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1年4月

北師大正式將「強師工程」

寫入學校「十四五」規劃

如何落地「強師工程」中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

如何助力中小學教師在線培訓與專業發展?

怎樣幫助中西部地區832個脫貧摘帽縣

教師素質能力提升?

……

為賦能縣域鄉村教師教師成長

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大力教育」

依託高等師範院校基礎教育工作研究會

着力打造

「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

鄉村振興公益平台

7月8日,「『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鄉村振興公益平台」發布儀式,將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

屆時,「強師在線」應用載體「潭水源」APP將全程直播,新華網,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師範大學官方微博、微信視頻號、抖音、百家號等同步網絡直播!



新華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北京師範大學

官方微博

北京師範大學

微信視頻號


抖音

央視頻


百家號

01

什麼是「強師在線」?





「強師工程」組合出擊

為解決中國教育問題提供北師大方案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高度明確了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堅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而鄉村教師隊伍則是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北京師範大學作為中國師範教育的先行者與排頭兵,發揮學校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師培養培訓資源優勢,積極承擔鄉村教師培養的重任,着力構建中西部教育「結伴成長」機制。
在探索教育立體幫扶過程中,着眼破解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育的發展難題,特別是聚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832個脫貧摘帽縣的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實施「強師工程」。採取從招生、培養、輸送到職後支持的系列措施,努力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通過「優師計劃」「啟航計劃」「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和評估」「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和「四有」好老師獎勵計劃,推出全流程、系統性、閉環式系列「組合拳」,為中西部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夯實中堅力量。




「強師在線」公益平台

賦能縣域鄉村教師成長

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在於教師。在「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中,北京師範大學面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探索「線上+線下」「能力+學歷」培訓模式,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打造教師培訓提升體系。
為將「強師工程——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落到實處,北京師範大學聯合 「大力教育」,依託高等師範院校基礎教育工作研究會,着力打造「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鄉村振興公益平台(簡稱「強師在線」公益平台)。
平台匯聚全國40餘所高師院校基礎教育學科科研成果及其附屬學校一線教師教學經驗,遵循「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學生為本、實踐導向」理念,按照「四有」好老師培養標準構建滿足鄉村教師成長的專業性、綜合性、多元化資源體系,輻射我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832個脫貧縣、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中小學教師,打造「資源場景化、學習自主化、教研協同化、成果可視化」的全新教師成長平台!




「潭水源」教師社區

服務教師成長的創新型社區

興教必先強師,強國必先強師!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經過一年多的深入調研、資源建設和功能研發,在教育部等八部門《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印發之際,「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鄉村振興公益平台正式推出,並落地「潭水源」教師社區,面向縣域鄉村教師開展定向培養和精準培訓,打造全新教師成長平台!

潭水源教師社區頁面

潭水源教師社區是專為教師研發的在線學習、教學、教研工具,為教師的成長和教育教學改進提供覆蓋教育教學全場景的學科課程與研修資源。在潭水源,教師可以與教育專家、優秀同行相遇,建立紐帶即知即傳,分享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思想方法、教學經驗和技巧,彼此互助成長。

02

「強師在線」——成就更多鄉村好教師

「優先發展教育,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更是全社會的共同心聲。」

在青海,教育是孩子們的希望,也是脫貧攻堅取得勝利的支撐力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長徐海表示,近年來,為改變貧困地區的整體面貌,玉樹州通過有力措施切實改善農牧區教育的薄弱環節,努力激發農牧區的辦學活力。其中,教師隊伍建設是最關鍵的一環。2022年以來,玉樹州以「一個專業化,兩個能力提升,五項機制」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助力教師成長發展。

而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山西長治武鄉縣,同樣把「助力教師職業培訓」當作發展教育、振興鄉村的一個重要舉措。目前,該縣已完成國培、省培、市培、縣培和教師繼續教育,並組織全縣1800餘名教師開展高教社網絡學習、信息技術提升工程等活動。

興教先強師。教師是鄉村教育振興的基礎力量與根本所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高度明確了教師工作的極端重要性,表示「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着力提升新時代鄉村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與專業水平。

如何助力鄉村教師專業素質提升?作為中國師範教育的先行者與排頭兵,北京師範大學關注鄉村教師的專業成長,充分發揮學校教師教育理論研究和教師培養培訓資源優勢,積極承擔鄉村教師培養的重任,着力構建中西部教育「結伴成長」機制,着眼破解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育的發展難題,特別是聚焦中西部欠發達地區832個脫貧摘帽縣的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實施「強師工程」。





