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6769662f6b77326e724d6b363573644d616e68696367324d7a6351667243717a5a53366833434d314352686c6963486d4741426264306234516d6b6d54393368346f6a67776f746d73314c796d486366746f31444131424d61774a512f3634303f77785f666d743d676966.webp)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6a70672f6b77326e724d6b363573644d616e68696367324d7a6351667243717a5a53366833576e6e4c34696257317a6875465146376b7437575354623833437054653351464c7233534e50447a6d77703577634868726a7370714b412f3634303f77785f666d743d6a706567.webp)
作 者丨郝佳琪
編 輯丨和佳
圖 源丨新華社
在俄烏衝突導致能源供應緊張的當下,今年冬天或許將成為許多歐洲人的噩夢,他們正經歷着一場嚴重的能源危機。
英國調查公司薩萬塔·康雷斯最新民調顯示,在受訪的2000名英國成年人中,今年冬天,69%會減少開暖氣的頻率,23%會放棄家庭供暖,而10%的受訪者將通過小額貸款來交電費。
記者還了解到,由於天然氣價格飆升,歐洲許多家庭轉向利用柴火和木屑取暖,打算用這一古老的方式度過寒冬。許多供熱企業擔心天然氣短缺,也紛紛開始購買成本更低廉的非化石燃料,導致柴火和木屑等價格隨之上漲。法國1噸木屑目前的價格為600歐元,幾乎較之前翻了一倍;匈牙利為了確保國內供應充足,已經禁止木屑出口;而羅馬尼亞則將木屑的批發價格設置為期六個月的上限。
對此,瑞典環境保護局空氣質量部門負責人羅傑·塞丁指出,這個冬天,民眾可能會燒掉「他們能獲得的任何東西」來取暖,由於沒有掌握正確的燃燒木柴的方式,這一舉動將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孫霞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日益嚴重的能源危機將會阻礙歐洲能源結構轉型的進程,其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也會受到影響。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706e672f6b77326e724d6b363573644d616e68696367324d7a6351667243717a5a533668334a436551456e566863684f476a534c475a59723566696344374a4d77735163696345564e543249476963556d6a504f5a485a707854447a56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706e67.webp)
能源轉型受到威脅
歐洲能源問題有較為深刻的歷史根源。孫霞對記者表示,石油在二戰後逐漸占據了歐洲能源結構的核心,在20世紀70年代席捲西方世界的石油危機發生後,歐洲希望實現能源結構的轉型——逐步從石油過渡到可再生能源時代,「但這一過程並不容易,可能長達幾十年時間,所以現階段的歐洲只能將天然氣和核能作為能源轉型的過渡之一。」
然而,歐洲化石能源對外依存度極高。根據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過去5年內,歐盟約57%到60%的能源消耗依賴於化石能源進口,其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90%,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97%,煤炭的對外依存度也有70%。其中,俄羅斯成為歐洲化石能源進口的主要來源國之一,俄烏衝突伊始,歐洲地區天然氣進口約40%來自俄羅斯,石油、煤炭進口的27%和46%來自俄羅斯。
孫霞告訴記者,歐洲自身的能源轉型尚未完成,對進口化石能源仍有相當程度的依賴,而俄羅斯輸送至歐洲的天然氣自俄烏衝突爆發後被大幅削減,導致歐洲能源危機愈演愈烈。
能源危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歐洲的能源轉型,其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也可能受到影響。
由於能源價格上漲,疊加歐洲經歷乾旱打擊,電力價格有所上漲。記者了解到,儘管歐洲平均電價自8月份創下歷史新高以來已大幅回落,但目前仍保持在每兆瓦時300至400歐元之間,是俄烏衝突前的數倍。
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日前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電力成本攀升影響了歐洲提升太陽能和電池製造能力的計劃,歐洲350GW的光伏產能計劃和2000GWh的電池產能計劃或被擱置。
Rystad Energy能源服務研究主管Audun Martinsen表示,由於能源成本上升、項目所需金額不足,英國電池製造商Britishvolt已將其大型工廠的電池交付時間推遲到2025年年中,嚴重影響了電動汽車和電池貯存的供應鏈。歐洲各國如果想繼續推進脫碳進程、繼續實行歐盟再生能源計劃(REPowerEU),建立國內低碳供應鏈尤為重要,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計劃「岌岌可危」。
對此,孫霞分析道,從生產端來看,光伏製造業十分依賴電力,由於電力成本增加,一些能源密集型產業運營商陷入臨時關閉或棄置相關生產設施的困境,如果電價不能及時回落,歐洲將無法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此外,消費端也發生了轉向。由於供應鏈受阻,可再生能源成本也在抬升,歐洲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費比重逐漸增加,這無疑會持續影響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以及脫碳進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706e672f6b77326e724d6b363573644d616e68696367324d7a6351667243717a5a533668334a436551456e566863684f476a534c475a59723566696344374a4d77735163696345564e543249476963556d6a504f5a485a707854447a56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706e67.webp)
能源結構差異化特徵明顯
面對今年冬天可能到來的能源危機,歐洲各國從「開源」和「節流」兩方面着手加以緩解。
在「節流」層面,多國政府有所行動:意大利生態轉型部長羅伯托·辛格拉尼本月7日簽署法令,將中央供暖天數減少15天,部分地區住宅暖氣溫度將下調1攝氏度;法國能源轉型部6日公布冬季節能計劃,規定住宅、教育機構、辦公室和對公眾開放的場所冬季供暖溫度不得高於19攝氏度,部分公共設施不再提供熱水;德國則已經停止了對一些建築景觀的照明,並可能會關閉公共建築內的暖氣。
在「開源」層面,歐盟加大自挪威等供應國的天然氣進口量,挪威官方此前表示,挪威計劃保持當前本國天然氣的高產量至2030年,以滿足歐洲的需求。此外,歐盟還與阿塞拜疆約定天然氣進口逐年遞增、和美國達成大額液化天然氣交易協議等。
展望歐洲能源轉型的未來,孫霞認為,分散化、差異化應該是未來歐洲能源結構的長期趨勢。對於北歐幾個富裕國家來說,基本已經實現了能源轉型,可再生能源占比已經超過化石能源。然而,波蘭等國仍嚴重依賴俄羅斯煤炭進口,化石能源占比還比較大。
因此,歐洲在能源轉型方面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孫霞指出,核電與天然氣不應較早淘汰,煤炭不應該被徹底放棄,而是應當開發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術,實現清潔煤炭目標。按照每千瓦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核能長遠來看甚至比太陽能和風能更環保。
E N D
本期編輯 黎雨桐實習生 林曦瑩
百萬讀者都在看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6a70672f6b77326e724d6b363573644d616e68696367324d7a6351667243717a5a53366833325439746859434d62377a4a656c396532726859496b47726336684a6a66336962765a5a4a4345337359594c736b37504f4e7a505a79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6a706567.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