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評選」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自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從100多個案例中評選出20個樣板案例。今天為大家推送「打綠怪」,讓自然回歸戶外活動。
「綠色」並不完全等於健康的生態環境,「打綠怪」活動聚焦到了「入侵植物」這一領域,讓公眾學習和意識到看似一片蒼綠中也存在着複雜的生態問題。
通過活動讓參與者親手清除入侵物種,不僅可以學習到植物知識、還能夠辨認「綠色」中的本土居民和入侵物種。
此外,活動場域本身就有一定的保育和科普功能,這也讓活動更有意義。
——專家小組評價

「打綠怪」,讓自然回歸是在第十九屆植物學大會紀念園(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內)開展的公眾科學活動,區別於大部分以青少年、兒童為對象參與者,活動以志願者、企業、社區居民、學校團隊、社會組織為主要參與對象,需要參與者有一定的體力和志願精神,並學習和遵循科學原理。
活動旨在提升參加者對於原生生境的認知,了解本土生境的生態價值;讓參加者學會理解尊重荒野(原生生境)的自然規律;提升參加者參與公眾科學項目的實踐技能並能參與自然保育行動。
項目基於場域特點(植物分布、土壤特性、紅外監測點等),按植物主題分區域,並通過不同的控制組、組織不同人群進行實驗性公眾科學活動。


為更好落實植物科學發展理念,紅樹林基金會(MCF)在科學家的指導下和科研團隊的支持下,團結各方力量,在紀念園開啟一場以百年為時間維度的長期生態定位試驗。
其中公眾科學活動「打綠怪」就是屬於百年計劃中的實驗性活動,且為面向多樣化人群開展的活動,體現了社會化參與生境保育的生態理念。



活動中通過有計劃地控制外來入侵植物,並持續進行觀察和記錄,收集有效數據,掌握紀念園植物種類與群落的重要參數和動態信息。
通過參與生態修復的工作,讓參與者了解入侵植物、理解本土植物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編輯:馬詩悅
審校:王芳 李立新 劉敏華
運營:深圳晚報社
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有內容均來自主流媒體及服務方,非商業用途,如有發現侵犯您的權益,請後台聯繫編輯,我們會儘快刪除相關侵權內容。
往期推薦
·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十二)|深圳灣公眾觀鳥推廣活動
·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十一)|把牡蠣的神奇故事講給你聽
·深圳自然教育優秀活動樣板(十)|河流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