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轉載自冷杉故事(ID:fhzkfirstory)

原標題:「轉讓網戀對象,年齡20歲,非常缺愛」

文×白白

編輯× 雪梨王

如果給虛擬世界裡的愛情明碼標價,它值多少錢?一頓飯,一杯奶茶,還是一個520紅包?

對盧浩來說,愛情不重要,對方是男是女長得什麼樣通通不重要,但這頓飯、這杯奶茶以及逢年過節的紅包足夠重要——畢竟他只想找個網戀對象包養他。等到對方沒有利用價值了,盧浩就會把TA們轉手賣掉。

上個月,他就賣出了一個:「年齡20歲,非常缺愛,非常舔,相處好的話,她會給你點外賣、送奶茶,節日還有大禮包」。

在這個廉價的網戀市場上,不只有盧浩,還有大把想要利用網戀掙錢的人。他們或轉賣網戀對象送的禮物,或成了專門幫人跑腿的「職業網絡奔現師」。至於愛情,誰在乎呢,畢竟在他們看來,「在網絡上建立的信任,本來就是很廉價的,還講什麼真誠與虛偽」。

盧浩有兩種身份,兩種完全不同的身份。

在現實里,他是一家川菜小館的廚工。每天就是做些洗菜、切菜、清洗灶具之類的雜活,月薪2200元,包吃住,不想談戀愛也沒女朋友。下班後,這個19歲的男生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泡在手機上。他對時政、社會新聞,甚至當下的疫情都沒興趣,只關注遊戲、交友軟件以及逛二手平台。

在網絡世界中,他是一名「青年創業者」,會對陌生網友吹牛逼說自己正研究如何用新技術改變世界。如果網友是女孩,那他就搖身一變成「傲嬌少爺」,坐等對方愛上自己。

後一個盧浩總被人看上。那些網戀女孩(也可能是男孩)對他死心塌地,似乎沒有他,就要過不下去了——至少盧浩是這麼覺得。「我平時吃的外賣,好多都是網友點的。」盧浩說,不管是奶茶、可樂、檸檬水,還是包子、拉麵、麻辣燙,自己幾乎沒花過什麼錢。

逢年過節時,他還會收到52.1元、131.4元這樣的紅包。他毫不避諱地將轉款記錄發到朋友圈,接受一些人的奉承。對於這種虛擬感情的維繫,盧浩沒時間去經營,他會用更短的時間和更虛偽的情話,迅速開始或結束這段網絡中的廉價感情。

「熱戀」中的盧浩,管對方叫「老婆」或「寶寶」,對方稱他「老公」「哥哥」。不會有人提出線下見面,甚至不會視頻聊天——這是彼此之間的默契。如果哪天不喜歡了,盧浩一轉手,網戀對象就被掛上了二手平台轉賣。每賣出一單,盧浩還能賺個幾百元。被「賣掉」的人似乎也不在意,他(她)們只想要一個可以寵溺的人,在二次元空間裡繼續組CP。

網戀情侶的日常。

「這就是年輕人呀。我就想網戀,網戀多好,不用暴露自己、不用費心費力、不用互相吵架,更不用想着為未來負責。」面對外界質疑,盧浩滿不在乎。當他把愛情變成明碼標價後,只需要幾張廉價的精修側顏照片,便能建立「他的國」。

01

愛上我,賣掉你

盧浩身高一米八,體重65公斤多一點。他不近視,暫時也沒掉頭髮,五官屬於中等偏上那種,乍一看氣質上有點兒像Tony老師。

對於自己的外形,盧浩很自信,雖然也有人覺得他看起來弱不禁風。幾乎每天,他都要在社交平台發自拍——有時正臉,有時側臉,有時故意把上衣掀開,露出沒有腹肌的小肚子。

自信的盧浩沒讀過高中,初中畢業後上了中專,學的是「汽車營銷與服務」。畢業後,在一家知名汽車4S店幹過一段時間,由於業績不佳,經常連房租都交不起。後來,盧浩的父親托人將兒子送進一家川菜小館學廚,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長。盧浩知道家人是對的,但他根本學不進去,一心撲在手機上。

在虛擬世界中,盧浩迷上了打遊戲和網戀。談完「戀愛」,再轉手把網戀對象賣掉。

他的網戀對象大多來自遊戲平台。其中幾乎沒有超過20歲的,很多是高中生、中專生,或早早離開校園的年輕打工人。在遊戲中遇到聊得來的人後,盧浩會私下添加對方,先試探對方在現實中是否有伴侶、網絡上是不是有CP。

