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基材料技術與應用論壇》將探討生物基材料前沿技術與產品應用,例如PHA、PLA、bio-PBS等生物基塑料和生物基纖維,重點圍繞聚乳酸的改性、加工與下游應用(纖維、膜袋、餐飲具、包裝材料等)。
TK生物基材料報道:最近,合成生物學——這一對外略顯神秘、業內卻異常火爆的新興產業,再度成為全球輿論焦點。縱觀A股市場,合成生物學概念股嶄露頭角。9月,川寧生物創業板IPO首發過會。6月,弈柯萊遞交科創板上市招股書。此前,凱賽生物、華恒生物等已先後登陸科創板上市。地方政府也進場扶持。9月10日,山東壽光市財政局宣布擬收購新日恆力,後者近年來轉型合成生物產業。此前壽光市政府剛宣布,將打造500億級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集群,成為當地「一號產業」。目前國內每家上規模的合成生物企業背後幾乎都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出錢出力出政策,如山東壽光之於新日恆力,山西及上海之於凱賽生物。合成生物學是一項革命性的科學突破,被稱為改變人類未來的關鍵技術之一,基因測序、基因合成、基因編輯是合成生物學三大底層技術。據多家科研院所預計,未來全球物質投入中的60%都可以通過生物製造方式生產,技術應用場景涵蓋化工材料、能源、醫藥、農業、食品等。據麥肯錫數據,預計到2025年,合成生物學的經濟影響將達到1000億美元。預計2030年至2040年,合成生物學每年帶來的經濟影響約1.8萬億至3.6萬億美元,將影響人類生活的眾多領域。在「雙碳」背景下,合成生物學具有戰略意義——依託三大底層技術創建細胞工廠,為綠色製造提供核心支撐。我國的《「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多次重點提及合成生物學。因此,資本加速湧入合成生物產業,而資本湧入帶來了產業IPO潮。Synbiobeta數據顯示,2020年合成生物學獲得融資總額達78億美元,約為2018年上一峰值的兩倍。2021年行業融資總額約180億美元,幾乎是2009年以來行業融資的總和。9月12日,美國政府簽署行政命令啟動《國家生物技術與生物製造計劃》。「這項政策就是瞄準合成生物學來的,意在將核心技術與基礎建設留在美國本地。」和泰資產一位生物技術投資合伙人對記者分析,「未來合成生物學的國際競爭會更加激烈,成為各國的核心科技。」推薦閱讀:30萬億美元!美國政府簽署《國家生物技術與生物製造計劃》據統計,進入2021年以來,我國多個地區相繼出台了推動合成生物技術成果落地的政策,應用在醫藥、能源、材料、化工等領域。如2021年1月,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在《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片區海淀組團實施方案》中提到,重點圍繞合成生物學等布局重大產業平台和重點項目;3月,《深圳光明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中提出,重點發展合成生物學、建設合成生物中試平台和成果轉化基地等,大力發展合成生物相關新興產業;6月,上海出台《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導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工業應用。今年9月10日,新日恆力發布公告稱,金投新材擬通過收購方式獲得上市公司控制權。資料顯示,金投新材為山東壽光市金投農業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金投農科」)的全資子公司,金投農科是壽光市財政局實控的轄區內重要國有企業,是壽光市重點打造的全產業鏈企業集團。新日恆力正是最新的A股全力轉型合成生物的代表性公司。今年3月,公司完成了5萬噸/年長鏈二元酸項目技術驗收,達到預定使用狀態。在此基礎上,公司在8月宣布,擴建5萬噸/年長鏈二元酸及5萬噸/年生物基新材料一體化項目,專注於微生物法長鏈二元酸和長碳鏈聚酰胺(含耐高溫)的技術開發、生產經營。壽光國資為何看上新日恆力?查閱壽光市政府網站獲悉,壽光市將打造500億級生物基新材料產業集群,並稱生物基新材料產業是濰坊(壽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號產業」。壽光市與新日恆力的緊密合作,是國內合成生物企業與地方政府「共舞」的縮影。9月2日,在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合成生物產業分論壇上,凱賽生物董事長劉修才詳細介紹了公司與山西深度合作的龐大產業園規劃,「山西合成生物產業生態園將成為探索合成生物材料替代化石原料,達成百萬噸級產業規模的一次重大實踐。山西將合成生物產業鏈確定為重點產業鏈之一,把凱賽生物基聚酰胺系列單體和聚合材料列為核心項目予以扶持,山西綜合改革示範區為產業園項目建設投入200億元,配備了完善的基礎設施及產業政策。」
2022年10月20-21日,由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TK生物基材料聯合主辦的《生物基材料技術與應用論壇》將在蘇州隆重舉行,論壇將布局生物基材料全產業鏈,誠邀權威機構專家和行業龍頭企業,共同交流和學習,推動我國生物基產業的健康和快速發展。
主持人:葉新建,安徽恆鑫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術官更多演講徵集/會議支持:李女士 188 2508 5504,歡迎專家自薦或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