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2021年10月,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決定公布後,關於新一輪房地產稅改革試點的猜測和新聞層出不窮。

◎2021年10月23日,新華社公布的房地產稅改革試點的訊息詳情。資料來源:新華社

這讓不少人想起,2011年在上海和重慶試點的房地產稅改革。如今,十年後,房地產稅仍未推出正式的立法。

而當初推行房地產稅改革的原始意圖,實現了嗎?

從稅收效果看,滬渝試點地區房地產稅對地方稅收收入的貢獻並不可觀。

◎滬渝試點房產稅占地方稅收的比重。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夏磊觀察」

而從市場效果看,徵收房地產稅後,兩地房價在短期內增速有所減緩,但長期內,房價依然持續上行。

◎滬渝試點房產稅對兩地房價的影響。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夏磊觀察」

回過頭,我們不禁會追問:稅收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究根結底,稅收是對納稅人私有財產權的剝奪。因而,開徵任何一種稅收,不僅需要具備充足的法律依據、得到人民代表大會的聽證、審議、通過立法程等,更需要得到納稅人的充分諒解,並在全社會範圍內達成共識。

而作為社會中的普通納稅人,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是:稅收是否公平?

這種公平,不僅指納稅人與納稅人之間的公平,更是指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公平,且後者涉及更大的公平問題。

實際上,政府與納稅人之間的關係如同「買家」與「賣家」的關係,即公民向政府納稅,去「買」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稅收就是兩者之間的價格和報酬。

而納稅人稅負的高低與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應當是均衡等價,這才是真正的稅收公平。

財政學者、天津財經大學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煒光在《漫話我們的經濟社會》一書中舉了這樣一個鮮活的反例:

「2003年在一次稅務會議上,華遠集團總裁任總作為納稅人代表發言時說:『我每年上繳200萬元個人所得稅,也算是對國家有貢獻的人了,但我卻沒有感覺享受到應得的公共服務,要找政府辦什麼事,請客、送禮還是一樣不能少。』」

因而,在批評與指責大眾納稅意識差、缺乏誠信的同時,是否應當重視征納雙方地位不平等、公共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呢?

無論是房地產稅還是個人所得稅,我們究竟「買」下了怎樣的服務?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而看似離我們遙遠又陌生的稅收與財政,早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在這個複雜多變的社會,生發出經濟視角的探索與思考,必不可少。不妨從李煒光教授的《漫話我們的經濟社會》開始,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地了解社會中的種種經濟現象與社會制度。


關於房地產徵稅、稅收公平、政府的公共責任、財政的功能等一系列問題,李煒光教授在本書中均進行了細緻探討。

此外,書中涉及的每一種經濟現象均與那些我們極為關心的社會問題,如居民收入差距、官民關係、政府債、物業稅等息息相關。並有漫畫家梅逢春先生傾心繪製的漫畫,每一幅漫畫均透露出真實和銳利感。

◎梅逢春先生在《漫話我們的經濟社會》中繪製的漫畫「穩固」,體現官民關係。

如果你想從今天開始,關心財政,關心個人切身的利益,李煒光教授的趣味讀物《漫話我們的經濟社會》是個很好的選擇。

11月27日00:00-15:00

來知鴉APP參與抽獎

就有機會免費獲得

《漫話我們的經濟社會》簽名書

來抽書鴉!

如果你還不知道我們的簽名書抽贈活動,那一定要看這篇《我們決定連續100天送名家簽名書》了解詳情。

我們已抽贈簽名書的老師有:陳嘉映、梁文道、吳思、羅新、馬勇、劉瑜、辛德勇、秦暉、高全喜、許宏、許小年、羅翔、周濂......

11月27日,抽贈李煒光老師簽名書《漫話我們的經濟社會》。

11月28日,抽贈許知遠老師簽名書《十三邀:我們時代的頭腦與心靈 》(全四輯)。

抽獎活動在知鴉APP進行,每人每天都有一次抽獎機會哦~戳文末海報或「閱讀原文」即可參與~

11月25日中獎碼為ZY00067,中獎學友@彰學不眀(以學友中獎時的暱稱為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