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往年的慣例來說,春節前後是豬肉消費的旺季。但今年旺季不旺,生豬價格持續走低,很多地方的價格跌到每斤8元以下。
元旦之後,二師兄價格穩中有跌。多數養殖戶原本想着臨近春節,豬價會回暖上漲,沒想到現在價格跌破了養殖成本線,如果按現在的行情賣,一頭豬就要虧損近200元。2021年以來生豬價格持續波動,截至2022年1月7日,國內生豬均價為15.4元/公斤,環比下跌接近15%,同比下跌超過50%。
是什麼導致「二師兄」持續下滑,豬周期延長?
根據中商情報網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43764萬頭,同比增長18.2%。
圖片來源:中商情報網
同是,生豬出欄量也持續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49193萬頭,同比增長35.9%,增速比上半年進一步加快1.5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中商情報網
農業農村部設定能繁母豬存欄量調控目標,即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穩定在4100萬頭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於3700萬頭。2021年三季度末,全國能繁殖母豬存欄4459萬頭,同比增長16.7%,能繁母豬長期超存量的上限水平。
信息來源:《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
加之春節臨近,養殖企業集中出欄。
因此導致「二師兄」市場產量充足,整體供應偏松,價格難以上漲。
並且「低價效應」引發了一波豬肉消費熱潮,很多加工食品企業囤肉備貨,市場醃臘、灌腸提前出現,透支了後期豬肉消費,導致二師兄在2022年伊始價格持續疲軟。
消費者結構的變化,外加疫情反覆爆發,餐飲業、旅遊業遭受影響。多地也倡導「不拜年,不串門」。使得「二師兄」的終端需求疲軟。
總的來說,豬肉目前產能過剩,需求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