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聊、學習聊、八卦聊、摸魚聊……找文件得聊、問進度得聊、怎麼幹得聊……進群是不是就得聊?要把事兒做好是不是就得聊?來試試這個省廢話的群聊工具。
👇👇👇
-----------

讓工具回歸工具 · 讓你成為你。
人類是天生最會溝通的動物。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當兩個及以上的人聚在一起,就一定會有「群」,我們藉此聊天、八卦、學習、生產、協作……創造文明。
即時聊天工具(IM)把群搬到了線上。從此,群突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帶來無限的可能性。但也失去了群在現實世界中的優勢之一——聚焦。
在線下,我們能聚焦目光、聚焦肢體語言、聚焦工具、聚焦生產資料,以最少的溝通成本達成目標;在線上,這些都得先聊。在以聊天為主的社交工具中,失去這種聚焦並不可怕,但在以做成事兒為主的工作工具中,這是致命的。
為了找回這種聚焦,以 IM 為核心的釘釘這些年對群至少做了五步改造。
第一步,把效率工具帶到群里,讓人人事事時時有聚焦;
以社交為目的的群聊工具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連接,其功能的演進方向大多是想如何幫你聊得更好,平常你所接觸的大部分聊天工具都是這樣。
而像釘釘這種生來就帶有目標和任務、以做成事兒為主的工作工具,除了解決如何聊得更好的問題外,還得聚焦目標。
為了始終聚焦目標,釘釘首先做的事情是把常用的日程、待辦、項目、提醒、任務、郵箱、文檔等等效率工具直接帶到群里,讓你在群聊中就可以快速使用它們。
原本需要複雜溝通才能確定的何人、何事、何時、何地,現在都可以在群里輕鬆用此人、此事、此時、此地(特定人物、特定項目、特定日程、特定定位)來快速表達;做到哪裡了?怎麼操作的?如何分工的……都能用特定的圖表、文檔和看板來溝通……
但這還不夠。
效率工具只能聚焦在如何安排事情。要真正處理事情,還得需要專門的生產力工具。一邊到各個大型系統當中去找數據、看進度、做任務,然後回到群聊當中再溝通……
所以釘釘改造群的第二步,就是把這些複雜的軟件也帶入群。
如何帶入呢?連接器。
不需要專業團隊開發維護,也更不需要花費成百上千萬重造一個系統,只要簡單幾步的拖拉拽操作,就能打通這些應用(企業自建、第三方 SaaS、行業應用)跟釘釘之間的數據和能力。
這樣一來,我們在群聊中就能輕鬆調用這些數據和能力,不用再在群聊和企業應用之間跳來跳去。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成熟軟件系統。而且就算在大型企業當中,也還是有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非標準需求。比如一線質檢數據匯總和追溯,閱覽室圖書借還,學生作業提交,車隊庫存車輛的查詢和調用……
所以釘釘改造群的第三步,就是把這些東西也帶入群聊中。
這又如何帶入呢?一個好玩的工具——低代碼。
他可以讓任何一個不懂開發的人,無論在什麼崗位、是什麼身份,都能基於身邊的需求開發出明確可查、可用、可指代的工具。
車隊現在還有幾輛車可用?本區域燃氣安全上門到訪不遇的有哪些……這些原本說不清的東西,現在和其他的企業系統、SaaS 應用以及效率工具一起,變成群溝通中的一部分。
但這還不夠。
釘釘改造群的第四步,就是直接改造傳統群,讓以聊天為目的的「群聊」直接變成以做事兒為主的利器。
改造的主要工具就是酷應用。
不管是帶入群中的效率工具,來自企業自建的大軟件、第三方雲服務,還是由任何人通過低代碼開發出來的小工具,都可以變身為酷應用,也就是這些小組件。
在一線檢修人員手裡,群就是檢修情況匯總器;在銷售人員手裡,群就是庫存查詢、銷售報表;在 HR 手裡,群就是招聘管理器;在小組群里,群就是外賣點單器;在人事手裡,群就是出差訂票器……
到這一步,釘釘算基本完成了群的改造,甚至重新還原了現實中「合作」的本來樣貌——工具和生產資料隨着群的出現就已經出現了,人們聚在一起,只需要去協作、去創造。
不過你發現沒有,這樣的群有一個大 BUG——只能在企業內部自己跟自己玩兒。涉及到企業之間的協作,就又回到了傳統那一套,建群、瞎聊。
於是在 7.0 當中,釘釘乾脆讓群變成了一個組織,直接跨組織。
這並不是說簡單建個群,讓不同組織的人能夠在裡邊兒溝通交流,而是直接把內部群的能力都給到跨組織群。
首先,內部群可以用到的效率工具,跨組織群都可以直接使用,群跨組織的背後,也是文檔協作跨組織、會議跨組織……一切跨組織。
不止如此,企業各自軟件、系統、雲服務都可以連接到群,根據企業間合作的需要進行有效的數據互通,跨組織群中的所有人也都可以直接調用應用、查詢進度;
另外,群當中的任何人也可以使用低代碼工具製作需要的低代碼應用、甚至酷應用,讓不同企業間的合作者能以事溝通、在群場景中直接高效完成事項處理。
一般情況下,要為整個生產鏈、上下游建立這樣類似的系統幾乎不可能,因為首先得擯棄掉各企業內部原本的自建應用,然後再以數倍甚至更多的成本重建一個新系統。而釘釘的群就是以極低的成本,保證各組織繼續使用自家應用的情況下,用群的能力,把群本身變成一個靈活多變、隨時可用的系統。
到這裡,釘釘所定義的群,才真正從 1.0 變成了 2.0 。
在 1.0 的群當中,我們只是聚在一起,學習聊天、學習如何更好地聊天、找到更好的聊天工具,涉及到工作或者一塊協作,都得跳出到其他場景。但實際上,在真正的線下辦公當中,我們是把工具直接帶入到「群」當中來做事兒的,反而聊天是人類天生就具備的能力。
所以釘釘直接明確了,聊天不是目的,工具也不是目的,而把工具帶入群當中,讓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組織的任何人都能以最低的成本直接取用,隨時聚焦,達到目的……這才是群 2.0 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