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台回復品牌免費獲得《50本品牌營銷必讀書》
作者 |林川 來源 |品牌頭版
自1990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全球最大比薩連鎖品牌必勝客已在中國600多個城市開出了2600多家餐廳。
經歷了從"休閒餐飲"向"歡樂餐廳"升級轉型的必勝客,一直以美味的食品、舒適的環境和人性化的服務,深受中國消費者喜愛。
最近,隨着#必勝客被處罰後仍不整改#的消息衝上熱搜,這個曾帶給消費者可口美食的歡樂餐廳,似乎「歡樂」不起來了。

新京報記者「臥底」必勝客兩家門店的後廚,發現存在食材過期換簽「續命」、烹炸油十天一換檢測超標等食品安全問題。

消息一出,讓經常去這家門店的網友很生氣:實在太沒有底線了,品牌企業竟然只講求利潤。


有網友表示,誠信經營是品牌的根基,食品安全事件對消費者心理造成很大傷害,也會影響到品牌發展。

奇怪的是,這些企業怎麼就不怕罰呢?還是犯錯成本太低了。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大眾對代表品類的強品牌,不會因為偶發事件而改變印象。


輿論發酵後,必勝客中國迅速回應,稱已對上述兩家餐廳進行閉店調查。

最新的消息是,市場監管局已依法對涉事餐廳立案調查。

在記者「臥底」必勝客的工作過程中,發現這款比薩所用到的菌菇調味包,原本保質期只有6天。
卻因為沒有用完,過了保質期仍拿來醃製牛肉,並且繼續做成餐品賣給消費者。

不僅如此,還有工作人員將臨期菌菇調味包的外包裝拆除,放入儲存槽,和正常保質期的食材一起混用。
由於必勝客的食材大多是冷凍或初加工的半成品,篡改效期後根本無法保障食材的質量和安全。
這種漠視食品安全的不負責行為,曾出現在黑椒牛排、開背小龍蝦和製作茶飲的白毫茶底等食材中。

甚至連餐品中最主要的米飯和意大利麵,也出現已過效期三天,仍賣給消費者的狀況。
令人感到憤怒的是,改換效期標籤的「秘密工作」,幾乎每天都在重複上演。

另一個被曝出的食品安全問題,是長時間不更換烹炸油。
在新聞報道的圖片中,必勝客連續使用了5天的烹炸油,顏色已經發黑。

眾所周知,食用油反覆使用後,會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氧化物質。而必勝客足足使用十天才更換新油的操作,也顛覆了網友對這個品牌堅守品質的一貫信任。
必須一提的是,就在今年3月,上面提及的其中一家必勝客餐廳,曾因為操作間食品原料已過保質期,被當地有關部門沒收違法所得337.01元,並罰款5萬元。

有一位百勝前員工透露,公司對於食品安全的管理規定非常詳細嚴格。
但是,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公司會在利潤和損耗成本上給予門店管理人員壓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更改食材保質期和不更換烹炸油等操作,看起來量並不大,如果日積月累,也可能為企業節約不小的成本。
除此之外,剛處罰完又繼續犯,只能說明在經濟利益和食品安全面前,品牌選擇了前者。

必勝客與肯德基、小肥羊等餐飲品牌,同屬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在百勝官網上,明確寫着「食品安全和質量是百勝中國頭等重要的大事」。
無論是員工拆掉過期食材外包裝;還是烹炸油長期不更換,相關指標超標近一倍……看罷令人心驚肉跳的後廚,再看官網上強調食品安全的「宣言」,多少有些諷刺。

2021年,必勝客在中國的會員數量為1.1億人,貢獻了整體銷售額的55%。如此龐大的用戶基數,體現出消費者對這個品牌的認可度。
當必勝客從"休閒餐飲"向"歡樂餐廳"轉型時,一位高層表示:"我們試圖帶來一種更新的餐飲時尚,積極地尋求自我突破。快樂生活是一種世界大趨勢,也是人生意義所在。"
因此,必勝客極力打造「沒有嗆人油煙,只有乾淨的桌椅和明亮的窗戶,心情自然舒暢愉悅」的「歡樂」用餐氛圍。

然而,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賽道,消費者「歡樂」的來源,除了用餐氛圍的美好愉悅,更重要的是餐品的美味安全。
就算是某一品類中的強品牌,消費體驗所產生的正向口碑積累,才是用戶重複選擇的理由。
身為曾經構建了大多數消費者對比薩初認知的品牌,如果忽視食品安全的根基,被棄選只是時間問題。

何況,必勝客本身並不具有不可替代的品牌壁壘。隨着新的比薩品牌出現,其品牌優勢、市場份額都有可能被弱化蠶食。
所謂的強品牌,一定是好品質與好口碑相互作用的合力結果。
當如今的餐飲品牌以各種營銷聯動試圖占領消費者心智時,別忘了,最好的心智占領方式,或只是安全美味的餐品本身。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