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說一件最近讓我開心的事。

上個月我們拍了一支短片,聊女性的選擇與自由。其中一位拍攝對象,是詩人余秀華。

因為身體上的殘疾,余秀華走路不太方便,講話也有些困難,卻沒想到在現場,她玩得比誰都歡脫。

來的時候穿一件紅裙子,特別愛講笑話,時不時「調戲」一下工作人員。

還熱情地向我們介紹她男朋友,拉他小手,沖他撒嬌。

我知道最近很多人關注她,是因為 40 多歲的她公布了戀情,和小她 14 歲的楊櫧策在一起了。這幾天還在微博曬倆人的婚紗照,大方秀恩愛。

當天在現場拍攝時,有個細節很打動我:余秀華站在一扇窗下,一束光打在她臉上,她手裡捧着書,一字一句地為我們讀了一首詩。

那個畫面特別美好,美好到我旁邊的同事說,有些「心疼」,覺得眼前這個女人這麼有才華,表達卻受限,要很用力地念出每一個字,才能聽清她在講什麼。

但那束光照在她臉上時,我突然很羨慕她——她的內心明明比任何人都自由,就像她讀的那首詩一樣:

我不打算以容貌取悅你了
也沒有需要被你憐憫的部分
我愛我身體裡塊塊鏽斑
勝過愛你


在余秀華身上,你感受到一種巨大的反差:身體痛苦,卻活得快活。


想愛就愛,欲望來了就表達,敢說很大膽的情話,不用任何條條框框捆住自己。

在處處受限的現實下,她決定把自己活成一個春天。

余秀華是熱烈的。

每逢簽售會她必穿紅色連衣裙,換深色衣服時,也會系上一條紅色圍巾。

張揚、熱情,生命自由。

這樣的她,也曾被一段痛苦的婚姻禁錮。

前夫和她幾乎沒有精神交流,在她面前總有種面對殘疾人的優越感,下雨天從不攙扶妻子,而是看她跌倒在一旁笑話她。


余秀華說,婚姻給她的好處,遠沒有一朵花給她的感受多。

2015 年,她花 15 萬結束了「無愛婚姻」。

在旁人看來,殘疾人想要愛情是可笑的,但她想爭取的,是身為人的尊嚴。

一次採訪中她說:「對某些男人,(離婚)也許就是甩掉一件舊衣裳。對一個女人,她就是甩掉一個制度,呼吸的空氣和從前也是不一樣的。」

如今的余秀華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期待愛情的味道。她自我調侃道:「我一個中年婦女,也沒正事幹了,不想愛情想什麼呢?」

這個春天,詩人終於戀愛了,每天都沉浸在被寵溺的快樂里。

男友會在散步路上,把編好的花環給她戴上。余秀華帶着花環,坐在鞦韆上,像小女生一樣興奮又害怕。



喝醉了男友會扛她回去,給她換乾淨衣服,讓她好好睡覺。她在這男人面前很安心,但網上對這段戀情爭議很多,有人說「這男的只是在賺她流量」。

余秀華不在乎:「愛情就是各取所需,計較那麼多幹嘛呢?我第一次在這個男人身上得到這麼多快樂,這就夠了。」


她的愛情宣言早寫好了:要「掐頭去尾地愛着」。

掐頭,不計過往。去尾,不想未來,只要當下愛着就好。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活成余秀華。

對很多人來說,人到中年,早已過了浪漫的年紀,再追求「愛情」,聽上去天真幼稚,甚至有些羞恥。來不及了。

可事實上,愛與被愛,是每個人一生的命題,一生的需求,不該因為年齡而被禁止。

比起「該不該愛」,我們更需要問問自己「還想不想去愛」。


當天的拍攝現場,除了余秀華,郭柯宇和淡豹也在。

早在去年,在真人秀節目裡,郭柯宇就讀過余秀華的詩:

就剩我和他了,許多人中途離場,許多羊抵達了黃昏的草場。

那是一首講「愛情的相遇和遺憾」的小詩,那時郭柯宇和前夫剛離婚一年。

余秀華和郭柯宇一見面,沒聊幾句,就擁抱在一起了。郭柯宇一下沒忍住,哭了,好似找到了一種「遙遠的相似性」:

渴望脫離桎梏,想要重獲內心自由。

郭柯宇是在 40 歲時,才發現人生走得不太對。前 10 年在家照顧孩子和老公,沒再拍電影。

節目裡,她哭過兩次,每次都是因為「你一個影后,為什麼不再拍戲」這種話題。她說過一句話,很多女性都很有共鳴:

