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今天第三次集中賣地,也是年底終戰。
先看前兩次。
5.13,深圳第一次集中賣地,6塊地,土地面積約36.19萬平米,建築面積約91.01萬平米。起拍價105.76億,收金138.44億,整體溢價率31%。除安居集團零溢價外,其它均是45%溢價率。彼時,民企不但都有參與而且還是主力,龍光拿下兩塊,佳兆業拿下一塊。
9.28,深圳經中止一次的第二批集中賣地開始,也是土拍新規後的第一次,大幅增加到22塊地,土地面積約83.38萬平米,建築面積約279.92萬平米,起拍價約421.98億元,最後收金456.76億(流拍1塊),整體溢價率大幅下跌到8.2%。這次是在土拍新規之後,而且市場形勢陡變,民企集體躺倒是最大的特徵。21宗賣掉的宅地,國家隊拿走了17宗,占比超過8成。不要說佳兆業、龍光不參與了,像萬科、龍湖這些負債率極其穩健的房企也都不見身影。
今天第三次土拍,11塊地(包括第二次拍地時流拍的一塊),土地面積約38.07萬平米,建築面積約191.32萬平米。起拍價大約352億,最終收金368.37億,整體溢價率大約只有4.7%,在第二次土拍溢價率的基礎上繼續下跌。
由於這次是終戰,所以,深圳全年的土地出讓金也已經出爐:共成交建築面積約562萬平方米,總成交價大約963.57億,小1000億,和2020年大體上持平。
具體成交看公號「買房之前」這個圖,做的很細了。
怎麼看這第三次的土拍?
第一,這次沒有出現流拍,原因有很多,我認為主要是這次賣的地少一些,土拍規則有適度放寬,國家隊還在積極兜底,以及,關鍵是地塊的質素普遍都很好。
比如像土拍規則,我們之前說過,一定會調整,不調整企業都沒法參與,賺不到錢。這次最主要的調整是將競配建指標由「全年期自持租賃住房」調整為「可售公共住房」。這個變化,對企業而言是一個改善。另外,像寶中、赤灣、前海,這些土地的質素都非常好,企業的興趣會高一些,而像說明深汕合作區就沒有了。
第二,從參與方來看,沒變的還是沒變,國家隊在兜底,民營上市房企全撤退。
11塊地,深鐵拿走了5宗,深業+鹽田安居聯合體拿走1宗,深物業拿走1宗,深業拿走1宗,深港科創拿走1宗,鴻榮源、星河各拿1宗。民企2家,都是非上市房企。在第一次土地出讓里的佳兆業、龍光,再不出現了。上市房企非國家隊也不出現,萬科連續兩次缺席,其它的也都隔着屏幕刷新聞。
實際上情緒是比較差的,尤其是深圳地鐵1家拿5塊地,我認為恰恰反襯的是信心差。至於有人說這不有鴻榮源、星河參與嘛,我們下面說,我認為有特殊性。總的來說,上市房企現在還處在爆雷的中繼過程中,過了今天不知道明天。有錢的萬科也在「節衣縮食」,搞戰備,一是沒錢玩,二是不敢玩,很多地算不過來賬。最終,從溢價率來看,節節下滑,第二次溢價率是7%,第三次不到5%,7塊地都是底價,也說明了這一點。能露面來拿地的,就已經很厲害了。
第三,深鐵咋付地價?
萬科大股東深圳地鐵和萬科形成了鮮明反差——我形容是「大手大腳」的深鐵和「節衣縮食」的萬科,萬科和第二次土拍一樣,銷聲匿跡,而深鐵一家包攬了5宗地,花了178.51億。惹得大家一片驚呼:深鐵YYDS。
錘子。
賬面上看,深圳地鐵根本付不起這個地價。
界面新聞今年5月的一份調查指出,深圳地鐵2020年營收208.28億,淨利111億(這已經是中國最賺錢的地鐵公司了),這5塊地的總地價相當於去年營收的86%。
按正常理解,深鐵絕對不應該拿這麼多地,也不可能付得起這個錢。眾所周知,深圳土地部門收地價,多年來那都是很嚴格,不會有什麼大的讓步空間。也許是政府有給到深鐵更多的補助,沒有表現在上面的報表里。也許,深圳地鐵出面買地,然後和萬科一起做?這兒子現在有的是錢,178億的地價不到他持有現金的10%。但是萬科不參與已經說明了態度,似乎也不太成立。
總之我不知道他這筆錢怎麼付,有知道的請在後台告我知道。我傾向於認為,還是之前的看法,這不是國家隊在趁機擴大市場份額,因為他們很可能不是基於市場邏輯來拿的地。具體是什麼,咱也不知道。
第四,鴻榮源拿地是個特殊。
從地塊來看,我認為鴻榮源拿的寶中那塊地,無疑是最好的,也是深圳這些年來賣的罕見的一塊寶地。前面是歡樂港灣,後面是壹方城。比前海的地塊都要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寶中的住宅更稀缺,前海的宅地雖然也很好,但是都陸陸續續有很多住宅用地放出來,稀缺性不會像寶中這樣強。
這塊地的住宅不多,只有2萬來平米,限價限到令人咋舌的8.55萬/平米,加上精裝6000塊也才9.35w,低過周邊的市場指導價——熙龍灣1-2期指導價10.08萬/㎡。現在的壹方中心,都要15萬+,等這塊地出來,那就是「第二個深業中城」。所以,對於後台的同學們,這個項目可以先收起來,等個1-2年去打新。中不中是另一回事,反正得參與,萬一搖中了呢。(另外光明的幾個盤,加上精裝預計還是會在5萬左右,對於現在光明的新盤來說,不是好事情,但對於未來打光明的剛需來說,很有利,快點攢錢吧。)
但是如果據此認為這是民企入市了,我認為不對。作為深耕寶中多年的寶安王,我非常有理由相信,寶中這次賣的這塊地,鴻榮源一定是盯了很多年了,無論如何他都會拿。至於業態、價格,這些都是可以變通的。而且,鴻榮源的態度也非常明顯,就像男人逛超市一樣,11塊地裡面他就直奔着那塊地去,其它的連看都不看。
不過,從鴻榮源、星河的動作來看,現在反而是這些平常不顯山不露水的不上市房企,開始顯現功力了。經歷過2007-2008的擴張,深圳有些本土房企是龜縮戰略,盤在深圳和周邊,多年來悄悄的猛吞舊改,降低負債。反而躲過了國家這一波對上市房企的巨大打擊,不能不說是個lucky boy。
總之,第三次拍地,改變的少。要是想調動市場的積極性,土拍的政策需要試探進一步變寬。當然,更重要的阻礙在於,如果市場的成交量還是今天這副樣子,市場類開發商的信心只會越來越壞,在擴大投資上的舉動會越來越收縮。今年還可以有國家隊拿老本撐着,但他們的錢也總有耗盡的時候,如果整個市場的信心不能及時恢復,真正的考驗還在後頭。
買房入群+信息交流,掃碼下方二維碼,請備註真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