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至年底,進入12月之後,聖誕的氣息就漸漸濃郁起來了。各家品牌也開始按照慣例,推出成系列的聖誕新品,沾一沾節日的光。
近日,瑞幸乘着聖誕的氛圍,推出了四款主題新品。有融入全新奶油曲奇風味的「叮叮噹生椰拿鐵」;濃醇espresso加上榛子堅果香的「太妃榛香厚乳拿鐵」;飽含草莓香氣和彩色馬卡龍粒的「聖誕甜心厚乳拿鐵」;以及可可味香濃又治癒的「聖誕可可生椰拿鐵」。
這一幅其樂融融的模樣,讓人幾乎忘記了瑞幸咖啡不久前經歷過一次生死劫。

2017年正式運營第一家門店後,僅僅用了18個月就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創下了史上最快在美國上市中概企業的記錄。
彼時瑞幸融資16億美元,市值高達50億美元,並在短短8個月後飛升至126億美元。
2020年2月,美國著名做空機構渾水公布了一篇關於瑞幸咖啡虛增收入、虛增費用的報告,包含了詳細齊全的信息和證據,洋洋灑灑長達89頁,給了瑞幸狠狠的當頭一棒。
隨後瑞幸的股價像瀑布一樣下墜,跌幅達到8成以上,並在納斯達克退市,轉入非主流的粉單交易市場,最後還被美國證監會罰款1.8億美元。
回顧瑞幸的過山車經歷,箇中最大的因素就是急功近利。
瑞幸的品牌打法不同於傳統咖啡連鎖品牌,而是帶着強烈的互聯網風格。先是大規模燒錢造勢,以低成本小店迅速擴張,不求一時的盈利,而是藉助暴增的規模上市,大額融資後繼續擴張,最後再圖盈利。
雖然爭議不斷,但瑞幸樹立品牌的策略是成功的,問題成在於上市之後,業績有了更大的壓力,想呈現出更好的漲勢,於是在短視下做出了造假行為。
風波過後,大眾原本以為瑞幸會就此隕落,沒想到這個品牌居然起死回生了。
從2020年7月退市進入粉單市場開始,瑞幸咖啡上漲了超過15倍。與之同時,瑞幸的業績也在增長,營收不斷擴大,據相關報道在今年5月更是實現了集團整體的盈利。

從品牌營銷的角度,首先是瑞幸咖啡的基本盤沒有受到嚴重損害。
飲食行業,品牌最大的命門是食品安全,這一點出大錯,基本可以宣告品牌的終結。而瑞幸風波的起因是財務造假,無關食品安全,所以消費者不至於完全拋棄。
當時的一個現象就說明了這一點,許多拿着優惠券的人怕瑞幸倒閉,紛紛去門店買咖啡,這確實給瑞幸注入了不少現金流,如果瑞幸問題出在食品安全,人們肯定不敢去消費的。
好產品是好品牌的基礎。瑞幸的咖啡此前被不少人吐槽難喝,而在落難之後,瑞幸顯然加大了產品的開發,最終成就了生椰拿鐵這一爆品。
今年4月,瑞幸推出的新品生椰拿鐵,由於突出的椰香和絲滑的口感,迅速捕獲了許多顧客,乃至於出圈讓更多人知曉了瑞幸。
生椰拿鐵可以說是瑞幸第一個市場爆款,上線一個月銷量超50萬杯,到6月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瑞幸內部人士透露,包括拿鐵在內的生椰系列,確實加速了瑞幸實現盈利的進程。
甚至瑞幸CMO楊飛都在朋友圈調侃「公司已經打算組團去海南摘椰子了」。
5月,瑞幸推出了新推薦官利路修——在《創造營2021》中因「始終不想營業、一心只盼下班」的形象而迅速走紅的新星。這位明星成天「盼着下班」的心理,很大程度上和廣大打工人達成了共鳴,而該群體正是瑞幸的目標客戶。
瑞幸的營銷發力還體現在社群,從去年4月開始大力覆蓋,短短三個月時間微信社群數量超過9100個,彼時數據顯示,社群的優惠券核銷率超過40%,每個社群日均訂單量超4杯。
至今,社群營銷已經成為瑞幸的又一經典案例,而瑞幸的微信小程序,更是替代了此前的APP,成為主要的下單平台。

疫情發生以來,由於瑞幸主打的不是線下社交空間,而是即提即走的外賣式銷售,所以並未受到多大的衝擊,這幫助瑞幸積累了足夠的元氣。但想要進一步復甦,瑞幸還得注意幾個方面。
最初瑞幸的咖啡產品只有即飲咖啡,隨着品牌發展逐漸推出了掛耳咖啡和精品速溶咖啡。這是在咖啡領域裡的多元化,可以幫助瑞幸拓展產品的消費場景,融入顧客生活的方方面面。
然而產品的設計和質量,瑞幸還需要再考究一下。以瑞幸的精品速溶咖啡為例,瑞幸的其中一款產品是「花漾特調即溶咖啡」,視覺上以混搭彩色為主,比起三頓半的視覺設計,可以說差距頗大,精品感打了折扣。
細節見魔鬼,瑞幸的產品想要站穩腳跟乃至再次出圈,必須打磨好產品的細節。
瑞幸曾在2019年推出新茶飲品牌「小鹿茶」,在發布會上高調宣稱為戰略。如今兩年過去了,小鹿茶跑出自己的道路了嗎?
從手機app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目前在小米應用商店,小鹿茶的下載量是135萬,而瑞幸咖啡的下載量則是7147萬,兩者相差巨大。
而在app裡面,小鹿茶的點單頁面和瑞幸咖啡完全一樣,產品並沒有區分開。再加上,小鹿茶的加盟模式不被看好,甚至被詬病為割韭菜。這種種跡象,大致可以說明小鹿茶已經失敗了。
在新茶飲行業內卷的背景下,小鹿茶重生的可能微乎其微,那麼作為瑞幸咖啡的附屬,全力聚集於瑞幸品牌,或許是一個條可行的路徑。
最近兩年,咖啡成為最熱門的賽道之一,相關融資達到50起。快消式咖啡領域的三頓半、時萃secre、永璞咖啡,新興線下品牌如Manner,都受到了資本的青睞,其中不乏高瓴資本、今日資本、美團、字節跳動等大鱷。
其中最為對標瑞幸的當屬Manner,小微店面,拿鐵15元一杯,自帶杯子還能減5元,這種便利性和性價比,正是瑞幸此前主打的標籤。如今的Manner,手握淡馬錫、美團龍珠、字節跳動三輪投資的數億美元,很可能將成為瑞幸的強力對手。
然而瑞幸依然有着先發優勢,4000家以上的門店,是瑞幸此前擴張打下的基礎。線下的物理位置終究是有限的,之前的好位置瑞幸已經占得先機,未來要緊密關注Manner的開店策略,依此做出自身的調整。
總之,如今的瑞幸已經度過了生死關頭,在新形勢下,作為一個尚有積累的品牌,如何再次進擊,是瑞幸的下一個重要課題。
歡迎加入專業營銷群
免費領取營銷乾貨
❶ 奧美廣告培訓手冊
❷ 135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❸ 6000套廣告提案
❹結交500位優秀營銷人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