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對話式設計」的關注,它是一種以自然、愉快的方式設計人機對話的設計方法,包含了語音設計、交互設計、視覺設計、動效設計和文案撰寫等。旨在指導如何讓人與數字產品更順暢、更自然地對話。
本文將從介紹對話式設計再到分析其為什麼重要,並嘗試給出在界面如何設計良好的對話的一些建議。
本期提綱:
1. 對話式設計是什麼
2. 界面中的對話式設計
3. 如何在界面中設計良好的對話
4. 總結
對話式設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計算機發展的早期,在 CLI(Command-line interface 命令界面)時代,當時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開始逐步探索讓人類使用自然語言與計算機交流的方法。最早的例子之一是 1960 年代 ELIZA 程序,該程序利用預設文本,去模擬真人對話的場景,與用戶進行交流,希望通過模擬與心理治療師的對話,治療用戶的心理疾病。
研究過程中,工作人員驚訝地發現用戶在逐漸對這個程序產生了情感上的依賴,偶爾會忘記他們正在與計算機對話。➊
儘管 ELIZA 並不能真正地理解用戶,只能通過檢索關鍵詞並輸出預設內容,但 ELIZA 仍然是對話式設計中的里程碑,因為它是人們第一次嘗試與數字產品進行對話式的交互。



對話行為通常是指使用相互理解的語言、動作、符號將意義從一個實體或群體傳達給另一個對象的行為。相較於在語音交互中,人們只需要使用自然語言與機器進行交流,就可以完成目標。
常規意義上,圖形化界面通常由桌面、窗口(單一或多文件界面、標籤)、菜單、圖標、按鈕等組成。用戶通常需要瀏覽屏幕,並理解界面中的影像、描述、層級結構、操作指引再通過相應的交互行為完成目標,這使得人與數字產品中的交流變得機械且容易產生誤會。


在生活中,人們的對話往往會集中在一個「主題」中進行着重討論。在界面設計中理應如此,所以在開始設計之前,不妨先思考當下什麼對於用戶來說是最重要的,確保每個界面都有相應的重點。這決定了用戶獲取信息的迫切度與順序,以及界面中的信息層級的排布。
例如在 iOS 的與好友共享照片的新手引導頁面中,設計師按照信息的優先級,利用強調、對比等設計手法區分界面中的重點與非重點,確保用戶能快速獲取到所需要的信息。當然我們都知道用戶有可能不會按照順序進行閱讀,所以標題與按鈕上的文案同樣需要清晰地突出重點。

人們在口語交流時常使用簡寫或者代稱,默認對方會在對話中自動補全那些句子之間的「潛台詞」,所以在設計界面時,設計師需要推斷用戶的目的以及使用場景,利用上下文聯繫,補充這些「不言而喻」,營造對話的環境且幫助用戶提升潛在效率。
當用戶使用地圖工具時,Apple Map 和 Google Map 均顯示這家餐廳目前已經關門,將明天中午 12 點開門營業。但考慮到用戶可能不是立即前往該目的地,而是希望在將來的某個時間在這個特定地點吃飯。Google 通過向用戶顯示該飯店下次開門的時間來更好地對此進行優化。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如果用戶隨後選擇導航到該目的地,Google 會在出發前主動提示該目的地已關閉。以及會通知用戶該地點目前在營業,但可能在到達時關閉。➍
大多數用戶更喜歡被告知信息並判斷所帶來的結果是否符合預期,而不僅僅是信息本身。利用上下文的聯繫提供預期,這有助於用戶更好地進行決策。當然在此過程保持對話的重點也同樣重要,確保用戶能夠獲得他們需要的信息,且不被其餘信息所干擾。



在界面中依然如此,同一時間內用戶可處理的信息是有限的。提供過量信息反而會干擾用戶的判斷。讓我們來看下面的案例:儘管標題清晰講述了「iPhone 需要降溫」。但在描述中不僅試圖詳細地告訴用戶手機是因為被陽光直射或使用過度而導致發熱。還給出了建議溫度下降後才可以繼續使用,以及重點突出了「若有需要可以撥打緊急電話」。
設計師的本意是儘可能地提供詳細的信息幫助用戶理解界面中的內容,但信息冗餘,反而降低了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並且回顧界面所突出的紅色按鈕:此時用戶目的是為了撥打緊急電話嗎?不,是等待溫度下降後繼續使用 iPhone。



良好的對話設計需要了解你的用戶,在 Microsoft Design 所發布的 Outlook 的新設計中,通過可自定義的主題選項、使用帶有富有表現力的 3D 表情符號,調整寬敞、舒適或緊湊的顯示方式,讓 Outlook 成為用戶所屬。
所以,記住用戶的喜好,就像是記住你的朋友的喜好一樣。提供的選項應該使用戶能夠以自己的喜好的方式安排。設計的目標應該是提供靈活性的支持,讓用戶享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➎

➊ 維基百科
➋ Google Assistant
➌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
➍ Apple Maps vs Google Maps
➎ Microsoft Design:Designing a New Outlook Experience

我要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