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學
徐藝軍老師課題組目前的重點研究方向是同時利用入射光子和散射光子來調控光催化劑的光學吸收和光電轉換性能,並結合表界面工程化策略對目標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進行精準設計,從而為新型複合光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本期科研訪談對話福州大學徐藝軍教授,他與我們分享到,科研路上最大的挑戰就是要時刻注意突破「舒適區」,不斷學習新知識和探索新領域。通過和不同領域的學術同行交流探討以及和學生一起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他希望最終能夠做到立足於發展有特色的學科交叉研究方向,嘗試突破固化的研究思路,時刻保持科研的動力和興趣。

關於科研
如果讓您用一個關鍵詞描述您課題組的科研,您會用什麼?可否請您說一下選擇這個關鍵詞的理由,然後簡單聊聊您所在課題組研究方向以及期望嗎?
回覆:用一個關鍵詞描述我們課題組的科研就是,光。首先,我的課題組在2016年發現:利用球形載體的強散射光學特性,可有效調控金屬納米粒子的光學吸收性能,建立了基於界面近場散射的全新光學吸收模型。此後,我們發現利用界面近場散射光學模型還能調控具有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效應的金屬或雙金屬納米粒子以及具有本徵帶隙吸收的半導體量子點的光學吸收性能,進一步驗證了界面近場散射光學模型的普適性。最近,我們課題組的博士研究生祁明雨通過改變負載策略和對原子級分散助催化劑的精確設計,發展了界面近場散射光學模型+活性位點+非選擇性自由基調控的三位一體化協同策略,不僅顯著提高了催化反應效率,而且解決了光驅動有機催化反應選擇性很難調控的科學難題。
總之,同時利用入射光子和散射光子來調控光催化劑的光學吸收和光電轉換性能,並結合表界面工程化策略對目標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進行精準設計,將為新型複合光催化劑的設計合成提供一個全新的研究思路,這也是我的課題組目前的一個重點研究方向。其次,我也希望課題組的同學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從事何種職業,都能保持心中有愛,眼裡有」光」,腳下就會有路。
在研究道路上遇到過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您是怎麼應對和克服的?
回覆:在學科領域日益細化的當下,我們習慣於在一個特定的研究領域耕耘,長此以往就會形成熟識的研究領域以及固化的研究思路,自然而然就產生了科研的「舒適區」。我在研究道路上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謀求突破自己的「科研舒適區」,時刻保持科研動力和興趣去學習新知識,到「陌生區」、「無人區」闖闖。為此,我會經常和不同領域的學術同行交流探討,碰撞出新的研究火花,並和學生一起開展相關研究工作,付於行動,最終立足於發展有特色的學科交叉研究方向。
希望未來加入課題組的學生具備什麼樣的品質特徵?對加入課題組的學生有什麼要求?
回覆:積極、陽光、正面、良性的人生態度;興趣、勤奮、自信、創新的科研素養。這是我們課題組崇尚並堅持的生活、科研文化。同時,我也冀望課題組的學生能夠通過幾載的碩博學習生涯成為未來「眼裡有光、心中有愛、腦袋有貨、手裡有活」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課題組一般會有怎麼樣的特色活動,更加鍛煉團隊精神?
回覆:我們課題組有每周日固定的活動。戶外活動有爬山、騎行,室內活動則是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等,室內活動與戶外活動交替。同時,每個學期也會組織一些不定期的課題組文化活動,由學生組織,活動形式多樣,包括轟趴、沙灘燒烤等。通過這些特色活動,大家從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抽身出來,勞逸結合,愉悅身心,並增強團隊凝聚力和小組人文文化。
漫談人生
在研究道路上,什麼是激發您內心堅持與前進的動力,成就感來自於什麼?
回覆:興趣和自我修行。對化學的好奇心是從事這份工作的初衷。成立課題組,並帶領學生們建設和發展課題組,更是一份責任。通過建立內心嚮往的人文生活文化和科研文化的研究小組的過程,從本質上是完成一場有趣的自我修行,受益終身。此外,隨之而來的獲得感:一是化學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每一次突破;二是培養學生對化學科研的興趣和熱愛,教授學生從事科研工作的經驗,從而體會到作為師者的成就感和價值歸屬感。
除了相關科研工作,請問您平常的興趣愛好是什麼?
回覆:工作之餘我每周都會安排室內和室外運動,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爬山等。這不僅能強身健體、放鬆身心,也是跟學生、朋友以及家人互動交流的好機會。同時家裡也養了幾隻可愛的小狗,平時遛狗也能給人帶來愜意放鬆的感覺。
想對剛入行的青年學者說的一些話或給化學研究領域後輩一句鼓勵的話語。
回覆:堅守本心,簡單專注,內心純粹,勇於挑戰,注重積累,厚積薄發。
奇思妙想
如果您有一個超能力,你會想要擁有什麼,原因是什麼?
回覆:一雙看清物質世界運轉的眼睛。催化過程被視為化學科研領域的「黑匣子」,我希望能夠在原子、電子層次上看清這些微觀過程,精準的觀測勢必極大推進催化劑的完美設計。
如果您獲得了一千萬,您會想要如何處理這筆資產?
如果獲得了一個億資產,您又會想要用這筆錢來做什麼呢?
回覆:如果我獲得了一千萬,我會將其一部分用於實現自己的一些夢想,比如週遊世界;另一部分則投入到科研成果轉化中,希望將我們的基礎研究轉化為實際應用。而如果獲得了一個億資產,我會將其用於支持一些創新性幼兒園、中小學學校的辦學和貧困地區的助學。
如果可以對十八歲的自己說一句話,您會說些什麼?
回覆:不忘初心、做自己,做自我認可和自我尊重的人。
如果讓您提一個問題採訪自己,您會提什麼問題?您又會如何回復呢?
回覆:如何看待科研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和生活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中也一樣需要工作來充實自己。
相關信息

徐藝軍老師課題組主頁:
http://xugroup.fz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