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組織工程已經成為治療脊髓損傷 (SCI) 頗有前途的策略。選擇一種合適的神經組織工程支架材料用於SCI後的功能恢復至關重要。由於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脫細胞基質支架已被作為理想的生物材料用於血管、骨、軟骨、肺和周圍神經等各種組織的重建。大量研究報道在損傷脊髓內植入脫細胞脊髓 (DSC) 可在SCI後可獲得一定的結構或功能改善,但較差的力學性能 (0.564 MPa) 降低了DSC支架的移植效果。京尼平等交聯可以將DSC支架的彈性模量提高至正常脊髓的一半 (1.541 MPa),但這種力學強度很難克服SCI後纖維瘢痕形成導致的組織收縮。因此,單獨植入DSC容易出現支架坍塌和植入位點的明顯纖維化。近期,來自中山大學的曾湘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種力學性能增強的DSC支架並用於SCI的修復與再生。

研究人員首先製備了凍干DSC支架,然後利用靜電紡絲將PLGA紡在DSC支架表面獲得PLGA-DSC支架。H&E和Hoe染色結果顯示DSC中細胞成分被去除,同時可以分辨脊髓灰質區和白質區。SEM結果顯示DSC和PLGA通過PLGA納米纖維緊密結合。利用蛋白質組學分析比較DSC、胚胎脊髓 (ESC) 和成年大鼠脊髓 (SC) 支架的蛋白質表達譜。結果顯示與SC和ESC支架相比,DSC支架中的纖連蛋白、層黏蛋白、纖維蛋白原1和膠原蛋白的含量更高 (圖1)。

在PLGA-DSC支架上培養7天後,有90%以上的神經幹細胞 (NSC) 存活。有絲分裂NSC在增殖培養基 (含有絲分裂原bFGF) 中的總體百分比保持在30%以上。在分化培養基 (DMEM/12+2%胎牛血清) 中培養7天後,Map2 (一種神經元特異性標記物) 和GFAP (星形細胞特異性標記物)免疫熒光染色結果顯示,PLGA-DSC支架上的大部分NSC分化為神經元而非星形細胞 (Map2為62.60±8.44%,GFAP為9.4±2.70%),與明膠 (GS) 支架中占主導地位的NSC膠質分化形成鮮明對比 (Map2 18.20±5.07%,GFAP為77.4±9.71%)。為進一步探究DSC基質中可能參與神經發生的蛋白質,對蛋白質組學數據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表明,DSC中神經發生相關蛋白 (包括正調控蛋白和負調控蛋白) 的表達率與胚胎脊髓的表達率基本相似,正調控蛋白比例較高,負調控蛋白表達率降低。DSC蛋白表達譜與成人脊髓蛋白表達譜有明顯差異。這些結果表明PLGA-DSC支架創造了一個有利於NSC生長、增殖和神經元分化的神經原性生態位 (圖2)。

電紡PLGA薄殼提高了DSC支架的力學性能(壓縮模量提高10倍)。將PLGA-DSC和DSC支架植入脊髓損傷部位 (缺損面積2 mm) 7天後,通過組織學檢查評估周圍結締組織對支架的浸潤情況。H&E染色顯示PLGA薄殼仍然存在於支架的外層。PLGA-DSC支架的縱軸與宿主脊髓的縱軸平行。損傷/植入區未見明顯的周圍組織壓迫。然而,由於沒有受到PLGA外殼的保護,DSC支架被擠壓到損傷/植入區中心,周圍被緻密的嗜鹼性細胞層和嗜酸性膠原富集區所包圍。植入的DSC支架發生扭曲,失去原有的方向。這表明薄的PLGA外殼提供了足夠的力學強度來承受來自周圍纖維化瘢痕的壓縮。高倍圖像顯示在PLGA外殼外有一層薄薄的腦膜成纖維細胞,很少有細胞遷移到PLGA外殼並穿透這一屏障。相反,大量的成纖維細胞聚集在腦膜下。通過免疫染色檢測瘢痕收縮的主要標誌物α-平滑肌肌動蛋白 (α-SMA) 和肌成纖維細胞的標誌。PLGA外殼外側的細胞表現出較強的α-SMA表達,而在外殼內側 (即DSC基質內部) α-SMA陽性細胞則很少,這表明該屏障賦予支架對纖維化組織侵襲的顯著彈性。然而,在沒有PLGA屏障的情況下,肌成纖維細胞直接滲透到DSC支架中。這些結果表明,PLGA薄殼可作為隔離腦膜成纖維細胞浸潤的有效屏障,為神經再生提供了相對較少纖維化侵襲的微環境(圖3)。

為了評估NSC和支架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檢測NSC標誌物Musashi-1 (Msi1) 來定量分析內源性NSC的數量。PLGA-DSC組中觀察到明顯的Msi1陽性細胞遷移軌跡,即從宿主脊髓區域向損傷/植入區域遷移。PLGA-DSC支架內發現大量Msi1陽性細胞聚集,並粘附在DSC基質上。為了進一步驗證NSCs的存在,通過免疫染色對Mis1和Nestin進行雙染色。在損傷/植入部位,大多數Mis1陽性細胞同時表達Nestin,再次證實它們是NSC。這些結果表明,DSC基質可能創造了一個有利於NSC粘附和生長的神經發生生態位 (圖4)。

該研究中,DSC支架創造了一個有利於NSC生長和神經元分化的神經原性生態位,電紡絲PLGA外殼提供的力學支撐允許PLGA- DSC支架在SCI後的纖維壓縮過程中保持其結構完整性,從而為神經發生提供一個穩態微環境。因此,大量內源性NSC遷移並粘附在PLGA-DSC支架上,其中大部分在損傷脊髓中分化為神經元表型。綜上所述,力學適配的PLGA-DSC支架在SCI修復中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由來自中山大學的曾湘研究員團隊完成,於2021年10月發表於Biomaterials。

論文信息: Yuan-huan Ma, Hui-juan Shi, Qing-shuai Wei, Qing-wen Deng, Jia-hui Sun, Zhou Liu, Bi-qin Lai, Ge Li, Ying Ding, Wan-ting Niu, Yuan-shan Zeng, Xiang Zeng*. Developing a mechanically matched decellularized spinal cord scaffold for the in situ matrix-based neural repair of spinal cord injury. Biomaterials 2021, 279: 121192.

供稿:魏強

審校:朱彩虹

編輯:劉長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