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周概念股:新能源汽車被動進入漲價期,智能化推動車載攝像模組產業增長
2.寧德時代:近期網絡平台相繼出現一系列惡意謠言,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
3.關鍵性的超吸收概念是開啟下一代研發量子電池的關鍵
1.一周概念股:新能源汽車被動進入漲價期,智能化推動車載攝像模組產業增長
集微網消息,本周,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廠中芯國際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多項經營指標再一次創歷史新高,單季度營收達15.801億美元,毛利達5.5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2.7%,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了35.0%。
與此同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游材料價格瘋漲的當下,主流汽車品牌均對旗下部分車型進行漲價。而對於未漲價的車企,有分析認為,這些車企也將會在近期提價,畢竟成本在不斷上漲。此外,在汽車智能化發展的時代下,車載攝像模組產業也迎來了發展機遇。
中芯國際2021年營收超54億美元,新項目滿產後產能將倍增
2月10日,中芯國際發布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多項經營指標再一次創歷史新高,單季度營收達15.801億美元,毛利達5.5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2.7%,毛利率進一步提升至35.0%。
財報顯示,中芯國際2021年總營收也創下歷史最高的54.431億美元,穩居全球第四,且以39%的營收增長率成為全球前四大中成長最快的晶圓代工廠。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在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和新冠疫情等多重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 中芯國際2021年擴產仍超預期,強化成熟製程產能布建,拓展多元平台戰略布局,不斷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中芯國際2020年第四季度月產能為520,750片8英寸約當晶圓,經過一年的8英寸與12英寸產能擴充,2021年第四季度的月產能已經改寫為621,000片。2021年全年產能擴充超10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
關於擴產的具體情況,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介紹稱,京城和深圳兩個項目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前投入生產。在2022年,公司計劃產能的增量將會多於2021年(10萬片8英寸月當晶圓)。當前,設備交付周期進一步拉長,中芯國際在新增產能的達產時間上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推後,但會與供應商保持戰略合作,努力按既定目標交付產能。這三個新項目滿產後,將使公司產能倍增。
新能源汽車被動進入漲價期
晶圓代工廠的突出業績表現,也從側面反映了芯片的短缺程度。在2021年受芯片短缺衝擊而減產後,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022年將面臨上游鋰電產業鏈價格瘋漲導致造車成本上升問題,新能源汽車被動進入漲價潮。
此前,多家新能源汽車品牌紛紛上調旗下部分車型售價,其中,特斯拉調價最為頻繁,自2021年8月起,已進行了5次上調售價,12月31日,再次官宣對旗下Model Y後輪驅動版車型上調2.1萬元,該車型售價也來到了30萬以上。
其他車企中,哪吒上漲2000-5000元不等;小鵬旗下全系車型價格上調4300-5900元不等;埃安部分車型漲價4000元起;零跑低配車型也同比上漲8000元;大眾ID家族全系車型普漲5400元……
有市場聲音認為,補貼退坡導致新車漲價。但這不是車企漲價的根源,筆者留意到,部分車企在漲價時透露出上游原材料漲價導致的成本壓力,如比亞迪,其在漲價函中明確表示,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新能源購車補貼退坡影響,決定對旗下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型進行1000-7000元不等的價格上調。
新能源汽車普遍漲價的原因是,去年鋰電材料大幅漲價,導致鋰電池的價格也大幅上漲,已經超出了車企的承受能力,對下游主機廠來說,上游原材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將汽車價格上調。
對於未來價格走勢,分析師表示,「目前很難判斷,(動力電池)供不應求的情況仍將長期存在。」不過,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此前向愛集微表示,供需失衡已經讓大量資本湧入鋰電產業鏈,在資本推助下,未來產能、產量都會大幅提升,由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價格上漲將會逐步回調至正常水平。
車載攝像模組產業將爆發
儘管目前新能源汽車受到上游材料漲價影響,但電動化的趨勢不會改變,這也為汽車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汽車智能化相關的車載攝像模組產業也將迎來爆發。
