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自習時間干點什麼呢?完成課程作業?準備組會匯報?要不還是先鑽研一下剛學的stata軟件吧……可是,我應該從哪裡開始呢?好像無從下手呀,做出來的東西不符合要求怎麼辦?算了,還是不做了吧……」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常常會經歷這樣的心路歷程呢?面對一個問題,不知道應該從哪裡開始,擔心自己做不好,懷疑自己能不能成功,慢慢地,我們失去了對自身的認可。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就需要思考自己是否陷入了「精神內耗」。
01
什麼是「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亦稱「心理內耗」,是指人在自我管理時需要消耗心理資源,當資源不足時,人會就處於一種所謂「內耗」的狀態。這種狀態會讓人把精力都花在「對付自己」上,是一場自己跟自己的鬥爭,故心理學上稱之為「內耗」。過度的精神內耗會讓人在接收和理解信息時將其複雜化,給自己制定過高的要求,導致難以付諸行動。而且,當人們處於內耗狀態時,會產生一種隱形的疲憊感。

02
「精神內耗」的具體表現
容易患得患失,喜歡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經常感到焦慮不安,或者對大部分事物無法提起興趣,即使沒有進行任何腦力及體力活動,也會感到十分疲乏;
和他人交流時,總會過度揣摩對方的表情和言語,對方身上一點點的變化都會思考很久;
不能夠有條理地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一點點的疑問,在我們心中都會被放大很多倍,並且開始自我懷疑;
容易陷入胡思亂想,並出現後悔、焦慮不安等情緒;
很難下定決心,對於一件小事都要反覆思考要怎麼做。
03
如何減少「精神內耗」
減少精神內耗,接納生活、接納真實的自我,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鬥。當我們克服了內心的障礙,就會見到別樣的風景,領略到不一樣的人生。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有效減少「精神內耗」的tips吧~
·降低期望,不求完美
降低期望值,學會做一個不完美主義者,不要給自己過多預設。「我很強」、「別人能做到我肯定也能做到」、「憑什麼我不能夠和他們一樣」這些想法有時能夠激勵我們進步,但有時也會讓我們給自己施加過度的壓力。不如換一種思考方式:「全力以赴吧,哪怕做不到也沒關係,找到不足之處並加以改正,以後會更優秀。」我們不一定能成為最優秀的人,但只要我們能夠不斷提升自己,就已經成功了。
·關注當下,把握現在
將注意力集中於當下自己可以把控的事情。過去與未來,既不能改變也無法掌握,我們可以把握的只有當下。越能把關注放在眼前之事的人,對生活的掌控感也會越高。不要預想過於遙遠的未來,也不要沉溺於過去,我們要積極面對現實,將精力放在當下,竭盡全力處理好當前面臨的問題,一步一步來。
·自我接納,積極看待
生活總是會出現「意料之外」、「不如意」、「悔不當初」等情形,但越是排斥、牴觸,就越難以真正擺脫負面事件的影響。不如試着去接受生活中出現的負面事件,接納自己的不足、不擅長。自我接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放下心理上的糾結、執着,減少精神消耗,從而堅定地走好現在的路。
村上春樹在《1Q84》中寫道:「不必太糾結於當下,也不必太憂慮未來。當你經歷過一些事情的時候,眼前的風景已經和從前不一樣了。人生沒有無用的經歷,只要我們一直向前走,天總會亮的。」在最艱難的時候,不要去想過於遙遠的未來,最重要的是讓自己過好今天。在覺得自己陷入「精神內耗」的時候,冷靜地捋清自己的想法,專注於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要讓焦慮和煩惱毀掉我們對生活的熱情。

「政」青春奮勇向前
「研」學途風光無限
有歡笑亦或有困惑
我們一直在你身邊
「心理互助,共享陽光」,傳遞心理健康知識,傾聽煩惱與心聲。點擊「閱讀原文」,戳心靈樹洞。
END
供稿 | 付 婧
編輯 | 呂瑩穎
審核 | 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