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欲墜的美國股市可能又將面臨另一個棘手挑戰:美國通脹數據,而在大洋彼岸,市場等着看英國首相約翰遜能否在一連串醜聞之後成功匯集支持力量。
在中國,冬奧會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俄羅斯與中國強力展現雙方緊密關係。
以下是未來一周市場五大主題前瞻。
1/物價
對美聯儲鷹派路線的擔憂導致美國股市2022年開局動盪--周四將公布的通脹數據有可能證明這種擔憂一點也不冤枉。
路透調查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預計較前月上升0.5%。美國12月CPI環比上漲0.5%,同比上漲7%創近40年來最大年漲幅。
鑑於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已承諾將持續戰鬥來抑制通脹,美聯儲3月加息似乎已成定局。分析師紛紛上修加息預測;例如美國銀行已經喊出預計今年將有七次25個基點的加息。
隨着可口可樂和輝瑞等更多企業公布第四季財報,通脹衝擊美國企業獲利的情況也將成為焦點。
2/英國高通脹
英國央行現在估計英國通脹率可能達到7%以上,遠遠高於之前的預測。難怪近一半的決策者希望加息幅度比他們最後商定的25個基點更大。
隨着生活成本危機成為一個政治問題,政府已經制定了一系列財政支持計劃,以消除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
周五將公布的12月工業生產和第四季GDP初值數據應該能讓人一瞥經濟現狀。
一場政治危機使情況變得複雜。首相約翰遜因一系列錯誤做法而招致不滿,尤其是在抗疫封鎖期間在唐寧街官邸舉行派對。未來幾天他的政治前途可能會更加明朗。
圖:英國GfK消費者信心創2021年2月以來最低
3/ 「簡約、安全、精彩」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北京冬奧會的承諾。他很可能指的是人民幣,這是今年唯一兌美元表現出色的貨幣。
隨着中國為期一周的農曆新年假期結束,市場想知道在世界兩大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日益擴大的情況下,這種表現是否能夠繼續。1月人民幣創2017年以來單月最佳表現,但中國新年往往預示着走勢反轉。
但其他因素也在起作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抗疫限制舉措和大量外資流入國內債券--這些都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有利。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中國訪問期間,與中國簽署了超過15項協議。兩國都希望建設聯合金融基礎設施,以抵禦其他國家的制裁。這可能需要人民幣走強。
圖:人民幣升值,中國出口增長依然強勁
4/印度鴿派將退卻?
印度瞄準通脹問題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已多次重申,在經濟復甦穩固之前,將繼續支持增長。但最近的預算可能迫使其重新考慮。
通脹居高不下和對增長前景的信心改善可能為下一財政年度關鍵貸款利率的上升創造條件。
印度央行可能在周三開始政策調整,可能通過提高借款利率來縮小借貸利差。投資者還將了解印度央行對預算的看法,以及它可能如何幫助市場吸收創紀錄的14.95萬億印度盧比(2,000億美元)借款。
圖:印度總理莫迪上任後的零售通脹率
5/油價堅挺
一個月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發酵、油價飆升15%之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其盟友只用了16分鐘就決定,將堅持增產計劃。
原油價格處於七年高位附近,超過每桶90美元,因市場擔心諸多地緣政治事件導致供應中斷,特別是俄羅斯和烏克蘭可能發生衝突。歐洲正在爭相尋找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而在生產普遍不足的情況下,美國的冬季暴風雪則讓形勢雪上加霜。
能源價格也有可能變成各國政府面臨的政治難題。能源價格上漲已經造成了創紀錄的高通脹,若進一步上漲恐將減緩經濟增長勢頭。
圖:油價大漲
布蘭特原油價格徘徊在七年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