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六十五期| 婁霓






婁霓,天津大學碩士研究生,長期從事新型建築體系和產業化技術的研發創新與轉化推廣工作。尤其在裝配式模塊建築領域的技術研發與工程實踐方面取得突出成績。





























突出貢獻

婁霓率領團隊借鑑國際先進的工業化建造理念和製造技術,開展技術創新,研發形成本土化裝配式模塊建築體系及其相關產業產品。針對抗震地區研發建立鋼骨架集成模塊建築、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建築兩種體系,開發連接節點,形成抗震設計方法,在國際上將鋼骨架集成模塊建築應用範圍由非抗震區拓展到抗震區;制定模塊建築工廠製作與現場驗收標準, 首次提出模塊工廠製作部分分部、分項工程驗收內容、標準與方法,解決了模塊建築在我國應用推廣的驗收難點問題。





























重要成果

婁霓主編了《箱式鋼結構集成建築技術規程》T/CECS 641、《鋼骨架集成模塊建築技術規程》T/CECS 535 等技術標準。成果在全國實現多省市地區二十多個項目的落地推廣,主持建成模塊建築示範項目超過 30 萬平方米,包括雄安新區首個實施項目「雄安市民服務中心—企業臨時辦公區項目」、全國首個高層模塊化住宅項目「鎮江港南路公租房」、全國首個模塊化商品房項目「南京仙林湖住宅小區」、全國首個模塊化校園建築「景德鎮莫妮卡國際學校」等,建築主體裝配率最高達 98%,現場用工量可減少 70%,建設工期縮短 1/3 以上,實現較高的建築節能環保水平與建造水平。成果將先進制造業技術理念融入建築行業,帶來了建築行業管理模式的變革,實現了科技創新技術在國家重點工程方面的實施落地以及在行業的技術引領作用。

婁霓寄語

隨着技術的發展、市場的需求以及政策的指引,智能建造已經成為建築領域開始探索和嘗試的熱點。相比其他建築體系,模塊建築具有更高效的製造型生產系統,將在智能建造領域的實踐探索中帶來更早的實現可能以及更多的創造空間。以建築產業的設計統籌為前提,基於製造業的自動化生產條件,結合智能設計的技術發展與應用,模 塊建築在未來的智能建造發展中將發揮更加積極的引領作用,給使用者和建設者帶來更多的驚喜!

原文見《建築》2022年第8期第67頁

「十年百人」第七期上榜名單
(所有排名不分先後)

編 輯:袁奐青

三里河路9號每周播報第四期


小編說兩刊:城市管理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