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詩選自《英語世界》雜誌2020年第12期
「聚焦文學中的冬天」
▼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雪夜林邊小駐
文 / 羅伯特·弗羅斯特
譯介 / 張廣奎
Whose woods these are I think I know. His house is in the village though;He will not see me stopping hereTo watch his woods fill up with snow.
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 queer To stop without a farmhouse near Between the woods and frozen lake The darkest evening of the year.
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 To ask if there is some mistake. 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Of easy wind and downy flake.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叢林之主我知曉,家在旁邊小村坳。豈知我駐此林邊,偷戀林間漫雪飄。小駒四顧茫茫然,空空不見農屋現,已是最冷冬至夜,滯留林地冰湖間。馬兒搖鈴示忐忑,此地徘徊是為何?唯有輕風聲嘁嘁,飛雪絨絨柔似歌。林海深深多綺麗,身負使命如約契。路漫漫兮莫休憩,路漫漫兮莫休憩。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著名詩人,曾四次獲得普利策獎,是 20 世紀最受歡迎的美國詩人之一。弗羅斯特的詩歌慣以周邊簡單平奇的事物表達深遠之哲理,或以具象傳達抽象的手法彰顯基於自然對社會的認知,亦以隱喻之技陳述言外之意,也正是這種鮮明的寫作特徵,使其在詩壇上自我作古。
詩歌《雪夜林邊小駐》是描寫冬天雪景的佳作之一,通常認為是關於人生責任的傳統主題。全詩四節,每節四行,前三節的每一節 1、2、4 行押韻,第 3 行的最後一個音節被用來構建下一詩節的主韻,因此,全詩的押韻格式為 aaba bbcb ccdc dddd。詩節每行八個音節,即四個音步。每行第 1 個音節為弱音,第 2 個為強音,「弱強弱強」的節奏共重複四次,該詩格律為抑揚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另外,第一節 3、4 行,第二節 1—4 行,第三節 1、2 行和 3、4 行,均為跨行(run-on lines)。第一節第 2 行的 his 和 house,第三節第 1 行的 his 和 harness,第四節第 1 行的 dark 和deep 都是典型的頭韻(alliteration)。
本詩如果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去詮釋,則充滿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上的女性象徵:woods(林子)、snow(雪)、little horse(小馬)、lovely(可愛)、lake(湖水)、downy flake(絨絨的雪花)。這些意象傳遞出一種神秘的氣息,象徵着詩人在極冷的夜裡駐馬夜思。因此,眼前的自然之景充斥着詩人的浪漫幻想和情懷。然而,林子的主人和村莊又象徵着現實世界,在現實中幻想着彼岸的浪漫,在浪漫中凝望着遠處的現實,虛虛實實的思緒建構了二維的深遠意境。可是眼前的小馬打破了詩人的思維,可把小馬視為思想二維鬥爭中的平衡意象,使得詩人回到理性的維度。詩歌最後一節不斷傳達出昏沉的睡意,預示着此時詩人開始意志削弱,內心深處嚮往着彼岸(死亡)的安寧,但現實讓他重新振作,人生的使命和責任迫使詩人繼續前行。
全詩韻律工整,語言簡練,極富音樂美,誦之如一首搖籃曲緩緩進入寧靜而美麗的幻境,使人神往之餘卻又有着「淺嘗輒止」的無奈和淡淡的憂傷。
張廣奎:博士,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原詩出處:Margaret Ferguson, Mary Jo Salter, Jon Stallworthy, ed.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Poetry (Fifth Edition).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5: 12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