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以後,寒氣會愈發濃厚,孩子最容易出現風寒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如果是過敏體質的孩子,咳嗽、鼻炎、哮喘就很容易發作。因此,家長們要在起居飲食上調整好孩子的狀態。深秋來襲,該如何養護好孩子?小編奉上一波溫馨貼士,一起來看看吧:秋季以燥為主,加上寒露的寒涼,就變成了涼燥,如果養護不當,孩子很容易發生流鼻涕、咳嗽、喉嚨癢等症狀。所以孩子的飲食就要以溫潤為主,溫可以改變「涼」,潤可以改變「燥」,而且溫潤的食物可以養肺、補脾胃。鴨梨中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梨所含的配糖體及鞣酸等成分,能祛痰止咳,對咽喉有養護作用。柚子素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富含各種維生素,尤其含有大量維生素C,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柚子性寒,味甘、酸,具有健胃消食、潤肺、下氣消痰等作用。當孩子消化不良時,可將適量的柚皮切絲與水同煮,代茶飲,起到消食開胃作用。石榴性溫味甘酸,有生津液、止煩渴的作用,如果孩子口燥咽干,可以作為食療佳品,石榴搗汁或煎湯飲還能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白蘿蔔具有清熱化痰的功效。秋天孩子容易出現咳嗽、腸胃不適等症狀,生吃白蘿蔔可以止渴、清內熱;熟食可消食健脾。蓮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而且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山藥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能起到鎮心神、補心氣等作用,最佳吃法是蒸着吃,這樣營養損失最小。菜花性平味甘,有健脾養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口臭煩渴者更為適宜。牛肉所含的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鈣、磷、鐵等物質十分豐富。常吃牛肉可以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的「好肉」,但每餐不可吃太多。鴨肉很適合秋季吃,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尤其適合給身體虛弱、時常上火或是大病初癒的孩子食用,滋補效果很棒。家長們注意,這段時間,要把孩子的「重口味」給降下來,飲食清淡,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等,特別是生薑。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即寒露期間應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製品、銀耳等柔潤食物。家長可以將這些食材熬粥,給孩子服用。黑芝麻溫潤,正適合秋季食用。黑芝麻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和亞油酸,有很好的潤腸通便的作用。百合,入心、肺經,不僅可以養肺、補脾胃,還能清心安神;干蓮子,是甘溫的,同樣可以補脾胃。在這段時間,用百合搭配蓮子來煮粥,就非常應季,適合秋季皮膚乾燥、口唇乾裂、咽干舌燥的孩子。當環境氣溫降低後,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因此,為了預防感冒,這段時間,建議家長可以根據天氣預報和實際的天氣變化,來給孩子有計劃地增減衣物。一般情況下,小孩子的體溫會比成年人略高。而稍微大一些的寶貝由於他自身活動的增多,也不會覺得冷。所以不要給孩子穿太厚。有些家長喜歡按照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孩子衣服是不是夠,以為手摸上去涼涼的,就該給孩子加衣服,結果捂過度了。腳底有豐富的末梢神經,對外界最為敏感。保護好孩子小腳丫的溫暖,才能保證身體抵禦外界的寒冷。另外,睡前用熱水泡腳,也能讓孩子睡得安穩、免疫力增強。保持孩子的腹部溫暖,就是對脾胃的保護。寒露節氣開始後,暑氣完全褪去,孩子一定不能再吃寒涼生冷的食物,否則容易導致肚子痛和腹瀉。要判斷孩子冷不冷,可以摸他們的後背。如果後背乾燥、皮膚溫暖,說明孩子穿着合適了。如果有汗,說明衣服穿得有點多,可以酌情減少衣物。上衣:最裡面的是手感柔軟,排汗功能好的內衣,中層穿着用於保暖的針織毛衣、羊毛衫、馬甲之類的,最外層套上一層防風防水的外套或棉衣。下身:天冷必備神器秋褲+棉褲/羽絨褲,特別冷或者特別怕冷的話,還可以在中間加一條毛線褲。其他配件:帽子、口罩、圍巾、手套之類的都是看情況給孩子加。天氣變冷後,起床也變得愈發艱難。孩子們都不願意離開暖烘烘的被窩,早上叫孩子起床也將成為家長的「每日難關」。以上這幾種叫醒方式都屬於「殺傷性叫醒」方式,短期來說,看似有效,長期來說,危害很大。經常「殺傷式叫醒」,孩子會出現下列現象:比如,可以使用「可調光的檯燈」。家長可以逐漸調亮檯燈,光線會喚醒孩子的視覺系統,由它傳遞信號給潛意識,並叫醒腦部,啟動四肢。如果家裡沒有這樣的檯燈,緩緩地拉開窗簾,也一樣有效。對於那些睡得較深,不容易叫醒的孩子,可以使用這個方法。但切忌一定要溫柔、輕緩。而且撫摸的順序要從手開始,然後到小臂、上臂、臉頰……如果被子蓋得厚,就隔着被子觸碰手部或小臂。家長們可以選一些舒緩的樂曲,通過聽覺系統傳達信號給孩子腦部,叫孩子醒來。如果有一些特殊環境音,比如清脆的幾聲鳥叫,小溪潺潺等也不錯哦。前一天晚上告訴孩子,明天早晨你會及時叫醒他,讓孩子提前有個心理準備。如果孩子已經習慣由你叫起,則不須特別提醒。但如果時間改變,家長最好還是說一句:「明天我會早半個小時叫你哦!」這個季節正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家長應該帶着孩子多運動、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生長發育的高峰時期,鍛煉主要以提高身體機能為目標。在氣溫適宜的情況下,青少年可多選擇跑步、爬山、散步等有氧運動,還可以選擇羽毛球等球類運動,有益於增強體質,提高身體的協調性、靈敏度。但是要注意,開始時強度不宜太大,應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果過度運動,會增加孩子的疲憊感,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寒露後秋燥明顯,運動健身時通常會消耗身體的大量水分。很多人鍛煉後往往會立刻大量飲水,其實這是一個誤區,運動鍛煉補水也有講究。通常來說,身體在運動過後往往短時間內還處於興奮狀態,心跳速度也沒有恢復平緩。因而飲水時需要儘量保持速度平緩,最好是可間歇式地分多次飲水,這樣才能讓身體器官有序地、充分地吸收水分。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運動前、運動中、還是運動結束後都不要喝過冷的水,以免對腸道有太大的刺激。許多人可能認為,運動起來就不會感到寒冷。但其實,大家感覺到人體在鍛煉中產生較多熱量的時候僅僅是運動中段,而在運動的前後階段還是很容易受到外界溫度的影響。尤其是寒露時節,早晚天氣涼,因此鍛煉身體時也需要注意保暖,運動後如果穿着被汗濕透的衣服在秋風中停留,非常容易着涼感冒,所以秋季運動保暖是不可忽視的問題。秋明空曠的季節即將過去,天寒夜長的冬季即將到來。一年已過大半,願每個孩子都健健康康度過這天冷露寒的深秋。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