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市時的三家中介機構,能證明自己在IPO過程中確實勤勉盡責了嗎?

作者|春曉

編輯 |小白

隨着年報季的落幕,42家上市公司因觸及退市指標,即將告別舞台。說到這些公司,風雲君可就不困了,風雲君幾乎是360度無死角全覆蓋,最少也都是提前兩年就準確預判了。

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如果想在股市成功避雷,那不妨下載市值風雲APP,註冊制時代最全的A股、美股、港股獨立研報平台,你值得擁有。

(來源:帶你避坑掘金的市值風雲APP)

除了這42家即將退市的公司,風雲君無意間發現,5月6日,昔日的紫晶存儲也披星戴帽,變身*ST紫晶(688086.SH)。

剛上市兩年的公司,怎麼就在退市邊緣打轉了呢?背後都發生了哪些狗血事件呢?來來來,風雲評書馬上開講。

暗藏4億違規擔保,兩年換三次會計師仍難逃立案

*ST紫晶也是風雲君的老朋友啦,早在2021年8月,風雲君就在《上市首份年報就被保留意見,科創板「壞示範」紫晶存儲:除了唯一的技術優勢日薄西山,還有一堆問題很棘手》中,提示了投資風險。

(來源:有顏又能打的市值風雲APP)

自2020年2月上市以來,*ST紫晶的股價便一落千丈,最高由86.15元/股跌至如今的6.05元/股,兩年時間股價跌去九成,如今市值不到12億。

(來源:你想要的全都有的市值風雲APP)

01 兩年換了三次會計師,還是收穫兩次非標報告

說起*ST紫晶披星戴帽的最直接原因,是2021年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且,另有三名董事無法保證年報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

不得不講,這還是康美藥業案件的功勞,現在中介機構和董監高已經不敢閉着眼睛簽字拿錢了。

就在去年,*ST紫晶上市第一年就被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上市才兩年,就連續兩年財報非標,*ST紫晶這是想爭做科創板退市第一股嗎?


更神奇的是,上市後短短兩年時間裡,*ST紫晶就換了三次事務所,從中我們能體會到上市公司所做的努力。

2020年2月,*ST紫晶上市之初聘請的是致同會計師事務所;3月,*ST紫晶將致同更換為了容誠會計師事務所,但團隊未變。

2021年1月,上市公司將容誠更換為立信;

2021年12月,*ST紫晶再次將立信換成了中喜會計師事務所,而中喜對其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

對非標審計意見不了解的老鐵,可以對應下圖快速掌握。兩年換了三次事務所,連續兩年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這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


02 近4億違規擔保浮出水面,上市公司和投行配合作案

*ST紫晶2021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22年2月12日,正是合家團圓的日子,*ST紫晶突然發布了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公告。一個月後,謎底似乎有了答案。

3月13日,*ST紫晶發布了《關於公司自查涉及違規擔保事項的公告》。公司稱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發生多筆違規擔保,合計金額3.73億,共為14家第三方累計提供16筆擔保。

不過,*ST紫晶並未及時對外披露相關情況。性質更加惡劣的是,上市公司不但不及時披露,還試圖掩蓋真相。

早在2021年10月,上交所向*ST紫晶發出了半年報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其中,就曾明確問詢上市公司的銀行賬戶是否因質押、擔保受限。

然而,*ST紫晶對此一口否定,同時,保薦機構中信建投也發表了相同的核查意見。


2022年4月8日,上交所對*ST紫晶、實控人鄭穆、羅鐵威、以及總經理和財總予以公開譴責,對董秘和保薦代表人予以通報批評。

3月-4月,*ST紫晶先後收到了4封與違規擔保相關的問詢函,上交所要求其說明違規擔保發生的原因、背景、資金去向等情況。令風雲君佩服的是,截至目前,上市公司連發8封延期回復的公告,愣是一個問題都沒詳細說明。

這事也可以理解,要編這麼多理由,還得儘量編的風雨不透,這事非常難。而且都立案調查了,中介機構也不敢給出招了。


2021年,*ST紫晶對違規擔保計提預計負債1.26億,2021年一季報,公司繼續對此計提預計負債7,200萬元。

除了違規擔保,事務所還對2021年*ST紫晶進行的追溯調整、大額銷售退回等事項發表無法表示意見,並認為2020年保留意見涉及的事項的影響,在本期也無法判斷是否已經消除。至於具體細節,風雲君在此就不展開了。

這麼看來,上市公司這波被披星戴帽一點都不冤!

兩年未分利潤已虧成負數,上市前業績同樣有問題
財報非標的同時,*ST紫晶的業績自然很慘澹。

01 上市第二年就虧損,上市前的業績同樣有問題
2021年,*ST紫晶僅實現營收4.58億,同比下滑近20%。2022年一季度,實現營收0.92億,雖然較2021年略有增長,仍低於2020年同期水平。


營收下滑的同時,*ST紫晶也迎來了虧損。

2021年,*ST紫晶歸母淨利潤虧損2.29億,2022年一季度繼續虧損1億。截至2022年3月末,*ST紫晶的未分配利潤為-0.63億,直接虧成了負數。


至於虧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ST紫晶因違規擔保計提了大額預計負債,另一方面則是對應收賬款等計提了1.03億的信用減值損失。

其中,*ST紫晶主要對部分長賬齡的應收賬款,按照100%單項計提信用減值準備。


而根據賬齡倒推,這些減值的應收賬款大致發生在2017年-2020年,也就是說,*ST紫晶上市時的財務數據有很大的水分,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存在很大的疑問。

對此,上交所也直言不諱問詢*ST紫晶,是否通過大額壞賬準備調節利潤、進行財務大洗澡。雖然上市公司還未回復,但是用腳底板去想,公司必然也不會承認。


伴隨着營收下滑,*ST紫晶的現金流也開始吃緊。2021年,*ST紫晶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1.94億,自2018年以來首次為負。


02 核心業務打骨折,中介機構成關注點
具體來看,*ST紫晶的業務構成也發生了巨變。

2020年以前,光存儲產品及解決方案是*ST紫晶的兩大核心業務。然而,2021年,這兩項業務合計才實現2.53億營收僅是去年的一半。


對於核心業務營收打骨折,*ST紫晶解釋為:主要是在地方政務數據災備中心領域的營收大幅下降。


2021年,*ST紫晶原核心業務解決方案的毛利率也由44.98%下降至17.84%,下降了27個百分點。公司的綜合毛利率也由近50%下滑至25%。


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大打折扣的同時,2021年,*ST紫晶的業績主要靠信創業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來勉強支撐,而這項信創業務在2020年才開始拓展。2021年,信創業務的毛利率僅為15.27%。

綜上,上市第二年,*ST紫晶的核心業務就出現了營收打骨折、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的現狀,上市公司因違規擔保等事項,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而披星戴帽。

最後,讓我們大聲念出這些中介機構的名字吧,*ST紫晶上市時保薦機構中信建投,審計機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機構廣東恆益律師事務所。

如果*ST紫晶成為科創板第一家退市的上市公司,這些中介機構有能力證明自己在IPO過程中確實勤勉盡責了嗎?他們會連帶賠償投資人的損失嗎?

免責聲明:本報告(文章)是基於上市公司的公眾公司屬性、以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為核心依據的獨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風雲力求報告(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報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市值風雲不對因使用本報告所採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以上內容為市值風雲APP原創
未獲授權 轉載必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