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微信改版打亂發布時間
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將「智谷趨勢」設為星標🌟
保持聯繫,一起前行

◎智谷趨勢(ID:zgtrend)| 張威廉


就在昨天,前香港保安局局長、現政務司司長李家超當選第六任香港特首,並將於7月1日正式上任。

64歲的李家超,是香港至今選出的年齡最大的特首。之前幾位,當選時都不滿60歲。


在選前三天接受媒體採訪時,他說要建立一個「會做事、做成事」的政府。

在獲選演講中,他重申了競選政綱:解決住房問題,完善政府治理上的不足,確保國家安全,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李家超獲選難稱意外。因為自從林鄭月娥4月4日宣布不再尋求連任後,國內國外都把目光聚焦在他身上:下一任特首,只會是他。

如果說有點讓人意外的,或許是他在選舉委員會中的得票率:1416張支持票,8張反對票,4張棄權票,支持率99.2%。

這顯著高於林鄭在2017年特首選舉中所獲的支持率66.8%。

李家超的競選全程貫穿着一個主題:增強民眾團結,將「你我對立」(us versus them)的社會情緒轉變為「我和我們」(we and us)同開新篇的進取熱情。

不過,這顯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在他的中學同學黎永良(Peter Wing-leung Lai)看來,李家超的獲選實至名歸。

回憶起在九龍華仁書院的求學時光,黎先生說,李家超是一個「活潑陽光的男孩」。在少年時期,他就總會「思考他能夠為香港、為祖國做些什麼」。

華仁書院班級照。李家超在最上排,右數第二位。

在這所歷史悠久的香港著名男校的結業考試中,李家超拿到了四個「最優等」成績(distinction),並獲就讀香港大學資格,原本要去攻讀工程學位。

但與這些同窗好友不同的是,他最終並沒有選擇去大學深造,而是在高中畢業後的1977年加入了警隊。

在2009年的一次訪談中,李家超表示,這是因為他「對警務調查有着濃厚興趣」。

同學們常稱呼他為「李Sir」、「超哥」。

在最初20年職業生涯中,李家超專注於調查犯罪,他參與了香港歷史上一些轟動性的罪案調查,比如柳記豪迷魂黨案、張子強炸藥案……

1997年,他升為香港警務處總警司,從此開始大量接觸行政職責。

隨後20年,他又憑藉個人實力在香港警務系統里步步高升,並於2017年擔任保安局局長。

在2019年的風波中,李家超幫助港府守住了國家安全的底線,公開表達對於警隊的支持。

2021年6月,李家超被提任為政務司司長,當上了香港的二把手。

正如李家超此次的競選口號一樣,眼下的香港,需要「我和我們」的身份認同,以及「同開新篇」的奮鬥目標。

而他的個人履歷似乎預示着,在未來5年的任期內,他將持續將施政重心放在維護香港的穩定上。

對於香港媒體,李家超在去年曾提出將通過相關立法打擊「假新聞」。

有報道稱,他已經獲得了港內精英的支持:

在獲得特首提名的一周以後,李家超就組建了一個智囊小組,其中有不少顯赫人物:香港首富李嘉誠、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唐英年,甚至還有國際巨星成龍。

到正式上任之前,李家超還有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他表示,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組建團隊。


香港的局面,顯然比5年前複雜得多。他要接手的攤子並不那麼容易收拾。

首先是經濟挑戰。

在全國一季度GDP增長4.8%的背景下,香港下降了4%,結束了連續四個季度的復甦勢頭。

由於第五波疫情的衝擊,香港一季度零售銷售額跌了7.6%。

餐飲業壓力更大,3月份總營收僅39.3億港元,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單月數字;一季度營收共151億港元,是近16年來最低。

從2021年1月起,經濟學人智庫(EIU)就連續調低香港2022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從最初的近4%降至如今的1%不到。

同時,由於俄烏衝突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問題,香港今年的通脹預期則從2022年初開始猛漲。


為疫情紓困,香港政府在《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新一輪刺激計劃:

向每一名有資格市民發放總額10000港元的消費券;
推出「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符合資格的申請者可以獲得一筆超過10000港元的援助金;
對中小企業提供補貼,推出了「保就業計劃」……

但儘管有財政支持,這兩年許多企業還是處於倒閉邊緣,或已被迫關閉。


與此同時,香港的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均愈加嚴重:如果沒有政府支援,近四分之一的香港居民會落入「相對貧困」的境地。

還有始終居高不下的房價,李家超早就表示,房屋問題是香港解決多重問題的重要鑰匙,會重點解決。

這是李家超上任時將要面臨的基本盤。


其次,由於種種原因,香港的人才外流仍在持續。

香港入境事務處的數據顯示,2月、3月香港出現居民淨流出,分別走了65,259和66,334人。


有香港的移民業內人士表示,最近幾年,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加大力度從全球「搶人」,對金融科技、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爭奪尤為激烈。在港島環境不斷變化的背景下,許多人才被吸引出海。

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香港對跨國企業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3月末,香港的歐洲商會發布調查報告指出,有近一半在香港的歐洲企業正在考慮搬去別處:25%的企業將在未來12個月完全地離開香港,24%則在考慮部分搬走。僅有17%的企業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沒有任何搬遷計劃。

同樣在3月末,林鄭表示,香港當前的智力流失是「無可爭辯」的,但她並不認為這說明香港人正在移民海外,因為有很多人還會重回香港。

在香港還未完全恢復常態的情況下,李家超可能必須要花費更多力氣吸引外國投資,恢復香港的國際吸引力。


好消息是,香港已經熬過了第五波疫情,似乎也堅定了自己的抗疫模式。

3月21日,林鄭宣布在未來三個月分階段放寬疫情限制:

從4月1日起,國際入境人員的酒店隔離從14天減少至7天;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的航班允許抵港;
香港的大小學校4月19日開學;
4月21日起逐月放寬對商業活動的限制……

有外媒評論稱,這是一個決定性的信號,標誌着香港已經實質放棄「清零」策略了。

目前來看,香港的新增病例從4月下旬以來下降到每日幾百例,並沒有出現大規模反彈,勝利在望。


香港街頭已經部分恢復了人氣。

但新冠病毒的變異仍在繼續。按照病毒演化規律來看,我們很可能會面臨傳播力更強的毒株的威脅。

到時候,香港又會怎麼做,還能夠堅持現有的防疫路線嗎?

「會做事,做成事」,李家超說的這六個字,要在香港實現沒那麼容易。

一個少有人知的事實是,林鄭是連續第四位在任時民意支持率下滑的香港特首。他們面臨的諸多困境,似乎從沒變過。

這個位置,並不好坐。

☞如何看清財富大震盪背後的世界政經迷局?如何在低增長時代尋找全球掘金機會?

想看更多關於海外資產配置的趨勢分析,歡迎關注【海外掘金】。我們解釋關於全球資產的一切重大變化,並持續分享全球投資的各種機會。

關注我們,一起在黑天鵝頻現的時代,打贏資產保衛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