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言
PREAMBLE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一個有着藝術界「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級別大展終於在2022年4月23日開幕了。這個與德國卡塞爾文獻展、巴西聖保羅雙年展一起並稱為世界三大藝術展沿襲至今已有127年歷史(1895-今)。奇數年為藝術雙年展,偶數年為建築雙年展,由於受到疫情影響藝術展期延後,然而熱度和藝術氛圍卻完全沒有因為疫情而消退。


本次「第59屆雙年展」由塞西莉亞·阿萊曼尼任策展人,羅伯托·西庫托任主席,共囊括來自58個國家的213位藝術家,共計80個國家參展。展覽將從4 月 23 日持續至 11 月 27 日。


The Milk of Dreams

此次雙年展的主題叫《夢之乳》The Milk of Dreams,靈感來源於英國作家、超現實主義藝術家萊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 )的一本書。這本書描繪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生活通過想象力的稜鏡不斷被重塑,人們有可能改變、變形,並且成為自己以外的人。

左:韓國館;右:烏克蘭館

接下來將以國家展館為單位,為大家展示部分雙年展作品,不分先後,費心整理,且看且收藏。如果想直接看中國館,請直接刷至文末。

#歐洲 #


01

英國館

THE BRITISH PAVILION

索尼婭·博伊斯:感覺她的方式

Sonia Boyce: Feeling Her Way

索尼婭·博伊斯(Sonia Boyce)是第一位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代表英國的黑人女性,她關注的是英國黑人音樂家對於英國國家文化尚未被充分認可的貢獻。她以碎片化的形式提出了一種非常現代的語言,每個展廳都布置了她和不同女性藝術家的創作過程,暗示了社區中的一種長期以來在英國主流中被忽視凝聚形式。

©️Marco Cappelletti.

02

法國館

THE FRENCH PAVILION

夢想沒有標題

Lesrêves n』ont pas de titre / Dreams have no titles

法國館的藝術家Zineb Sedira是一名出生在法國的阿爾及利亞移民,她的作品主要研究了僑民在外國建立社區過程中的想法和抵抗。本展館的布景靈感來自盧基諾·維斯康蒂的電影《異鄉人》(1967)、奧森·威爾斯的電影《贗品》(1973)以及藝術家絲娜·席迪拉自己製作的電影和相關研究藝術實踐的經驗。展覽以時而充滿希望並感人的方式深入挖掘了反殖民激進主義的繼承。

© Thierry Bal

03

德國館

THE GERMAN PAVILION

重新安置一個結構

Relocating a Structur

這是一個關於破壞場地的裝置。展館內暴露的結構是藝術家Maria Eichhorn用於揭露納粹權政期間對展館的加建和擴建的隱喻,而牆上的文字記錄了這段歷史中對該行為的記錄。

©️Ugo Carmine
04

愛爾蘭館

IRELAND PAVILION

聚集

Gather

地板上是起伏的石灰岩,被深深的切口刺穿,讓人想起排水溝或風化沉積岩中的嚴酷裂縫。藝術家Shelter 邀請我們站在它的遮陽篷下,仰望葉壓花半透明玻璃的風扇。通風口充滿了整個 LED 屏幕,集中在一個百葉窗的循環上,打開、關閉、進出、呼吸。

05

荷蘭館

THE DUTCH PAVILION

當身體說「是」

When the body say yes

脫掉你的鞋子,躺在鋪滿地板的色彩鮮艷、起伏的座椅上(與藝術家 Théo Demans 合作),並欣賞 bonajo 的新視頻。

06

葡萄牙館

PORTUGAL PAVILION

太空吸血鬼

Vampires in Space

佩德羅·內維斯·馬奎斯(João Mourão/ Luís Silva)的展覽以居住在緩慢漂移宇宙飛船上的吸血鬼為主題,呈現了三部帶有恐怖和科幻元素的電影。太空中的吸血鬼訴諸我們認為的「吸血鬼」的形象和期望,以解決性別認同、無核家庭、酷兒繁殖以及當今親密關係和心理健康的作用等問題。

