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聽到有人調笑:情人節是和情人過的,正經人不過情人節!
這個機靈,抖得有點令人不適:你這讓夫妻、愛侶過不過節了?你這讓準備今天賺錢的商家咋整?
雖然但是,好好的節日,怎麼會被某些人曲解成「出軌的節日」?叫「愛人節」,是不是就更省心呢?
「情人」本來很正經
簡單來說,都怪「情人節」這個詞翻譯得太早了。
把Valentine's Day翻譯成情人節,起碼在民國時期就基本定型了。那時人們口中的「情人」就是正大光明的戀人、伴侶,通常也沒有偷情的意思。巴金《春天裡的秋天》十九:「啊,河那邊相對着的三顆星,頂上一顆青白色的大星不就是他的情人織女嗎?」在我們的傳說故事中,牛郎織女可是正兒八經的夫婦。

1935年02月16日《大光明日報》宣傳、推廣情人節的文章。介紹文案中一直用「情人」一詞指代戀人。
「情人」一詞在當代變渣,則似乎是受了日語的拖累。日語中有「情夫」「情婦」等詞,其實就是漢語中「情夫」「情婦」等詞的祖源。而「情人」這個詞,長得跟「情夫」「情婦」很像一家子,未免有鍋一起背,有臉一起黑。
至於聽上去一身正氣的「愛人」一詞,其實也來自日語(愛人,aijin)。
魯迅名篇《我的失戀》講直男給戀人回禮:「愛人贈我百蝶巾;回她什麼:貓頭鷹。從此翻臉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愛人」剛進入中國時,並不如土生土長的「情人」更通行,所以翻譯「情人節」的人沒用它。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以後,「愛人」一詞在解放區突然爆火,成了對妻子和丈夫的通稱。
所以,「情人節」當今成為被調笑的對象,都是機緣巧合的錯。要是今天翻譯Valentine's Day,指不定翻譯成什麼呢。
那要怎麼稱呼伴侶?
所以,怎麼稱呼自己的伴侶才合適呢?「情人」不太見得光,「愛人」顯得過於一本正經。我們來多盤幾個稱呼看看。
高貴派:夫人
從詞源上看,「夫人」一詞來自對已婚女性的尊稱。這個詞最初指的是諸侯的妻子。
著名的戰國青銅器曾姬無卹(xù)壺的銘文一開頭就是:「聖桓之夫人曾姬無卹……」再如《論語·季氏第十六》上也說:「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

曾姬無卹壺乙。原圖下標註不詳,暫定為乙壺丨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在後世,「夫人」一詞的詞義逐漸擴大。一方面,這個詞曾被拿來指代好幾種地位很高的已婚女性的頭銜或封號。
「夫人」成為了尊稱,所以可以用來稱呼自己的女性伴侶嗎?會不會有點怪?
從古至今,人們用「夫人」一詞稱呼自己的妻子的例子並不少見。
北宋大文豪黃庭堅在給自己的兩任妻子寫的《黃氏二室墓志銘》中就將她們兩位全都稱呼為「夫人」;再比如明代著名學者、大藏書家、天一閣的建造者范欽為他的妻子的葬禮所作發引文(一種葬禮時用的文體)一開頭也是:「於戲!我夫人棄背,今將何在……」
近代學者胡適在《丁在君這個人》一文中講到:「他自己替我們看定了一所房子,我的夫人嫌每月八十元的房租太貴。」
而現在,在搜索引擎上搜「我夫人」「我的夫人」,還是有許許多多搜索結果出來。你看,很多人都這麼用嘛!


