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I PLAZA xiàn chăng單元】

張周捷《MeshRare暗夜》

第九屆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 西岸藝術

與設計博覽會

截至發稿,西岸博覽會已因疫情原因臨時通知關停。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中,藝術博覽會的順利舉辦顯得愈發彌足珍貴。今年的⻄岸博覽會上,參展畫廊大多帶來了充滿誠意的作品,許多也通過精心的策展與呈現方式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我們選出了10個亮點展位,但不論這個名單內外,希望博覽會的最後一日,有幸參與的藏家觀眾能夠享受親歷的每一個展位、每一件作品。博覽會最後一日還在線上繼續,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在 Artsy 平台上瀏覽2022年西岸博覽會佳作。

MASSIMODECARLO MDC畫廊

A105

MDC 畫廊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 MDC 畫廊

MDC 畫廊展位上,中國與西方藝術家的作品相互呼應、有機結合。掀開畫廊在展位上懸置的珠簾,內牆上中國藝術家嚴培明、呂松的最新畫作與美國藝術家阿隆·嘉伯爾-麥科夫斯卡(Aaron Garber-Maikovska)的作品同時進入視野。嚴培明抒情的筆觸與色彩讓這件靜物畫作充滿情緒的張力,這恰巧與嘉伯爾-麥科夫斯卡和呂松充滿表現力的畫面相呼應。此外,畫廊還帶來了當紅年輕藝術家路德維克·恩科斯(Ludovic Nkoth)的最新畫作《System (Green)》(2022年),他浮雕式的繪畫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在他的畫布上,一張臉可以變成一張由明顯的粉色、黃色、藍色和棕色區域以及流動的方塊組成的地圖。這位在喀麥隆出生、居住在紐約的藝術家從他自己作為黑人移民到美國的經歷中獲得靈感。他的實踐結合了他對家庭歷史、傳統和殖民主義遺產的思考。

大田秀則畫廊Ota Fine Arts

A101

大田秀則畫廊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設計

博覽會和大田秀則畫廊

大田秀則的展位值得駐足。除了一向引人注目的草間彌生南瓜雕塑(這次畫廊帶了一個綠色的南瓜),畫廊還帶來了許多優質的畫作。例如菲律賓藝術家瑪麗亞·法拉(Maria Farrar)的一件綠色鋪陳的大尺幅畫作,帶有她一貫色彩飽和的特點與融貫東西方的視覺語言。還有日本藝術家樫木知子的畫作,你很難不喜歡她細膩的筆觸和色彩的優雅層次。她的藝術實踐源於對美和姿態的強調,其作品既像紙上的墨水一樣脆弱,又像絲網印刷一樣清晰。

施博爾畫廊 Esther Schipper

A119

施博爾畫廊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施博爾畫廊

施博爾畫廊帶來了多件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家作品,其展位的布置也同樣非常用心。展位一邊呈現藝術家索傑納·特魯斯·帕森斯(Sojourner Truth Parsons)、莎拉·布克納(Sarah Buckner)的畫作和托馬斯·迪曼德(Thomas Demand)的影像作品,穿過幕布版的金屬鏈隔斷,另一個空間呈現了英日混血藝術家藤原西芒的動畫裝置作品《從前有個Who?》(Once Upon a Who?,2021年),一旁牆上的同樣是藤原西芒的全新畫作《Who在轉來轉去?(絕望的舞者)》。

豪瑟沃斯 Hauser & Wirth

A125

豪瑟沃斯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來源:豪瑟沃斯

攝影:JJYPHOTO

豪瑟沃斯帶來了德國戰後重要藝術家岡瑟·弗格(Günther Förg)的個展展位《月色如霓》。30多件藝術家作品以優雅的形式呈現在精心準備的展牆上,完整地呈現了藝術家貫穿創作始終的發展過程。藝術家的作品通常結合了雕塑、繪畫、版畫、攝影和素描的元素,通過不同媒介的並置和極簡主義的網格狀構圖來表達意義。碎片化和德國的政治氣候是貫穿其作品的主要主題。

Almine Rech 阿爾敏·萊希

A109

阿爾敏·萊希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阿爾敏·萊希

阿爾敏·萊希畫廊的展位是美國藝術家吉尼西絲·特萊敏(Genesis Tramaine)個展與沙龍項目的結合。特萊敏充滿張力、近乎抽象的黑人題材肖像,從《聖經》中的讚美詩和20世紀80年代紐約塗鴉藝術的潦草形象中獲得靈感。她的畫作植根於信仰,精心描繪了黑人經歷的深度和多元性。穿過特萊敏的個人展位,眼前會呈現打造成精緻居住空間的沙龍項目。其中,金昌烈、斯科特·卡恩(Scott Kahn)、約翰·克瑞坦(Johan Creten)、克里斯·蘇可(Chris Succo)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和諧地點綴其中。