07

波蘭館

POLISH PAVILION

使世界重新煥發魔力

Re-enchanting the World

該項目以創造性的方式將藝術家的個人經歷和當地故事與文藝復興時期壁畫的傳統交織在一起,同時將私人肖像與幾個世紀前的象徵主義和寓言相結合。

©️Daniel Rumiancew‍‍

08

瑞士館

SWISS PAVILION

音樂會

The Concert

瑞士館的藝術家們回收了瑞士館在過去雙年展中使用過的廢料,用這些廢料重新搭建了新的裝置作品。這些裝置作品被設計成了截斷的下肢、倒下的軀體、姿勢怪異的巨手……藝術家利用燈光顏色,在展廳入口和展廳內部之間巧妙地設計了「晝夜」交替的視覺衝擊。在瑞士的民俗文化中,人們會在六月底之前舉辦篝火儀式,通過燃燒稻草人來防止惡魔和疾病,趕走冬天。在這種語境下,火焰象徵着結束和新的開始,以及時間的循環性。

©️Samuele Cherubini

09

丹麥館

THE DANISH PAVILION

我們走過地球

We Walked the Earth

丹麥館是一個髒亂的馬廄環境。展廳中,一隻巨大的、半人半馬的生物正被吊在天花板上,地上散落着既像花蕊、又像內臟一般的物體。在另一個展廳里,另一隻雌性的半人馬臥倒在地上。兩隻垂死的半人馬,隱喻生死的掙扎。

©️Ugo Carmine
10

冰島館

ICELANDICPAVILION

永恆運動

Perpetual Motion

來自雷克雅未克的當代藝術家Sigurður Guðjónsson通過多感官雕塑,六米高的豎屏與大型落地投影相連,屏幕描繪了金屬粉塵的不斷漂移,通過藝術家的相機鏡頭不斷放大;結合了移動的圖像和聲音,激活了空間,探索感知邊界,為參觀者創造了一種迷人的、沉思的體驗。

©️Ugo Carmeni

11

比利時館

BELGIUMPAVILION

遊戲的本質

The Nature of the Game

比利時館在展廳內展示了許多不同國家孩童生活場景的畫作。這些畫作用誇張的手法,構造出同年齡不同地點,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生活狀態。引起人對世界問題:氣候變化、戰爭、不平等…等的反思。

©️Roberto Ruiz

12

匈牙利館

THE HUNGARIAN PAVILION

追夢之後:我敢於藐視傷害

After Dreams: I Dare to Defy the Damage

新生代藝術家Zsófia Keresztes,將其最新創作的一系列作品來表達自己逐夢態度與成果。

©️Dávid Biró

13

奧地利館

THE AUSTRIAN PAVILION

「軟機器」的邀請和它憤怒的身體部位

Invitation of the Soft Machine and Her Angry Body Parts

藝術家Knebi和Scheirl將奧地利館改造成一個開放的舞台,邀請觀眾探索這兩位維也納藝術家所呈現的「欲望空間」。從繪畫、雕塑和照片,到紡織作品和寫作,再到時裝系列和雜誌,這兩位女藝術家將這些元素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Georg Petermichl
14

馬耳他館

MALTAPAVILION

Diplomazija Astuta

藝術家將卡拉瓦喬的開創性馬耳他祭壇畫作《施洗者聖約翰的斬首》重新想象成一個動態的雕塑裝置。通過感應技術,鋼水滴從天而降,落入七個長方形的水池中,每個水池代表了《斬首》中的一個主題。Diplozija Astuta將卡拉瓦喬的內在主題重新置於現代生活中,促使觀眾協商一個身臨其境的空間,在這裡體驗聖約翰處決的悲劇和殘酷,調和過去的不公正,並在未來維護共同的人文主義原則。

©️David Levene
15

盧森堡館

LUXEMBOURGPAVILION

咫尺天涯

Faraway So Close

藝術家Tina Gillen從傳統的畫布框架出發,探索畫面與三維空間的關係。

© Florian Kleinefenn

16

西班牙館

SPAINISHPAVILION

修正

Correction

Ignasi Aballí 試圖通過以 10 度角複製建築物,形成新的內牆,使其對齊其他空間。這種干預破壞了空間記憶,改變了展覽空間、雙年展場地的位置,以及它與威尼斯市的關係。假設當前位置是異常,為什麼要糾正先前批准的建築物?為什麼要和它的鄰居比較呢?這種更正意味着什麼變化?

