,但軟件層面的優化必須要持續迭代。

希望做類似產品的團隊都能像微信讀書團隊一樣,能有設計品味。我覺得首先得愛讀書的人做這件事才能堅持下去,然後是要注意細節,細節,細節……

當然,還有偏好。關於閱讀上的偏好,真是很難統一。有的人就是喜歡印刷出來的紙質版,甚至紙質版還有更具體的偏好。有的讀書人則非要問有沒有電子版,說是家裡沒地方放紙質書,要不就說是為了環保。有的人喜歡大屏幕,有的人喜歡小屏幕。

我一般選擇看一本書的話,會買紙質版,然後也會買電子版。不同介質給讀者傳遞的閱讀感受是不同的,信息也不同。

前面都是涉及到硬件,如果只是考慮到存放並管理電子書,那麼要麼是 Z-Library,要麼是calibre。我並不是這兩個工具的用戶,原因是在我看來,收集一大堆電子書如果不看的話,實屬浪費時間。但有人就喜歡收藏一大堆電子書,並且弄得整整齊齊清清爽爽的,我管不着。

討論一款即將退市的閱讀器完全是一種懷舊行為,好在懷舊的畢竟是少數人。成年人群體裡,絕大多數終其一生也看不完 100 本書,很不幸這是事實。想到這個,也就不用感懷 Kindle 了。

題圖:高品圖像 GaopinImages

最後,希望這些硬件發布後,時不時的能更新一下固件,每次看到更新固件的時候,作為用戶,會覺得這個硬件還有人在乎,而且,我會認真看更新說明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