「當時進入婚姻是因為特別想當媽媽。」

雖然也曾享受柴米油鹽的家庭生活,但她知道自己有多想念表演,多熱愛舞台。她最終決定給自己一次解脫。

我認識的一位讀者@曉莉斯也有類似的感受。

28 歲漂泊累了,身邊剛好有合適的人,感覺穩定下來也不錯,一拍腦門就結了。

結果生下女兒半年後,經常半夜發出「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的迷思。哪怕有人幫忙,還是會累到內心不停默念「我只是個機器,我不累」給自己洗腦。

她很喜歡小孩,但同時也受困於找不到自我的價值。

或許很多女性都有過這種感受,當你看到身邊的人陸續都走上這條路,還告訴你「大部分女人最終都會這樣」時,你很可能覺得,自己早晚也會走進這樣的人生。

渾然不覺地進入一種框架里,直到漸漸開始感覺「好像不太對」。於是又面臨新的選擇:要掙脫嗎?

郭柯宇說,重回演藝圈難,但她堅持回去,哪怕是跑龍套的角色也接,飯一口一口地吃,鏡頭一個一個地完成。

其實,過去或現在,不同選擇之間並沒有對錯之分。

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管在哪個年齡、哪個階段,都不是沒得選。

重要的是,還敢去選。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片場,幾位女同事聊到了「東亞女性骨子裡的服從感」,連我們自己都很難意識到,也很難拒絕。

似乎從小到大,很多女孩都不是被鼓勵「你可以」,而是被規訓「你應該」。
讀者@雷恩露說,在爸媽眼裡,女孩的人生是有「模板」的。所以當她想開一家情趣用品店,爸媽各種威脅:「女孩開這種店,臉都丟盡了,以後誰敢娶你?」

爸媽思想保守,她只能自己用存了好幾年的錢,偷偷開了家小店。她說,很多女孩都有這種需求,礙於傳統觀念不敢說,不敢進來。

她的出現,讓女性顧客更自在了。看到大家能正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對待「性」,覺得自己特了不起。

我還認識一位女性朋友@秀 50 多歲了,才決定要為自己活。

年輕時為照顧三個孩子,做過蠟燭工、壽衣工、洗衣工,還在工地搬過磚。

操勞了大半生,現在她想離開孩子,去過悠閒的生活。

孩子結不結婚她不管,就算將來女兒生小孩,她也不幫忙帶。

中年女性要過自己的生活談何容易?家人覺得她自私,孩子還沒成家,你就還沒盡到責任,怎能撒手不管呢?

她真這麼做了,自己一個人住,每天忙着練戲曲,在直播間蹲老師講課,穿戲服上台演出。

用她的話說,不要用愛綁架我,自己也沒幾年活頭了,幹嘛不好好活幾年?


在拍攝現場,我們熟知的朋友寫作者淡豹說,要解放自己,就要學會讓自己滿意,讓自己喜歡自己。

「自己的人生很重要,別人的評價不重要。」


勇敢很難,這篇文章里的故事和經驗也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女孩,但它至少讓你看到一種可能——

就是現在,不管你已經「多大年紀」、已經失去了什麼、錯過了什麼,你仍然有能力和權利去愛,愛一個人,愛一件事。

不必為「有野心」而惶恐,不因規訓而羞恥。

下一次你感到困在某種狀態里「動彈不得」的時候,告訴自己:

「比起我應該做什麼,我想去做什麼更重要。」


你可以去愛、去快活、去離開、去建造。

你可以生猛大膽,把自己活成一個春天。

這些女性的生命像一場燃燒,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我們和大膽探索美的內衣品牌伊維斯,邀請演員郭柯宇、詩人余秀華、寫作者淡豹,共同拍了上面那支短片《一件我選的內衣》。肆無忌憚地生長,可以從一件內衣開始。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大膽性感、放肆地美。

5月18日,伊維斯會舉辦一場美背內衣節。從現在起,前往伊維斯全國線下門店報出暗號「放肆地美」,即可獲得「美背光影周刊」,發現美的一百種玩法,並搶先享有美背禮包。

或者上天貓伊維斯旗艦店參與體驗活動。

複製1¥9aGU2jtgmWo¥ 伊維斯專研內衣19年

進店體驗萬茜同款

你可以打扮精緻一個人在家照鏡子、穿一件大膽的內衣、談一場荒唐的戀愛。

你可以活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只要那是你的選擇。

撰稿:祝有肉

責編:袁三點


※部分素材來源:公眾號《人物》《Vista看天下》、真人秀節目《再見愛人》、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

晚禱時刻:

很多人告訴你要勇敢

但我知道,被刻在骨子裡的印記

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刨除的

今天想送一首詩給你,是余秀華寫給我們的

也請你記得

要溫和地,懷着不可抗拒的意志

奪回自己內心的自由

只此一生

必須熱情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