泰勒畫廊 Timothy Taylor

A128

泰勒畫廊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泰勒畫廊

展位上的作品都很吸睛。在亞歷克斯·卡茨(Alex Katz)巨幅鳶尾花畫作掩映下的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標誌性雕塑作品就足夠讓你欣賞很久了。當然還別忘了注意兩幅精美的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紙上作品,以及藝術家的星雲雕塑。同樣值得一看的是菲利普·加斯頓(Philip Guston)的一件小尺寸的畫作。

Capsule Shanghai 膠囊上海

A218

膠囊上海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膠囊上海

膠囊上海帶來了豐富的年輕藝術家作品。展位正中央德國藝術家梅夫拉納·利普(Mevlana Lipp)的作品極其引人注目,這位藝術家的個展目前正在畫廊空間進行中。利普的手繪浮雕揭示了寧靜和緊張的情感景觀,同時引導人們體察隱藏在植物園無盡組合背後的同樣矛盾的力量。藝術家蔡澤濱的新作也令人印象深刻,奇特的畫框與充滿超現實情結的城市景觀兩相結合,營造出一種神秘的平衡感。藝術家克里斯·吳(Chris Oh)精巧的作品也令人印象深刻:藝術家擅於從西方經典畫作中汲取視覺元素,同時在令人意想不到的材料上重新書寫自己的作品觀。

Hua International & Galerie Thomas Schulte

戶爾空間與托馬斯·舒爾特畫廊聯合展位

B128

戶爾空間與托馬斯·舒爾特

畫廊展位,第九屆西岸藝術

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戶爾空間

與托馬斯·舒爾特畫廊

此次西岸博覽會上,戶爾空間與托馬斯·舒爾特畫廊在 B 館聯合呈現了一批頗具策展巧思與互動性的作品。展覽的主題為「寧靜無價」,你也確實可以在展位上感受到這樣純淨的氣質。其中,法國藝術家范尼·吉奎爾(Fanny Gicquel)的作品《我說的是籠子,不是房間》( I said cage, not room II, 2022年)結合了雕塑、裝置與行為,表演者在展位中挪移,並以一系列神秘和帶有私密感的姿態與雕塑進行互動。

DUMONTEIL 杜夢堂

B123

杜夢堂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

設計博覽會和杜夢堂

杜夢堂帶來的展位中不同材料的作品,共同打造了一個二維與三維有機結合的創作景觀。藝術家雨果·德維切爾(Hugo Deverchère)高精度的攝影藝術作品將自然景觀與行為的實踐相結合,創造出奇異的風景;而這種奇異感又在年輕藝術家雅尼·卡努西(Yanis Khannoussi)的虹彩雕塑上的得以延續,漸變色在雕塑表面進行着無窮的變化,表現了藝術家對地平線這一概念的主觀理解。展位上法國著名藝術家尚-馬理·費歐理(Jean-Marie Fiori)功能性創作營造了一個充滿優雅趣味性的空間:由 Deroyaume 鑄造廠鑄造的銅雕扶手椅和矮凳,與由西藏手工坊 Studio Changphel 純手工編織的藏北高原羊毛毯作品並置,雕塑與手工毯上的動物形象相互呼應,展現了藝術家在不同昂貴材料上對創作題材的駕馭能力。

Yavuz Gallery

B115

Yavuz Gallery 展位,第九屆西岸

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現場,2022

圖片致謝西岸藝術與設計

博覽會和 Yavuz Gallery

新加坡畫廊 Yavuz Gallery 帶來了一些充滿驚喜的藝術家作品。澳大利亞藝術家 Guido Maestri 的作品技藝精湛,他的風景畫讓人想起 Daniel Heidkamp 和霍克尼的作品。新西蘭藝術家 Grace Wright 邀請觀眾進入一個糾結的姿態的巴洛克世界,她的畫看作是表現性的敘事,喚起了自然界的動盪節奏,同時暗示着17世紀的宗教繪畫。畫廊同時帶來了新加坡藝術家王亮傑的多件畫作,藝術家在如夢如幻的筆觸中捕捉人類面部和身材的複雜性,模糊了具象與抽象的界限,同時引人思考諸如孤立、疏遠和欲望等主題。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西岸博覽會線上展會現場,即刻購藏藝術品!

Artsy


近期文章回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