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作為一個居家辦公+帶娃上網課的賢妻良母或是能夫巧爸,大概率會是下面這個樣子。
不少家庭常備了「特效藥」……
鑑於藥效不佳,因人而異,導致仍有不少家長……
此時,對付上完網課的熊孩子們的最佳方法,就是扔過去一個手雷機。熊孩子們會被立刻「封印」起來,仿佛消失在了空氣中。一瞬間,就可以回歸平靜而優雅的生活狀態。
然而,總會有部分家長擔心:如果孩子沉迷網遊,染上了網癮怎麼辦?
這時,就會有家長跳出來告訴你:現在遊戲早就設置了防沉迷功能,不用擔心。
是的,2021年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
這個號稱史上最嚴防沉迷規定,進一步將未成年人的每週遊戲時間縮減為3小時。
但是,家長們真的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在上網課期間,熊孩子們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手機、平板。下課後就開始打起了破解防沉迷的主意。
與時俱進的騙子們,早已在各大短視頻、直播平台設好了陷阱,恭候這些熊孩子入套。
熊孩子們哪能分辨出真假,一句簡單的詢問,就輕易上鈎了。
之後,「客服人員」會很體貼地發出溫馨提示:僅剩2個名額!
於是,一番裝模作樣地詢問之後,立即進入主題:必須拿到家長的手機!
孩子會想方設法(包括欺騙)拿到父母的手機,隨後收到一個驗證二維碼,要求掃描識別。
(以上是虛假內容的二維碼,很容易製作,沒有技術含量,大家可以掃碼試試看)
這個二維碼,並不是會指向一個網址鏈接,而只是包含了一段純文字的信息。掃碼之後,就會出現如下內容:
就算有很明確的提示信息,但如果你不了解二維碼的原理(二維碼只是為了機器讀取方便而轉換的字母、副號或者文字),很有可能認為這是驗證之後出現的結果。但其實這只是一段文字,誰掃都是一樣的!
對於小孩子,又怎麼可能分辨的了呢?
在看到這段文字之後,孩子一定馬上陷入恐慌之中,將圖片發過去詢問「客服」。
「客服人員」立即改換了一副嘴臉,變成了嚴肅和恐嚇的語氣對文字內容進行了肯定的答覆。
剛剛還沉浸在破解完成之後,就可以盡情享樂遊戲人生的憧憬中的孩子,突然間就將父母置於危險的境地,自己也將面臨從未想過的後果。這時候,腦中變得一片空白。
此時,一個聽話的「小木偶」已經製作完成。
緊接着,騙子所說的每一句話,在孩子眼中都像是一根救命稻草。
所謂「解除」的過程,其實就是指導孩子操作父母的手機進行轉賬操作。而孩子在緊張情緒的支配下,一心只想補救自己的過失,根本無法意識到其他。
就這樣,一筆一筆將家長的錢,轉到騙子的賬戶上……
【本騙小結】
為了切實保護祖國的花朵,對於這種專門詐騙孩子的騙局,二呆已經陸續寫過好幾種了。其中,萬變不離其宗的關鍵要素,就是「父母的手機」,當然也包括「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手機」。
作為家長,假如你無法做到關注孩子使用手機的行為,那麼至少要做到:在孩子索要你的手機時,認認真真的問清楚,到底要做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