17

羅馬尼亞館

ROMANIANPAVILION

你是另一個我 - 身體的教堂

You Are Another Me - A Cathedral of the Body

阿迪娜·平蒂列將她在2018 年榮獲柏林電影節最高獎項的電影《不要碰我》中的一些鏡頭重新配置製作為在羅馬尼亞館的兩個新視頻裝置。在關注殘疾人和大部分非異性戀個體的同時,阿迪娜·平蒂列試圖在她的採訪和觀眾之間建立一個更廣泛的親密定義和同理心。

18

芬蘭館

THE FINNISH PAVILION

密切注視

Close Watch

Pilvi Takala 將自己成為芬蘭最大購物中心的保安,並任職6個月的生活做成紀錄片,探討工作引發的一些問題,包括國家將權力角色移交給私營公司意味着什麼,以及誰在履行這些角色。

©️Ugo Carmeni


19

意大利館

ITALIAN PAVILION

夜的歷史和彗星的命運

Storia della Notte e destino delle commete

一個探討意大利經濟和工業興衰相關主題的裝置藝術。

20

蘇格蘭館

SCOTLANDPAVILION

潛入記憶深處

Deeep dive (pause) uncoiling memory

藝術家Alberta Whittle的作品呈現在展覽的紫色牆壁上,寓意一個希望改變的世界的希望燈塔。通過影音視頻揭露警察暴行、殖民化、性別和種族政治以及氣候變化等嚴峻現實,展示的真相時,實現自我修復,恢復正義。

©️Cristiano Corte

21

拉脫維亞館
LATVIANPAVILION

河邊賣水

Selling Water by the River

超現實的彩繪瓷器雕塑遍布拉脫維亞館,但它們都沒有雙年展展館中常見的大型體量。儘管這件作品的組成部分都因其怪異的特點而令人印象深刻,但它們提供了難得的純粹和無拘無束的視覺享受時刻。

© Ēriks Božis

22

愛沙尼亞館

ESTONIANPAVILION

蘭花:對富足的渴望

Orchidelirium: An Appetite for Abundance

展館靈感來於愛沙尼亞植物藝術家 Emilie Saal 創作於 1910 年的水彩畫。藝術家克里斯蒂娜·諾曼 (Kristina Norman) 通過薩爾的經歷,探討愛沙尼亞的殖民歷史。

©️Luke Walker

23

烏克蘭館

UKRAINEPAVILION

枯竭之泉.大潮

The Fountain of Exhaustion. Acqua alta

由於烏克蘭的文化遺產和藝術面臨俄羅斯炮擊和炸彈的破壞,烏克蘭藝術家正在通過烏克蘭館和特殊的露天展覽空間發出強烈的信息。72個銅漏斗以金字塔的形式排列,水難以通過它。強烈表達自己的生存權。

動態演示△

24

土耳其館

TURKEYPAVILION

從前...

Once upon a time...

藝術家Füsun Onur 描繪了一場由貓和老鼠發起的鬥爭,它們聯合起來反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統治邏輯。通過彎曲和扭曲金屬絲、乒乓球、皺紋紙製成的人物重新演繹了一個童話。

©️Hadiye Cangökçe

#非洲 #

01

埃及館

EGYPTIANPAVILION

伊甸園花園

Eden-Like Garden

©️Marco Cappelletti

02

阿拉伯館

SAUDI PAVILION

教學之樹

The Teaching Tree


藝術家肖諾創作的教學樹,覆蓋着塗漆的棕櫚葉,並由氣動裝置驅動。模稜兩可的形態穿透整個空間,像呼吸一樣斷斷續續地膨脹和收縮。這件作品源於藝術家對線條及其對創造和破壞的二分法潛力的調查。

@Samuele Cherubini

03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館

UAE PAVILION

日出日落間

Between Sunrise and Sunset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易卜拉欣的生物形態雕塑聚集在起伏的色彩和運動中——暗示着身體、變異和變形,這些形式來自他與作品材料的物理對話。

©️Ismail Noor of Seeing Things

04

烏干達館

Uganda NationalPAVILION

光芒:他們在時間裡做夢

Radiance: They dream In Time


Acaye Kerunen 是一位多媒體和表演藝術家,她讓當地社區參與,將當地材料精心製作的圖案渲染成複雜的形狀,講述烏干達及其周邊地區的發自內心的體驗。Collin Sekajugo 則是通過獨特審美的照片,展現大眾對主流文化的偏見和微妙影響。


#大洋洲 #


01

新西蘭館

NEW ZEALAND PAVILION

天地營地

Paradise Camp

藝術家 Yuki Kihara 在深入研究太平洋後殖民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從她所屬的 Fa』afafine的角度,探索了小島生態、酷兒權利、交叉性和非殖民化等被邊緣化、不為人知的歷史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

@Luke Walker

02

澳大利亞館

AUSTRALIANPAVILION

災難

DESASTRES

馬科·富西納托(Marco Fusinato)在他的聲音裝置中呈現了現場演奏電吉他,在演奏的同時,同時通過複雜的技術循環輸出,以保密的術語輸入而由搜索引擎生成的圖像。