如果對方完全不接招,他會立馬放棄。但凡有一點可能,就見縫插針地開始一整串行動——噓寒問暖表達關心,去女孩朋友圈瘋狂點讚,最後發些自己精修過的照片。

「基本上沒有拿不下的。」盧浩就是這麼自信。當兩人關係越來越近,基本可以確定戀愛關係時,他會告訴對方,為了不打擾彼此的現實生活,永不見面、永不視頻。

「不要笑話我,遊戲中很多人就是奔着網戀來的。」盧浩說。他發現,這其中,不少人存在某方面的情感缺陷——有人在現實中不懂社交、有人存在某方面殘疾、有人經常性被甩,還有人對自己的身高、相貌都沒自信。來自現實中的挫敗感,使得他們更容易將感情寄託到虛擬世界中。

盧浩也享受這種「感情」,他自稱「沒錢、沒背景」,「家人之前給介紹個女孩,光彩禮就要20萬,我們哪出得起。我早就看開了,沒錢就沒一切。」另一方面,他非常清楚,所謂「網戀」都是假的,大家只是各取所需罷了——有人想被愛,有人想愛別人,還有人試圖找到真愛。

至於盧浩,他的目標簡單且直接,就是找網戀對象「吃軟飯」。

為了讓對方愛上自己,他會把精修過的照片發過去,會用「氣泡音」給對方說早安、午安、晚安——這是一種充分放鬆喉頭後的發聲,被認為慵懶且性感。有時,他也會在睡前和對方煲電話粥,但從來不視頻。

想要「吃軟飯」,光靠聊天顯然不夠。盧浩清楚這一點。偶爾,他也會通過外賣平台,給對方訂一束鮮花或點個外賣。對方被「過度關心」後,往往會加倍示好。

交往時間越長,盧浩收禮物越多,紅包也越來越大。520元、1314元,甚至5200元的紅包他都收到過。也有人會送那些分不清真假的「古馳」錢包、「愛馬仕」腰帶和「滿綠」的翡翠掛件。而當盧浩提出的要求不能被滿足時,他就拿出PUA的架勢,說對方摳門,不捨得為感情付出,再伺機將其掛在二手平台或社交群賣掉。

網戀對象的轉賬。

上個月,他在社交群就賣了一個:「轉讓網絡對象,年齡20歲,非常缺愛,非常舔,相處好的話,她會給你點外賣、送奶茶,節日還有大禮包。」

有人來諮詢時,盧浩會把他和「女友」的聊天記錄發一部分給對方。這麼做,是讓買家先熟悉下說話風格和語氣。這個「非常缺愛」的網絡對象最終被買家以320元的價格買下。盧浩便把與「女友」聊天的社交賬號、密碼,整體移交出去。

新人接手後,先簡單聊了幾句,然後很「實在」地表明了身份,說自己是新買家。對象怒回,說自己不是商品,然後將其拉黑。

遇到這種情況,盧浩也沒辦法:「退錢是不可能的,誰讓他沒有魅力?」盧浩自稱這一年多,已經賣了幾十個網友,價格在200元-800元之間。從他這兒轉手出去的網戀對象,絕大部分和買家相處很好。他也靠着這些轉賣費用和「新人」投喂,維持着自己每月四五千元的開銷。而他的日常開銷,主要是打遊戲、買衣服,以及給其他網友買東西。

「愛上我,賣掉你!不這樣干,我早餓死了。」盧浩坦承,自己就是被網戀對象包養了。

但他說自己其實也曾經是個受害者。那是兩年前的事了。盧浩打遊戲時遇到了一個女孩,他一度認為對方很愛自己,每天對其噓寒問暖,時不時還給她點外賣、送小禮物。「她只要叫我哥哥,讓(我)幹啥就幹啥。」盧浩說,直到有一天,「女友」想要一件2000多元的風衣,他沒錢買,很快,盧浩被對方轉賣了。

被轉賣時,對方給他貼的標籤是「打遊戲非常6,嚴重缺愛,叫聲哥哥讓死都行」。

盧浩覺得受到羞辱。他不甘心,用「小號」再去釣這個女孩,並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新一輪「釣魚式」投餵。沒多久,對方用同樣套路,差點又將他賣掉了。這時,盧浩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後來,他在一些社交、遊戲平台上發現,這種利用「網戀」之名先投餵、再轉賣的事情比比皆是。

但他沒有去揭穿或舉報,而是「照貓畫虎」單幹起來,並發現不少「同行」。

轉讓網戀對象的廣告。

深耕這個圈子後,盧浩發現,還有人搞批量轉讓,廣告文案寫着:「轉讓網戀對象,一共6個,年齡19-25歲,非常非常舔,享受節假日紅包、日常投餵。可以六個一起打包,單出也可以,非誠勿擾。」或許由於覺得這種「轉賣」不太道德,現在在二手平台,已很難再搜到此類信息。目前,「盧浩們」更多是在社交群里活動。

