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三秋君」即可關注,點「...」設為星標
《莫泊桑主題小說選·全5冊》
內容簡介 2 《著名哲學家陳嘉映精品合集(共7本)》
內容介紹
「陳嘉映經典著作集」包括4部學術隨筆,2部專著,1部遊記。
《無法還原的象》陳嘉映經典學術隨筆。我們這代人有過什麼呢?我們這代人還有什麼呢?我們只有精神。於是我們在這裡相會了。「越到觀念的深處,論證的理據就越發內在於論證過程本身。在觀念深處,我們較少談論對錯,更多談論不同、差異,更多談論深度和道性。」
《從感覺開始》陳嘉映經典學術隨筆。世界在感覺里,感覺又在哪裡?真正的理解里也總有不曾完全明了的東西,清明的理解連到更深的曖昧處。一方面哲學外在於我的職業,另一方面則內在於我的生命,是我立身於世的眼光,甚至血肉。哲學一半是精神一半是世故,中國人從來不缺世故,等精神重新來到我們中間,這個沒有哲學的民族也許會成為哲學的明天。
《旅行人信札》哲學家陳嘉映的中國遊記。1981年29歲的陳嘉映從春天啟程歷時兩個月,壯遊半個中國,以25封家信寫出行旅中的見聞與思考。「文章之道,不過達意而已。事質平實,無須感慨萬端;熱情洋溢,不必巧弄含蓄。就我個人而言,只望得建安盛唐之萬一,真率樸直,少弄花頭,自然就有剛健在其中了。」旅行人的信札摹景狀物細緻自然,敘事抒懷透出瀟灑真誠的人生境界。讀其書想見其為人。
《何為良好生活:行之於途而應於心》本書呈現了作者對哲學中與我們生活最切近的倫理學諸問題的深入思考和明晰論述。我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問題,而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不是選擇人生道路的問題,不是選對或選錯人生道路的問題,而是行路的問題——知道自己在走什麼路,知道這條路該怎麼走:我們是否貼切着自己的真實天性行路。
《走出唯一真理觀》本書是陳嘉映先生選編自己於2007-2018年間所作演講、訪談與評論結集。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唯一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鬥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唯一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死了。
《說理》哲學通過說理達乎道。這讓哲學與藝術、宗教等精神領域區分開來。說理並非只是展示邏輯的強制力了事,說理需要與向之說者的自我連起來。深刻的道理要透達人心。
《價值的理由》《價值的理由》是陳嘉映先生的思想隨筆集,分三輯:第一輯為2010年夏應徐曉之邀為《財新·新世紀》所寫的十二篇專欄文章,包括名篇《救黑熊重要嗎?》《哲人不王》等,此次有所修訂;第二輯是圍繞當時研究題目所寫的一些文章,部分後曾併入《何為良好生活》;第三輯演講、序與訪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