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觀鳥愛好者在深圳灣公園發現了一隻「混跡」於赤頸鴨群落中的綠眉鴨,這個發現迅速引起廣泛關注。

綠眉鴨在國內屬於非常罕見的鳥種,這種鳥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因此要想在國內一睹它的「芳容」,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據了解,綠眉鴨又叫葡萄胸鴨,主要在北美洲的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冬季遷徙到美國東岸、西岸、南岸和中美洲。

綠眉鴨屬於鳥綱、雁形目、鴨科動物,同類中有一些在深圳灣屬於常客,如琵嘴鴨、赤頸鴨、針尾鴨、綠翅鴨等,有穩定記錄的超過10種。
鴨科有很多雜交現象,綠眉鴨和赤頸鴨也有雜交,所以在深圳灣越冬的赤頸鴨中就有不少眼帶綠色的雜交鴨。而此前觀察到的綠眉鴨有少數混群於赤頸鴨中,在日本越冬。
綠眉鴨與赤頸鴨在野外不太容易辨識,總的來說綠眉鴨頭部顏色是冷色調的,而赤頸鴨則是暖色調。另外一個區別是腋下,起飛或振翅的時候可以看到綠眉鴨腋下是白色的羽毛,而赤頸鴨腋下的羽毛則是灰色。
延伸閱讀
綠眉鴨(學名:Anas americana)又稱葡萄胸鴨,身長約52厘米,與赤頸鴨相比體型略大,在北美洲的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冬季遷移到美國東岸、西岸和南岸及中美洲。喜歡沼澤地區,食物以昆蟲和植物為主,吃水生昆蟲、甲蟲,吃大部分水生植物的莖、葉、種子和根。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來源:深圳晚報
編輯:馬詩悅
審校:王芳 李立新 劉敏華
運營:深圳晚報社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有內容均來自主流媒體及服務方,非商業用途,如有發現侵犯您的權益,請後台聯繫編輯,我們會儘快刪除相關侵權內容。
往期推薦
·7隻黑臉琵鷺現身深圳灣!深圳新一年候鳥季悄然來臨
·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十二)|深圳灣公眾觀鳥推廣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