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我是V姐。
1、跨地區流動人員不再查核酸和健康碼,不再落地檢。2、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也就是說人員基本可以自由流動了,陽性也不用拉走了,這下屬實真正的「共存」了。
新十條出來後,上證指數直線拉升,然後下午又迅速回落。
前期一片悲觀的時候,出來利好,市場往往跟打了雞血一樣下注。現在關於放開的靴子已經基本落地,力度比想的大,速度比想的快,所以後面這個預期沒什麼可炒的了。比如今天的回落,就是被下午公布的11月對外貿易數據拉下來的。
經濟目前肯定是不咋地的,好消息是一些地方已經開始行動了,我還是願意相信中國經濟的韌性。
今天的政治局會議,跟7月份的相比,主題和基調都有所改變。表述也從【堅持動態清零】變成【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7月的通稿沒有提及增長,只說穩就業穩物價,力爭最好結果。12月的通稿,要求【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參考今年3月兩會的目標,是5.5%,還是基於21年的高基數。現在基於今年的基數,明年至少要有5.5%才算合理。7月的原話是【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一種是政府不再提房住不炒,是基於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實在大,樓市再不行,上下游影響太大了,後續會繼續出台針對性的貨幣政策來幫助樓市回暖。另外一種就是金融十六條,救房企三支箭已經應出盡出,目前不提樓市,是需要觀望一下效果,不再出新政刺激,防止油門踩到過熱。以上兩種,無論哪一種,樓市預期最壞的時候基本過去了。如果是剛需,或者一線城市的朋友,可以考慮房子看起來。雖然整體上仍然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貨幣政策從表述看,會有一定程度的收緊,上一次是說【要靈活適度】。這次變成了【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而且刪除了【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財政上依然積極,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意思是錢給到位,還要加快落地,產生實際GDP,不要跟那玩左手倒右手的遊戲,沒錯,說的就是城投。這次還進一步突出了安全需求,上來強調所有政策的基調是【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細化是【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強自立】。所以自主可控相關板塊接着奏樂接着舞,明年還會被反覆炒。政治局會議基本給明年上半年定了調,還有一些不明確的政策,比如關於房子,我們等本月的中央經濟會議再看。最近這幾天,我各個群的朋友都在討論放開後的準備工作。
大部分群的朋友,都是這樣的:
這輪廣州的疫情,官方的數據是16萬感染,4例重症,0死亡。
如果廣州這個情況確實如此,那麼總有可以借鑑的地方,對於放開後的情況,或許可以再樂觀一些。歡迎廣州朋友給我留言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