實效欠佳

鄉村教師專業成長發展面臨困境

「教育是『以愛育愛』的職業。如何讓育人效果鮮明地附着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如何高效地提升自我的育人能力?」這是北京師範大學慶陽附屬學校一級教師劉陽從教以來一直思考和探尋的問題。
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發展的一項基礎工作,也是當前諸多學校和教師的普遍訴求。
相關調研發現,我國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脫貧縣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着工學矛盾突出、教師培訓缺乏實效、同儕交流不足、「小學科」教師專業發展受限、年輕教師專業能力水平欠缺、初任教師專業發展支持不足、優質教師專業發展資源要付費等問題和困境。
此外,受地域因素與經濟條件影響,欠發達地區的鄉村學校往往還存在資源信息相對閉塞、教學理念相對落後、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等問題。
「我們單純依靠自身力量提升現有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還存在一定困難,需要引入外部的優質人才資源。這樣,州內,包括縣域高中教育這潭池水才能活起來。」徐海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名校託管、縣中託管、異地辦學、組團式幫扶等方式不斷引進外部優勢資源。
「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脫貧縣教師需要在培訓內容上更加貼合當地教育現狀,在形式上更加豐富多元、有互動性。」北師大相關部門負責人指出,應以信息技術賦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專業發展,實現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城區學校、專家團隊、名師課堂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學校的群組和聯動,形成培育人才生態鏈,促進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專業發展。




資源雄厚

構建滿足鄉村教師需求成長體系

針對教師發展需求,不少地區和學校積極開展線上化教師培訓探索,引入科技與社會力量助力教師培養與專業發展,着力解決教師專業發展難題。
武鄉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世萍表示,武鄉縣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和專業成長,「今後,我們希望探索建立地校教師人才培養協作平台。」
為破解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育的發展難題、打造高質量鄉村教師團隊,以北京師範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充分發揮教師教育優勢,積極承擔鄉村教師培養的重任,探索實施「志遠計劃」「啟航計劃」「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等一系列「強師工程」,在線上線下共同發力。
為將「強師工程——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落到實處,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大力教育」,協同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西南大學等40所高師基礎教育工作研究會參與高校,着力打造「強師在線」高師基礎教育支持鄉村振興公益平台(簡稱「強師在線」公益平台)。
該平台落地於「潭水源」教師社區,按照「四有」好老師培養標準,構建滿足鄉村教師成長的專業性、綜合性、多元化資源體系。
「『潭水源』匯聚了基礎教育學科科研成果及學校一線教師教學經驗,有名校專區、精選課程、專家直播等板塊,社區初期資源來自高師基礎教育工作研究會參與高校資源和北師大附校一線優秀教學經驗視頻資源。目前,平台正在緊鑼密鼓進行更多資源的徵集、上傳、審核工作,將會給教師提供海量優質好課,老師們一定能夠在『潭水源』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課程。」北師大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公益免費

打造「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

「『潭水源』上講課的專家和老師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無法直接接觸到的全國頂尖級高師,並且我也能隨時隨地通過『潭水源』上的短視頻學習到具有針對性、實操性的教育教學技巧和方法。這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提升自我。近期的義務教育『新課標』解讀直播課就讓我受益匪淺。」劉陽表示,「潭水源」的高師資源和學習方式切中他的專業成長需求。
「強師在線」「潭水源」教師社區平台將於7月8日正式啟動。啟動後,該平台將面向全國832個脫貧縣和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教師公益開放,面向中小學教師特別是縣域鄉村教師開展定向培養和精準培訓,打造「資源場景化、學習自主化、教研協同化、成果可視化」的全新教師成長平台,同時探索「線上+線下」「能力+學歷」培訓模式,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銜接的「立交橋」。
北京師範大學慶陽附屬學校校長孫定國認為,「潭水源」正是各地教師所需要的公益成長平台,「『潭水源』教師社區具有非常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還能夠專屬定製培訓,並進行主題化交流,對學校教師的成長更具針對性、實操性。」
據悉,「潭水源」教師社區還致力於推動跨校、跨區域、跨學科的協同化在線教研,促進教師與全國同行共研共學,構建教師間的溝通交流網。
「科技、社會力量會助力未來教師培養與專業發展。隨着科技的進步和大數據、信息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情境的實現,高水平的教師培訓平台層出不窮,這不僅讓教師的培訓打破時空限制,也為教師成長發展提供了非常廣闊的空間。」北京師範大學亞太實驗學校校長徐向東表示,這樣的平台能夠促進教師培訓效率大大提升。
定向發力、精準施策,破瓶頸、強弱項,一幅教師發展的嶄新藍圖呼之欲出。我們相信,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定能形成「引得來、留得住、教得優、發展好」的良好局面!



匯一潭知識的水

成就每一位老師

希望每位老師都能夠擁有

苟日新、日日新的活水源泉

取之不竭的智慧寶庫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
GSE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報名入口


識別二維碼報名



長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