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破9望10?廣東仔豬猛漲至640元!養豬人激情被點燃!4月牧原趁勢賣豬苗100萬頭創歷史新高‖正業生物特約·周一見
《農財寶典》新牧網 李宗林
仔豬賣瘋了!隨着業內對後市豬價的普遍看好,仔豬市場迎來春天,部份地區30斤仔豬已經賣到640元的高價。緊抓仔豬市場的火爆行情,正邦、雙胞胎、揚翔等各大豬企,近期都開始斥巨資補貼鼓勵抓豬苗,「豬王」牧原更是創下單月仔豬銷量新高,達到了驚人的101.9萬頭!
要知道跨入2022年,一季度牧原雖以1381.7萬頭的出欄量穩居第一,卻也成為虧損最多的企業,一向以低成本為傲的牧原,陷入「養多虧多」的窘境。近期仔豬銷量屢創新高,究竟給行業釋放出怎樣的訊號?難道連「豬王」也開始甩賣仔豬調整產能?
了解這項數據前,我們必須認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即使行情明顯回暖,業內多數企業仍處於虧損之中」。牧原創下新高的不僅是仔豬銷量,其1-4月總出欄同樣爆發,累計出欄2013.8萬頭,已達到2021年全年實際出欄量的50.02%。
快速出欄搶占市場的背後,虧損慘烈也是事實。根據牧原一季度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虧損51.8億元,接近2021全年利潤的75%!同時,牧原4月份銷售生豬632.1萬頭,商品豬銷售均價12.56元/公斤,以16元/公斤的造肉成本、110公斤出欄均重為基礎粗略計算,每頭豬將虧損378.4元!
牧原在《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中提出「2022年生豬銷售增長率不低於25%」的目標。根據2021年出欄量計算,牧原2022年目標將不低於5023.88萬頭,如今2013.8萬頭出欄已達成年度目標的40%,此時突然減少育肥豬數量,牧原究竟儲備了多大的產能還未釋放?
很明顯,當前相較生豬價格,仔豬價格無疑更為強勢。記者了解到,牧原的仔豬成本基本控制在350元。這種情況下,增大仔豬銷量能夠快速獲得利潤,同時規避後期不確定的市場風險,短期來看何樂而不為。
那虧損壓力下,各大豬企大量兜售仔豬就僅是回籠資金、控制育肥成本,向行情「示弱」?筆者認為也不盡然,仔豬銷量的暴增,更像是大環境推動下,企業與市場之間的相輔相成。
一方面,即使賣出了這100萬頭仔豬,對於牧原這樣的養豬大戶,也僅是存欄體量的一小部分。需要注意一點,牧原採用輪迴二元雜交育種體系,二元母豬同時滿足商用和肉用的需求,可以根據行情靈活調配快速出欄。
另一方面,牧原向下游延伸的步伐始終未停。根據調研信息披露,目前牧原已投產屠宰產能達 2200萬頭/年,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產總產能將超過 3000萬頭/年。也就是說牧原已逐漸具備內部消化產能的能力。
仔豬暢銷的背後,反映出的是業內對豬價行情的一致看好,全進全出制的模式下,疫情行情的雙重擠壓讓不少中小規模企業的豬舍「空着」。面對如此大的產能空缺,能夠滿足此等規模單批次供應的企業,通常也只有這些大型豬企。
養豬人的熱情已被點燃,當前大量外購仔豬究竟是成功抄底,還是成為「接盤俠」?行情要不要「賭」,這才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查詢國家統計局數據可知,2021年6月正是全國能繁母豬的最高點,對應出欄時間正是今年的4-5月份,可真實情況卻是4月起,在疫情壓力、消費淡季等多重因素擠壓下,豬價不跌反漲,所以能出欄的豬越來越少是真的,並且短期內能出欄的豬可能「越來越少」。再疊加餐飲業與旅遊業的開放,豬肉消費能力逐漸復甦,無疑利好後期豬價。
4月2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也發表通知,截至4月27日當周,全國豬料比4.16,環比上漲8.05%。「屠宰企業或有提前備貨操作,豬價不乏迎來短時上漲,養殖單位有望扭虧為盈。」
數據支撐、官方背書,舞台搭好了,市場情緒也已到位,漲價已成眾望所歸。可隨着部分地區「肥轉母」與二次育肥現象重燃,導致了部分原本要上餐桌的豬,留在豬場變成種用,這樣雖會加快短期內豬價上漲的速度和高度,但等到行情上升時,二次育肥導致的出欄體重倍增疊加「母轉肥」,又會對豬價造成多大影響?我們依然不得而知……
當市場對還未發生的結論達成共識時,會對事件原有的軌跡造成多大影響?身在洪流之中誰又能看清全局,養豬是長期主義毋庸置疑,與其說「賭」行情抓住機會賺一筆,不如說修煉內功靜待花開來的實在,扭曲的市場仍在修復之中,不要因人為干預導致悲劇重演。
作者:李宗林
統籌:彭進、吳昊暉
編輯:龍振輝
歡迎掃碼進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