特斯拉的出現,標誌着電動汽車時代的崛起;而其一直以來提倡的「純視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也成了車載攝像頭模組市場增長最有力的助推引擎。2016年,特斯拉推出Autopilot Hardware 2.0,在該套方案中配置了8個攝像頭傳感器,成為了其汽車智能化方案中的重要硬件支撐,並對行業形成了一定的示範效應。
業界周知,馬斯克在實現自動駕駛的道路上一直是高舉「純視覺方案」大旗。正因如此,特斯拉也對車載影像模組行業首先提出了採購單一物料的需求。
據供應鏈廠商透露,特斯拉在推行純視覺方案初期就決定把攝像頭模組訂單外包給專業的模組廠,致伸科技也是國內第一家為特斯拉供應車載攝像頭模組的廠商;對經驗豐富的蘋果供應商致伸科技來說,普通車載攝像模組的難度並不算大,因此該公司與特斯拉的合作關係也很快建立起來。
近兩年市面上的電動汽車款式百花齊放,車企為了在實現自動駕駛這個終極目標的同時,更大程度確保駕駛安全,越來越多終端推行激光雷達、或雷達+視覺的方案,而在馬斯克領導下的特斯拉卻始終堅信自己的理念。
有廠商人士指出,在車載攝像頭中的元器件價格都很高,這些產品哪怕是過車規認證都需要花一大筆錢,所以註定了這些部件的價格會維持在一定水平。如果不是惡意殺價,模組價格自然而然也不可能太低。
需要提出的是,不論哪一種方案對於攝像頭的需要量都在繼續增長。中金公司在報告中指出,我們判斷汽車智能化浪潮將進一步推升車載攝像頭的用量,而集中化架構將帶動產品價格下降、有利於實現更快速的推廣。我們測算,至2025年國內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達到227億元,2020-25年的CAGR為30%。我們看好產業鏈中CIS、光學部件、模組封裝環節的頭部國產廠商。
(校對/日新)
2.寧德時代:近期網絡平台相繼出現一系列惡意謠言,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
2月13日午間消息,寧德時代今日發布聲明稱,近期網絡平台相繼出現關於寧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板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謠言無事生非毫無根據,性質惡劣。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2022年2月12日,我司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將對造謠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新浪科技)
3.關鍵性的超吸收概念是開啟下一代研發量子電池的關鍵
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和他們的海外合作夥伴在使量子電池成為現實方面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他們已經成功地證明了超吸收的概念,這是支撐量子電池的一個關鍵想法。
James Q. Quach博士說:"量子電池利用量子力學原理來提高其能力,它們越大所需的充電時間就越短。"他是阿德萊德大學物理科學學院和光子學與先進傳感研究所(IPAS)的Ramsay研究員。從理論上講,量子電池的充電功率有可能比電池的大小增加得更快,這可能會使新的方法加速充電。
為了證明超級吸收的概念,該團隊--他們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建造了幾個不同大小的晶圓狀微腔,其中包含不同數量的有機分子。每一個都是用激光進行充電。
"微腔的活性層包含儲存能量的有機半導體材料。Quach博士說:"量子電池的超級吸收效應的基礎是所有分子通過一種被稱為量子疊加的特性集體行動的想法。從理論上講,量子電池的充電功率有可能比電池的大小增加得更快,這可能會帶來新的方法來加速充電。隨着微腔大小的增加和分子數量的增加,充電時間減少。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標誌着量子電池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量子電池的想法有可能對可再生能源和微型電子設備中的能源捕獲和儲存產生重大影響。
到2040年,人們消耗的能源預計將比2015年的水平增加28%。大部分的能源仍將來自於化石燃料,對環境造成巨大的損失。一種能夠同時採集和儲存光能的電池將提供顯著的成本降低,同時減少來自太陽能技術的能源的不可預測性。
在量子力學力量的推動下,電池技術的新前景可以通過應用該團隊的工作成為現實。
阿德萊德大學物理科學學院院長Peter Veitch教授說:"Quach博士和他的團隊所研究的概念為一類新的緊湊和強大的儲能設備提供了可能性。"
下一步他們的工作是開發一個功能齊全的量子電池原型。
更多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1.全球半導體交付周期依然在拉長,某些處理器最長達99周
2.《全球晶圓產能報告》:中國大陸份額16% 大大低於SEMI預估
3.英國軍情六處前負責人:要盡一切可能把Arm留在英國
4.韓媒:現代汽車面臨MOSFET短缺 車芯荒或持續至Q3
5.【芯智駕】營收、淨利雙增,高舉擴產旗幟的車企今年能了「芯」願?
6.日經:三菱瓦斯化學將在中國新建半導體清洗液工廠
7.一周融資:微崇半導體、電科星拓、瓴芯電子等獲新一輪融資
8.【芯觀點】對不起,手機「獨顯」香不起來
9.特斯拉Model 3在歐洲已售罄:下次交付將要等到11月
10.英特爾在最新招聘啟事中關注低功耗GPU架構的發展



球分享

球點讚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