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張洪濤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鳳凰網《腫瘤情報局》特約專家

核心提要:

1. 10月18日,一個從上海出發的7人自由行旅行團,在西安確診全部感染,包括1名中途加入的銀川人士。這起「7+1」疫情暴發來源於旅遊途中的感染,截至10月19日,相關病例已有25例。具體的感染鏈條有待進一步的流調。

2. 這個「退休教師旅遊團」之所以8天內進行了4次核酸檢測,並非因為是重點監測人群,而是在目前情況下出行所需,他們也並非違反相關防疫規定擅自出遊。核酸檢測可能成為持久戰的常態,應通過改進技術來提高檢測效率、解決採樣不便的問題。

3. 在「7+1」旅遊團疫情出現後,天津全國糖酒會、杭州雲棲會先後開出拒絕9個地區4省參會的「黑名單」。面對零星暴發的疫情,我們對疫情的反應接連放大,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外貿、經濟發展,可能造成防疫過度。

4. 本次「7+1」旅行團並非說走就走,已通過全員接種疫苗、避開「10.1」長假旅遊高峰、自駕游等方式對疫情有所防備了。我們應找到一個能持久的生活新方式,不能一直活在對病毒的恐懼中。

非常「7+1」,旅遊團全團淪陷感染,還敢旅遊嗎?感染源在哪?
10月18日,一個從上海出發的自由行旅行團,在西安確診全部感染。不僅如此,1名曾加入旅遊團的銀川人士,也確診了感染!這起非常「7+1」疫情,已經引起了全國的關注。
在這8個人中,最先被發現感染的,是一對夫妻,是某上海高校的退休教師,15日在嘉峪關進行過核酸「混檢」,當日下午飛抵西安,接到檢測報告為異常,於16日在西安複測,確診為感染病例。

▎10月19日,甘肅嘉峪關已完成48764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最先發現感染的這對夫婦,並不是近期從境外歸來的人士,感染的源頭在哪呢?很顯然,並不在西安,因為之前在嘉峪關就已經出現了陽性檢測結果。源頭也不應該在上海,雖然7人都是從上海出發,但根據報道,退休教師夫婦二人於10月8日在上海曾主動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0月17日,當二人在西安的檢測結果顯示陽性之後,上海累計篩查了308名在滬相關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同時累計排查相關場所的物品和環境樣本277件,核酸檢測結果也均為陰性。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旅遊的途中感染了!
從上海出發後,7人在甘肅與白銀人士匯合,組成「7+1」旅行團,於10月9日-15日,在甘肅、內蒙古自駕旅遊;期間在內蒙古額濟納旗做過一次核酸檢測,於15日搭乘甘肅嘉峪關至西安的航班。
10月19日,蘭州通報了6起本土病例,其中5人都有內蒙古額濟納旗旅居史,並與「7+1」旅遊團在同日同地同餐館就餐。此外,在額濟納旗的密接人群中,已確認有5例感染病例,另外還有2人在初篩中結果異常,等待進一步確診。長沙和遵義各發現了1例確診病例,北京也出現了1例核酸陽性。
截至10月19日,與這幾個地方相關的病例已經有25例!到底誰感染了誰?這有待進一步的流調。
對於這個「退休教師旅遊團」傳染鏈,很多人覺得他們純粹就是沒事找事,如果好好待在家裡,就不會有那麼多麻煩!但是,控制疫情,不就是為了讓大家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嗎?如果病毒長期在這個世界上存在,如果只要病毒存在,我們就「非必要,不旅行」,那麼我們打疫苗的意義何在?嚴防死守的意義又何在?
其實這個旅遊團,並不是說走就走,針對疫情已經有所準備了。
其一,所有人員都已經接種完成了疫苗;其二,旅行的時間已經避開了「10.1」長假的旅遊高峰期;其三,選擇「自駕游」,與參加商業旅遊團相比,相對減少了與陌生人的接觸。
如果說抗疫是持久戰,那麼我們總要找到一個能持久的生活新方式,不可能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地生活在對病毒的恐懼中。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退休教師出門的勇敢旅行,也是一種疫情的「探頭」,可以探測出到底有沒有疫情?到底安不安全?發生了感染,是一件不幸的事,應該祝福他們能安全康復,而不是斥責他們的出遊。

▎西安唐隆國際酒店封閉隔離393人。首輪核酸均為陰性。密切接觸者已轉移其他地點隔離觀察

8天4次,為什麼退休教師頻頻做核酸檢測?
在這次「退休教師旅遊團」事件中,有人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他們要頻頻進行核酸檢測?在10月8日於上海檢測之後,13日在內蒙古額濟納旗人民醫院檢查過1次,15日又在甘肅嘉峪關中醫醫院進行檢測。16日的檢查,則是因為之前結果出現異常而進行的複查。
之前的新聞里,說退休教師夫妻二人在嘉峪關的檢測結果陽性後自行離開,並使用之前在額濟納旗的檢測報告登機。實際上,這是一個不準確的說法,有顛倒乾坤的效果。根據退休教師夫妻的陳述,在嘉峪關進行檢測,並不是為了登機,而是為了參觀兵馬俑所需。在嘉峪關取樣檢測的時間為早上9點,航班在13點38分起飛,當時檢測結果並沒有出來,是在抵達西安之後,於18點21分才收到了結果。對此,甘肅衛健委工作人員也公開表示,兩名上海遊客並非檢測陽性後擅自出遊,也未違反嘉峪關市有關防疫規定。
所以,頻頻進行核酸檢測,並不是因為他們是重點監測人群,而是在目前情況下出行所需。如果不是因為參觀兵馬俑需要檢測報告,旅行團就不能很有效地成為疫情的「探頭」,即便在旅遊時感染了也不知道。而且如果是途中某地出現了疫情,疾控中心目前可能也毫無知曉,疫情還會繼續擴大、傳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兵馬俑立了一大功!
疫情不結束,核酸檢測可能要成為持久戰的常態。要打好抗疫的持久戰,核酸檢測無法放棄。
不過,雖然核酸檢測很有效,不代表目前的檢測就不需要改進。
一是檢測所需的時間。如果檢測結果能及時出來,至少這一對退休教師夫婦在登機之前就能知道結果,而旅遊團的其他成員,也會因為是密接人員而及時控制,疫情的影響會控制得更小。
二是檢測的方式。目前核酸檢測主要是採集鼻咽拭子,捅鼻子真的很不舒服,但是大家為了配合抗疫,不得不接受。尤其是在防疫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自己需要每兩天就檢測一次。這個檢測方式能不能改進?國際上已經有了對唾液進行檢測的方法,同樣能夠獲得可靠的結果。我們不能僅僅靠着對自己狠一些來取得抗疫效果,還是應該通過改進技術來提高檢測效率和降低採樣的不便,尤其當我們所面臨的是抗疫持久戰。

