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後,本已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淖的蘇聯,在戈爾巴喬夫的激進式改革下,各加盟共和國的民族主義獨立傾向迅速抬頭,歷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激化。1989年,柏林牆倒塌,東歐劇變,8月23日,波羅的海三國200萬人手拉手,組成長約600公里的人鏈「波羅的海之路」,要求脫離蘇聯,從1990年3月,立陶宛第一個宣布獨立開始,短短一年零9個月,蘇聯走上了摧枯拉朽式分崩離析的道路……毫不誇張地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蘇聯解體的重要導火索之一!
今天,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36周年的紀念日。讓我們再次回顧那場事故,震撼的不是災難,而是災難背後敲響的核安全警鐘。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一聲巨響,成為歷史的悲鳴。
距烏克蘭首都基輔僅110公里的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爆炸,裹挾着放射性物質的濃煙噴向天空,反應堆廠房燃起熊熊烈火,消防員和清理工人日夜奮戰。
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並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
事故發生後的第二天,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所在的普里皮亞季市響起廣播,要求居民立即撤離,幾天後就返回。然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就此成為永無歸期的旅人。
36年過去了,切爾諾貝利事故仍被視為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嚴重的事故。聯合國發布的報告顯示,這起事故直接導致30人死亡,白俄羅斯、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約有840萬人受到輻射影響。這場悲劇實際的受害者具體有多少難以確定,一連串的姓名掩埋在歷史的灰燼中。
如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周圍2600平方公里的空曠「禁區」,無時無刻不在向世人敲響警鐘。「這是一個充滿悲傷記憶的地方,同時留存着人們克服巨大災難後果的印記。」烏克蘭環境部副部長博魯霍夫斯基(Bohdan Borukhovskyi)對美聯社說,他希望將無人區重塑為「重生之地」。
據權威部門統計,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廠,4號反應堆爆炸產生的輻射,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所產生的輻射。27萬人受其影響患癌,其中超過9萬人死亡,根據白俄羅斯最新的調查,全球20億人的健康將受此事故影響。被放射污染的土地需要上萬年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事故發生四天後,原定於1986年4月30日開放的著名遊樂園,永遠的荒廢在這裡了,這裡從沒迎接過任何一位遊客,碰碰車是原定於4月30日開放的遊樂園的一部分。