02

「舔狗」的二手市場

這是一個近百人的社交群,裡面多是年輕人。他們交流的話題很集中,主要是展示網友送了什麼禮物,以及把這些禮物轉賣了多少錢。在二手平台中,這種由網戀產生的禮物饋贈,早已被明碼標價。業界稱之「舔狗二手市場」。

盧浩有個網友叫孔羽,20歲。通過遊戲平台認識個女孩後,兩人聊得異常火熱,很快便以「老公」「老婆」相稱。兩人交往的細節全部展現在社交平台上。對外,他們經常官宣對方只屬於自己。為了表忠心,不管對方發了什麼朋友圈,都得第一個點讚、評論、轉發。這樣「高調戀愛」幾天後,孔羽自稱手機出了些小問題,網絡運行有些卡,有時會耽誤和女友聊天。

他沒想到的是,一天早上他剛睡醒,「女友」直接發來一款手機的訂單信息,是專門為他買的新手機。這是一部價值4000多元的國產手機,孔羽雖然不喜歡,但他還是說了「謝謝老婆」。沒幾天,他簽收了這份禮物。

拿到新手機的孔羽,先在社交平台秀了恩愛,隨手便以2000元的價格掛到二手平台:「轉讓手機,網戀對象送的,99新,奈何我更喜歡蘋果。」

這台手機很快被拍走。他告訴「女友」,手機不小心丟了。

看對方沒生氣,他就隔三差五找理由索要禮物,不管生日、情人節,還是相戀三個月紀念日,他都要多次暗示。收到禮物後,再轉手掛到二手平台,等別人來購買。

而孔羽為女友做的,就是日常點奶茶,每天哄睡,很少送貴重禮物,女友似乎也不在意。「她只需要我這樣一個人就可以,和養寵物差不多。」孔羽覺得。也因此,對於轉賣禮物這事,他一點兒不內疚。

幾天前,群里有人發言,稱自己把網戀女友送的聯想電腦出手了,只賣了880元。有其他群友說賣便宜了。「反正也是送的,無所謂啦。」賣家挺容易滿足。

手機、電腦這些,在二手網絡交易屬於大件商品。更多人轉賣的是相對低廉的禮物。

賣掉網戀對象的禮物。

「轉讓網戀對象送的自行車頭盔,一次沒戴過,全新當二手賣。原價299,現99出。我根本不喜歡騎自行車。」

「轉一雙網戀女友送的白色籃球鞋,我更喜歡黑色。」

「網友送我一條皮帶,原價419元,我用不上,152元出。」

當然,有男孩轉賣女孩送的禮物,就有女孩賣掉男孩送的東西。

一個女孩發帖說:「轉網戀對象送的LV包包,雖然很貴,但不適合我這個年紀,想要的可以直接拍。發票什麼的都有,專櫃能驗真假。」

有女孩稱:「轉讓網戀男友送的電子書,我更愛打遊戲。」「轉讓網戀對象送的小裙子,我謊報三圍了,根本穿不上。」

還有一種人,本來買好了禮物要送人,由於種種原因也要轉賣。

賣掉送給網戀對象的電腦。

黑龍江佳木斯有人要轉讓一個電腦鍵盤,他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本來相信愛情了,買個鍵盤和人網戀,結果沒到一周就被甩了……鍵盤幾乎沒用,包裝都在,現低價轉讓,讓往事隨風吧。」

但實際上,所謂轉讓網戀物品只是噱頭,大多只是一種營銷文案。比如,有人打着網戀禮物名義,不僅賣蜘蛛、蜥蜴、保溫杯,還賣按摩椅、水龍頭和雅思課。

「這怎麼可能是網戀對象送的,一看就是營銷嘛。」孔羽說,但年輕人容易信這個。相應的,一些「網戀秘籍」也暢銷起來。秘籍作者多是像盧浩、孔羽這樣的人,主要教授大家如何在網戀中獲利。一本秘籍目前能賣到200元左右,「適用於大多數男生和女生」。

另一種在網戀市場中暢銷的服務是修圖和製作短視頻——畢竟,要在網戀對象面前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總需要下點兒功夫。根據目前的市場價,商家每精修一張圖片收費5塊錢,編輯簡單的短視頻,一分鐘之內是50元。

總有人願意花這種錢的。在一張張精美的圖片和一幀幀頗具文藝范兒的鏡頭下,甜美之極,歲月靜好,誰還會在乎虛擬感情帶來的真真假假呢?對於真假,孔羽早就不在乎了,「大家在網絡上建立的信任,本來就是很廉價的,還講什麼真誠與虛偽。」

03

你網戀,我奔現

金強也和孔羽在同一個社交群里。他在遊戲中認識了一個女孩,這幾天,兩人聊得熱火朝天,並很快確定了網戀關係。原本,他和孔羽、盧浩一樣,都是吃網戀這碗飯的,也都默契地遵守着不和網戀對象線下約會的規矩。