多說一句,和「夫人」相對的「先生」,也可以稱呼自己的男性伴侶。
謙虛派:內子,內人
雖說今天稱呼自己女性伴侶為「內人」「內子」顯得很謙虛,但實際上,「內子」本身含有尊敬的意味。「內子」一詞本義指卿大夫的正妻。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傳》記載晉國名臣趙衰跟隨公子重耳在逃難期間,娶了戰俘叔隗(wěi)。幾年後,重耳回國登基,把一個女兒嫁給趙衰,這個女兒史稱「趙姬」。
趙衰想,趙姬是堂堂公主,叔隗是區區戰俘,沒法比,於是打算把叔隗扔在狄國,給公主趙姬一個名分。結果,趙姬大罵他渣男,逼着他把叔隗接了回來,「以叔隗為內子而己下之」,就是說讓叔隗做正妻,自己當妾。
杜預在注釋這個詞時說「內子」這個詞是指「卿之嫡妻為內子」,正是對先秦語言事實的反應。

元刻明修本《附釋音春秋左傳註疏》書影
後來,這個詞逐漸可以指代一般人的妻子,尊敬的意味也有所減弱,同時也可以用來稱呼自己的妻子。
白居易有《贈內子》一詩,就是寫給他的夫人的。近代學者傅斯年在《護士職業與女子生活理想》一文中就曾寫道:「我內子當時住在牯嶺未返,也來好幾封信和我談此事。」
這些都表明,「內人」是對妻子的一個中性稱呼,不含褒貶色彩。但「內」帶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意味,頗有不尊重女性的嫌疑。要用的話,還是三思吧!
洋氣派:太太
現在說「太太」一詞,腦子裡就會出現很洋氣的舊上海貴婦人形象。其實這個詞,也是我們土生土長的。
「太太」一詞有着與「夫人」相類似演變軌跡。有些古人認為,這個詞最初產生的時候曾專指高官的妻子。明代學者胡應麟所著筆記小說集《甲乙剩言》中所收《邊道詩》一篇,講到正二品以上的官員妻子才能叫「太太」,這一稱號的由來不可謂不尊貴。

《筆記小說大觀》所收張元弢(tāo)抄校本《甲乙剩言》書影
在時間流逝中,「太太」很快變成了對一般已婚女性的通用的尊稱。在明代小說《金瓶梅詞話》中,就已出現了喬五太太、林太太等角色。在《紅樓夢》中,書中角色對輩分較高、身份地位較為尊貴的已婚女性角色,就常以「太太」「老太太」「姨太太」等稱謂來稱呼。
「太太」這一稱呼同樣也可以用在自己的妻子身上。例如在《儒林外史》第二十七回《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相逢》中,鮑廷璽在他的妻子安排接待他的哥哥倪廷珠的飯菜時,就回答「太太說的是」。
找打派:賤內
這個詞看起來好像是形容自己的妻子很卑賤,其實並不是。
「賤內」的「賤」,以及「拙荊」的「拙」,都是「我的」的一種謙稱。「賤內」一詞直譯為現代漢語,應該是「卑賤的我的妻子」,而不是「我的卑賤的妻子」:我是罵自己,沒有罵伴侶!
然而,剛才我們提到過,「賤內」的這個「內」字,帶有一定的鼓吹社會角色固化,違背平等主義的現代社會基本價值觀念的意味,在社會交際中最好儘量不要使用。
「老公」是對太監的稱呼?
而稱呼男性伴侶,用的最多的就是「老公」了。其實不只是男性伴侶,男性偶像也頻頻成為很多女性的「老公」。
有人說這個詞最早是稱呼太監的,真的嗎?
「老公」在古代確實有時有過尊稱太監的義項。然而,這個「老公」與今天指代丈夫的「老公」只是偶然同形的「同形詞」,兩個詞雖然長得一樣,其實沒有詞源學派生關係。
人們為什麼會用「老公」一詞指代男性伴侶呢?原來,在漢語中,「老」作為前綴,如果用在人稱之前,最初有表尊敬的含義。而「公」則是古代對男子的敬稱。合起來,「老公」也是對丈夫的敬稱。不過,到了元代以後,「老公」表示「尊敬」的意味逐漸弱化,變成了不帶感情色彩,單純表示身份的詞。
Guokr
不過,據說很多年輕人已經不管這些了,不管伴侶是男是女,一律叫「隊友」「室友」了。
一個AI
所以你們碳基生物是沒有名字還是怎麼的?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sns@guokr.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