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大綱
1 功能概覽:基礎的全都有
2 亮點功能:「智能推薦」連接一切
3 一個體驗問題
4 後續功能前瞻猜想

早在去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首次透露了「微信輸入法」。從4月被曝光測試到現在,經過一年多的打磨,終於在微信平台內測了!
部分安卓用戶升級到微信8.0.30後,在微信的【設置-插件】選項中可以看到「微信鍵盤」。沒有命中的朋友,可以在文末獲取內測資格哦。

1基礎的全都有

相比「搜狗鍵盤」,「微信鍵盤」遵循微信」簡單「的產品原則,功能入口更加收斂。

點開logo,共三個tab,第一個tab里都是主打功能(如下圖)


第二個是鍵盤相關管理(如下圖)


第三個是其他設置(如下圖)


整體看,圍繞信息輸出,基礎功能該有的都有。

2「智能推薦」連接一切

今天主要聊聊智能推薦這個功能。

簡單來講,智能推薦就是在輸入過程中,識別關鍵詞,推薦相應的內容(流程如下圖)。


目前官方公布支持的內容有音樂、影視、書籍、小程序、視頻號、公眾號。就不一一展示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體驗下。

除了官方給出的這幾種,還測試出了股票、表情(如下圖)等。


精力有限,如果有其他補充歡迎留言。

3一個體驗問題

使用過程中,有一個點體驗不是很好。
發送的卡片裡,音樂、書籍都是內容本身(如下圖)

「視頻」卻是豆瓣評分(如下圖)。着實不在預期之內。
又仔細研究了一下,發現產品本身其實是有相應策略的。
我們把列表放大3倍!


卡片似乎也可以跳轉相應落地頁。

但是抱歉,這倆策略並沒有很好解決前饋( Feedforward)問題。

前饋(Feedforward ):根據控制論的解釋,前饋就是儘可能在系統偏差發生之前,根據預測的信息,採取相應的措施。將前饋通道和反饋迴路耦合起來,就構成了前饋一反饋系統,這種系統能達到更好的控制效果。簡單來說,讓產品語義 =用戶預期。
一方面,音樂、書籍給出了一定的認知預期標準,視頻又打破了這個標準;另一方面,產品的表達上確實沒有表達的足夠明確;
尤其是新產品,用戶正處於」認知建立「階段,從陌生->熟悉的過程中,更需要有明確的表達。當」明確的表達「與」產品簡單「衝突時,不妨想想「產品簡單」的初衷——其實是為了信息降噪,從而讓用戶更好理解產品。」產品簡單「只是外在形式,而「更清晰和高效的認知」才是內在邏輯。

因此,最好的方式,還是能給到符合認知預期的內容,視頻本身(如騰訊視頻)。

或者明確渠道信息(如下圖,發送按鈕雖然小了一些,但這個信息強度也符合「發前還是要稍微確認下」這一社交場景),給到充分的預期。


當然,這裡不排除故意而為之的可能性——希望用戶不用過多的思考,直接用推薦的即可。

但目前來看,在內容沒有達到一定量級、且推薦沒有足夠精準的產品階段下,「直推」一定會會帶來問題。

而且用戶當下是想發影評還是想發視頻本身,這個很難界定,自主權給到用戶,或許才是更好的選擇。

4後續功能前瞻猜想

無論如何,瑕不掩瑜。「智能推薦」充分體現了微信的核心本質「連接「+」簡單」。

連接不僅僅可以是人->人,更有可能是人->場景->人。

場景有什麼?生活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等等,實在有太多想象空間。拋磚引玉,列舉兩個我認為比較高頻的場景。

地址推薦

美食推薦

這樣的功能,你有沒有心動吶?

5寫在最後

以上,畢竟還在測試階段,後台回復微信鍵盤獲取內測資格,多多提建議。

希望「微信鍵盤」能越來越好~

用「設計價值」說話

內卷高效工作

焦慮開心生活

與君共勉

-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