但遇到這個對象後,由於女孩出手闊綽,金強產生了與她奔現的想法。

「奔現」,通俗點兒說,就是網友在線下見面。可金強知道奔現是有風險的——對方照片萬一和本人出入太大怎麼辦?身材也沒短視頻那麼好怎麼辦?使用了變聲軟件怎麼辦?他把這些「風險」發到群里後,有人向他推薦了「網絡奔現師」。這是個在網戀市場中興起來的新職業,主要替想要奔現的男男女女,去看看對方的長相、氣質和性別。

前兩年,這個職業一般由外賣小哥或跑腿來代替,但隨着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很多電商和二手平台上,出現了職業網絡奔現師。

找到鏈接後,金強趕緊下了單,對方說能提供兩種服務。第一種是,不奔現只做分析。具體就是將兩人的聊天記錄、照片、視頻發過去,商家根據這些信息,去研判對方是否騙人,收費一般不超百元。有的奔現師,還要求將對方生辰八字發過來,然後通過算命,看看兩人是否相剋。第二種,也是奔現師做得最多的業務——替人奔現。金強告訴商家,自己需要奔現,就想知道對方是不是照片中的那樣。

網戀奔現師,還有算命業務。

他下單的這個奔現師收費99元。由於他和金強同在一個城市,不用另收差旅費。

付錢後,金強和奔現師加了微信。對方讓他以送禮物的名義,要到對方地址,然後再冒充跑腿,將禮物送到對方手裡。出發前,除了帶兩部手機準備拍照外,奔現師還攜帶了視頻偷拍設備。

整個過程很順利,他很快拍到了那個女孩的影像。金強收到「貨」後,覺得和網上形象差異很大,找藉口說兩人不合適,並馬上將對方拉黑。「我是用最低成本來止損。」金強說,如果線下見面,即便不滿意也得請人家吃頓飯:「那時花費就不止99元了。」

在金強的網戀觀中,這種感情是廉價的,無需浪費時間。

有了這次經歷後,金強說自己都想兼職做奔現師了。在這個圈子中,奔現師們打出的廣告語總是五花八門:「你不想見的人,或是你想見的人,或者是你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見的人,我都可以幫你拍照和把關,各種角色都能演,具體要求可以私聊。」

網戀奔現師的廣告。

「網絡奔現,你網戀,我奔現,任何時間,地點僅限京津,300元一面。良心代見,拒絕有任何肢體接觸,長得醜我幫你分(手),誠心經營,本職工作時間可控,業餘時間為你服務,我真心待你,你的愛情我為你保駕」。

他們的收費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做得好的人,每月平均能接六七單,做不好的話,經常幾月開不了一單。一個網名為李漂亮的奔現師透露,「本地見面,三四百算是高價了。」買家的目的也五花八門,有人花錢是猶豫是否見面,有人是想看看對方長相,然後考慮是否值得為其買禮物。

雖然從事這份工作,37歲的李漂亮還是覺得替人奔現挺滑稽的。

「花錢找我們的多是年輕人,像我這個年紀的很少會搞這些。」李漂亮覺得,如果真是靈魂伴侶,何必在意那些外在條件呢?入行一年多來,買家一般要求他去看對方長相和性別,而照片與本人不符的情況,是最為常見的。

李漂亮遇到比較誇張的一次是,有個男孩說是交了個女網友,對方總找他借錢,理由不是父親生病,就是母親住院。因為女孩照片太美了,男孩忍不住想要奔現,卻又擔心對方是騙子。他花錢找李漂亮去見了這位網友後才得知,所謂女網友是一個在中檔小區當保安的中年男人。知道真相後,男孩給李漂亮發了四個字——令人作嘔。

偶爾,李漂亮還會遇到特別小氣的男孩。比如,想看看對方什麼樣子,卻不捨得花錢買禮物。遇到這種情況,他只能根據其提供的信息,到女孩所在位置進行蹲點,然後進行打聽、偷拍等一系列活動,搞得像私家偵探。

在李漂亮看來,這個行業談不上好壞,「但總比騙要好,也能幫人避免一些麻煩。」

見多了形形色色的網絡戀情,李漂亮早就接受了年輕人的社交習慣和更多元的價值觀。但他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網戀雖然熱烈、快速、自由,但也讓美好的愛情變得廉價了。」

(應訪者要求,文中涉及到的姓名為化名或網名)

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著作權歸屬鳳凰周刊冷杉故事,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冷杉故事】,

點擊以下鏈接,觀看更多冷杉故事熱門文章:

關注冷杉故事,閱讀值得被看見的故事。



·一 周 熱 點 回 顧·




愛情不可換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