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家住福清的李先生(化名)突感胃部脹痛、食欲不振、噁心、反酸,自行從藥店買的胃藥吃了效果也不大好,難受到上不了班,極大影響了生活,前來福清市第三醫院就診。


經福清市第三醫院內鏡室副主任醫師鄭丁雲檢查,李先生胃裡長「石頭」了——
患者胃腔內有一顆形如雞蛋大的褐色塊狀物,大小約4cm*5cm,質地硬,可在胃腔內移動;同時胃角、胃竇見多處糜爛灶,胃竇後壁更是見一潰瘍灶,大小約0.8cm*1.0cm,底覆白苔,周邊黏膜充血水腫。


鄭丁雲解釋說,
這個可移動的塊狀物是胃內胃石形成的結果,並且胃石摩擦胃壁導致糜爛灶以及潰瘍灶的發生,從而導致腹痛,嚴重的還會導致腸穿孔、腸梗阻,還好患者就診的比較及時。


觀察結束後,
鄭丁雲細心與患者解釋
胃石症形成的原因及
內鏡下碎石、取石的風險性、必要性,
患者同意內鏡下取石。


當天,鄭丁雲直接在胃鏡下利用活檢鉗、異物鉗、圈套器等夾碎胃石,使其分割成多個小塊狀胃石,耐心地分次由網兜取出。取石成功後再配合藥物治療胃內的糜爛及潰瘍,李先生很快就康復了。


經切割後取出的部分胃石

鄭丁雲提醒廣大市民,胃石是胃內異物的一種,指進食某些植物(特別是未成熟的柿子)、藥物、毛髮等後在胃內聚集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塊,既不能被消化,也不能順利通過幽門部,可引起腹痛、腹脹、噁心、嘔吐、厭食等臨床症狀。嚴重的胃石症可能進一步導致潰瘍、出血、梗阻或穿孔等併發症。胃鏡檢查是胃石症的主要診斷手段,可以十分直觀地看到胃內情況。所以,對於具有上述病史及臨床症狀的患者,應儘早行胃鏡檢查,一經確診胃石症,應立即將其溶解或取出,這樣可以避免外科手術之苦。

來源:福清市第三醫院

看福清客服電話:0591-39010577

本文部分素材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搜索看福清均可下載看福清APP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看福清手機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