蘇聯超視距雷達通常也稱為「啄木鳥」,它用於導彈防禦,旨在識別冷戰初期在歐洲或美國發動導彈襲擊的可能性。沿着雷達向上看它的結構令人嘆。
嬰兒潮
這張照片顯示了當地的一個體育館,在這裡,自然也在重新獲得應有的地位,樹木從橡木地板中萌芽。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力量。蘇聯深知這一點,因此學校中總是有幾個設備齊全的物理室。
你還是那麼美麗在過去的35年中,這個可憐的小娃娃經歷了很多事情。仔細觀察,您也會發現它的永恆之美。
清潔工這個大男孩曾經被用來清理普里皮亞季的街道。儘管事故發生後,大部分受嚴重污染的車輛都被永久掩埋了,但人們仍然可以在那兒時不時地找到這種寶藏。
最後擁抱於1986年細節常常使我感覺到這座城市的憂鬱,就像幼兒園裡的那隻小象,也許它曾經被一個孩子緊緊地抱。也許這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希望那個孩子直到今天還記得那頭大象。
1986年普里皮亞季的學校令人着迷:許多不同的教室,許多大小不同的事物,瞬間把你帶回到那個紅旗飄飄的年代。
荒地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普里皮亞季(Pripyat)雖然屬於烏克蘭,但烏克蘭僅有5%的領土受到了放射性污染,而白俄羅斯(其邊界距受損的發電廠僅約20公里)卻遭受了更多的折磨,近70%的土地受到了污染。
河船,曾經用來運送普里皮亞季的居民懷孕了嗎?
儘管在普里皮亞季(Pripyat)遭受了多年搶劫,但仍有很多發現:例如,這位古老而廢棄的婦科醫生椅子。當我考慮到核事故對未出生的生命和孕婦的影響時,我會想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想法。也許之前曾在那把椅子上對其中的一些人進行過檢查。
斯維亞托斯拉夫普里皮亞季音樂學校的舊鋼琴。
奧林匹亞1980年的莫斯科夏季奧運會對普里皮亞季也是一件大事。除了吉祥物,可愛的熊米沙(或Mishka)的圖像外,盧日尼基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壁畫也可以在那裡的許多體育館之一中找到。
無人區這次事故對人類來說是一場悲劇,但對動植物而言卻不一定,很多幾乎從野外滅絕的動物再次回到這裡,享受着那兒的時間和安寧。
夢想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普里皮亞季的失落娃娃已成為攝影界非常著名的主題。不幸的是,「遊客」一次又一次地移動他們。
錘子和鐮刀最重要普里皮亞季(Pripyat)主廣場上有兩座相同的高層建築,錘子和鐮刀仍然刻在這兩個廢墟上。
讓原子成為工人,而不是士兵「讓原子成為工人,而不是士兵。」 這句話位於細長的建築物上,它表明人們不應該將核能用於戰爭,而應該將其用於諸如發電等良好目的。不幸的是,還證明了原子不一定總是好工人。
請護照這張照片顯示了眾多宣傳壁畫之一。這個位於普里皮亞季的技術職業學校。
俄羅斯芭蕾舞團當談到蘇聯時,一定不能錯過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的照片
環遊世界在禁區的一棟教學樓里,這只是一個古老的地球儀,或者還剩下它。但是:您能想象一下曾經用來教學的內容嗎?
謎人們仍然可以在普里皮亞季的一座摩天大樓上找到這些舊信件。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已經過去整整36年了!但是,空氣中瀰漫的寂靜猶在!我相信:任何一位親歷過現場的人,都會永生難忘。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可能會問,中國建了那麼多核電站是否安全?比如秦山30公里控制區範圍那麼大,少說也要100萬人口,那麼居住在這個圈裡的人會不會有危險?
據路邊社報道,核電站附近的房價特別便宜,而且一些核電站還會為周圍居民發放補貼,這些是不是代表核電站對周圍居民的健康有害呢?住在核電站附近,是不是就要天天吃鹹菜補碘,出門穿孕婦防輻射服?
其實,核電站在正常運行狀態下是不會造成輻射污染的。即使是在發生事故的時候,只要應對得當,附近居民的健康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先說正常運行的情況。有個謠言說核電站周圍寸草不生,這是因為核電站廠房周圍需要建設生物隔離帶,以防止老鼠、蛇等生物損壞電線和儀器,造成安全隱患。
也許大部分人擔憂的是,一旦發生事故,附近居民首當其衝。並不是核電站里一個螺絲釘鬆了就叫核事故,國際上將核電站異常狀況分為7個等級,1~3級被稱為事件(incident),4~7級才稱事故(accident)。分級標準包括人員和環境所受影響、輻射防護和控制系統損壞程度、安全防禦響應情況。在3級和以下事件中,輻射污染物都不會擴散到廠房外,因此不會對場外公眾造成嚴重的輻射影響。
核電站中鈾235的濃度遠低於原子彈,因此不可能發生核爆炸,這一點可以放心。其實,如果你住在核電站旁邊,說明你家的選址和核電站的選址差不多達到同一個安全級別,也就是說遠離地震帶和飛機航道,水源充足,氣象環境穩定。而且,核電站通常建在離成片居住區較遠的地方,因此空氣會比大多數城市要好。如果核電站壽終正寢,你家的房子還有可能升值呢。
總之,如果你已安家在核電站旁邊,請不要因為切爾諾貝利,或是福島的陰影,而過度膽戰心驚!畢竟發生這種事故的概率,遠比可能造成更大傷亡的破壞性地震、颶風、洪災的概率要小很多!
聲明
本文系轉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
近期熱點

匯集核能資訊
服務核能發展

中·國·核·網
聯繫郵箱 :nuclear_net@163.com
小編微信:zghw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