面對零星暴發的疫情,我們對疫情的反應接連放大,是否造成防疫過度?天津全國糖酒會、杭州雲棲會先後開出拒絕9個地區4省參會的「黑名單」
在西安,退休教師夫婦到過一個叫做「侗慶樓」的麵館,目前該麵館已經封閉,店內人員經過3次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但目前處於隔離狀態。根據媒體對店長的採訪,該店之前在7月22日因為有重慶確診情侶用餐而停業,停業後有2/3的店員離職,這次重開才一個多月,不想又遇到了疫情。這家特色麵館,地址位於西安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正因為處於網紅打卡地,雖然外地輸入西安的病例不多,但是似乎每次都不會錯過這家麵館。早知有這樣的待遇,他們還會願意在這開店嗎?
在天津,目前正在舉辦「第105屆全國糖酒交易會」。在「7+1」旅遊團疫情出現後,大會已經根據天津市疫情防控的要求,發出通知,明確要求以下人員不得參加展會:
1. 雲南省德宏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人員;
2. 9月26日以來有甘肅省張掖市旅居史的人員;
3. 9月28日以來有內蒙古額濟納旗、甘肅省酒泉市旅居史的人員;
4. 10月1日以來有甘肅省嘉峪關市旅居史的人員;
5. 10月9日有上海浦東機場、陝西西安機場停留史人員;
6. 10月10日以來具有二連浩特市旅居史人員;
7. 10月12日以來具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旅居史人員;
8. 10月15日以來具有陝西省西安市旅居史的人員;
9. 10月16日以來有寧夏銀川市旅居史的人員。
這些地方中,部分是近期出現確診病例的地方,但是竟然也包括上海浦東機場?!
在杭州,10月19日至22日,將舉辦2021年雲棲大會。目前參會者已經收到通知,來自甘、陝、內蒙等出現疫情城市的人員,將不能現場參會。
很多參會者已經千里迢迢來參會了,結果發現只是來觀看了個寂寞,只能通過視頻參會,早知這樣,還不如「非必要,不旅行」,直接待在家裡。
這是否是防疫過度呢?顯然是!對於突發的疫情,大會本可以要求參會者提供核酸檢測陰性的結果,入會後再佩戴口罩,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疫情的影響。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大會主持方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不得已而為之。試想一下,即便有核酸陰性的結果,也不能100%保證沒有感染,在目前的防疫模式下,萬一出現了一個感染者,那麼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將成為密切接觸而被管控;召開大會的城市也可能成為高風險地區,全市人民的出行都會受到影響;如果參會者在被管控之前離開了,那麼所到的機場、城市,也將會防疫升級,代價將是巨大的。
但是,這個代價,到底是病毒帶來的?還是抗疫帶來的?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因為充分考慮到疫情的影響,也有會議提前就準備線上和線下同時進行,比如在廣州將要結束的廣交會。不準備「線上」會議,也根本不行!因為嚴防死守,境外人員很難入境,也很少有人願意專門為此次展會而經受「14+7」隔離,因此採購商基本都是已經在境內的,而且大部分是「採購商代表」。以往的廣交會,同一個展館按照不同產品分三期舉辦,每期5天,每屆共15天,但本屆總共只有5天,所以線下展會規模只有往屆的1/3。

▎今年的廣交會,雖然不能說是冷冷清清,但是也沒有了往年的熙熙攘攘

據一個參展的企業披露,本次參會所獲得的訂單,確實比2019年有所增加,但如果扣除漲價因素,訂單數量其實是下降的。隨着外國在疫情好轉後紛紛開放,如果中國還是繼續嚴防死守,本來是國際外貿大會的廣交會,今後是否只能內卷化,成為內貿大會?
假設有一個外星人到訪地球,想了解目前新冠疫情的情況,如果從抗疫措施的角度來觀察,可能會有這樣一個感覺:如今「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不是每天新增幾萬例甚至10多萬例的國家,而是每天最多也才只有幾十例的中國(包括輸入病例);不是那些每天死亡病例上千人的國家,而是自從去年5月至今,只有2例死亡病例的中國。
與其他國家的疫情相比,中國的疫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中國卻有「無疫煩」!如果有人說,中國在抗疫上的付出,超過了其他所有國家的總和,那麼這個判斷不但不會言過其實,甚至可能太保守。
在其他國家紛紛「躺平」的現在,在已經有11億人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而且重點人群已經開始接種加強針的中國,真的只能是越來越嚴,而不能適當地控制住對疫情的反應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