©️Andrea Rossetti

#北美洲 #

01

加拿大館

CANADIAN PAVILION

2011 ≠ 1848

「2011 ≠ 1848」是一個關於兩年和四個全球事件的故事,標誌着加拿大歷史上的第一次。該項目的核心是信息傳播的代際差異如何影響起義的進程。

©️Marco Cappelletti

02

美國館

UNITED STATESPAVILION

主權

Sovereignty

美國館建築空間受傑斐遜樣式啟發,西蒙娜·利在整體展覽空間中陳列了堅忍而獨特的具象雕塑。這些為美國館創作的大型作品綜合了對非洲僑民和早期美國黑人歷史的借鑑。

©️Timothy Schenck

#南美洲 #

01

巴西館

BRAZILIAN PAVILION

修正

Correction

巴西館的入口是一個耳朵的形狀。展廳內部布置了其他身體臟器和部位,以這些身體的器官作為表達的出發點,與250多種與身體有關的巴西俚語相結合,對巴西的當代社會政治景觀提出了批評。在一個展廳里,一隻破損的手指正按下投票鍵;另外一邊,一隻被割下的舌頭正在地上流淌着血;在展廳中央,一隻血紅的充氣肺。對於喬納薩斯·德·安德拉德來說,他的祖國巴西是一個需要治癒的病痛之軀。


02

智利館

CHILEAN PAVILION
泥炭地之心

Turba Tol Hol-Hol Tol

「Hol-Hol Tol」是塞爾克南人的語言中的「泥炭地之心」,他們是巴塔哥尼亞火地島的土著居民。塞爾克南人在火地島自由居住,與他們祖先領地的泥炭地和諧相處了 8000 年,直到殖民者到來,使這個民族遭到滅絕。這個展的目的是為了呼籲保護泥炭地,保護文明。

© Ugo Carmeni

03

秘魯館

PERUVIANPAVILION
和平是侵蝕性的承諾

Peace is a Corrosive Promise

由藝術家和活動家赫伯特·羅德里格斯(Herbert Rodríguez)創作的 30 幅藝術品和 DIY 幻燈片投影。他認為和平具有腐蝕性,任何真正的反文化價值都應該如此;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本着真正解放精神的民主的基礎。

#亞洲 #

01

尼泊爾館

NEPAL PAVILION
無聲靈魂的故事—分散的線—扭曲的香格里拉

Tales of Muted Spirits-Dispersed Threads-Twisted Shangri-La

02

阿拉伯敘利亞館

SYTIAN ARAB REPUBLICPAVILION
敘利亞人民:命運共同體

The Syrians People: a common Destiny

藝術家們用不同藝術語言對表達對生活的執着,與他們心愛的祖國保持團結的決心。

03

新加坡館

SINGAPORE PAVILION
紙漿III:放逐之書簡史

Pulp III: AShortBiographyof the Banished Book

展覽以書籍、電影和紙質迷宮的形式,探討了瀕危語言的不穩定性和持久性、知識的未來、公共和替代圖書館,以及在歷史印刷中心興衰的區域印刷社區的世界主義,包括威尼斯和新加坡。

©️Alessandro Brasile

04

烏茲別克斯坦館

UZBEKISTANPAVILION
知識的花園

The Garden of Knowledge

這座 500 平方米花園的布局以智慧之家的花園為基礎,智慧之家是9 世紀巴格達的一個學術中心,中世紀的學者,包括著名的波斯數學家花剌子模都曾在這裡學習。

©️Gerda Studio

05

日本館

JAPAN PAVILION
啞型

DumbType

四個展台上的鏡子高速旋轉,激光照射將文字反射到周圍的牆壁上。投影文本均取自 1850 年代的地理教科書,提出了簡單而普遍的問題。閱讀文本的聲音從旋轉的參數揚聲器發出。房間的中心是一個空房間——一個不存在於任何地方的地方,但同時也是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的地方。隱喻人類生活在一個後真相和閾限空間的時代。

Kazuo Fukunaga +©Dumb Type

06

韓國館

KOREANPAVILION
迴旋

Gyre

坐落在俯瞰大海的小山上,以「渦旋」為主題,韓國館展示了藝術家金允哲的六件作品,其中包括流動的、彩色的動態裝置。正如主題所暗示的,空間似乎無限膨脹,產生了一個漩渦。

©️Georg Petermichl
視頻觀看△
07

蒙古館

MONGOLIANPAVILION
脆弱性之旅

A Jourey Through Vulnerability

蒙古館展示了 Unen Enkh 和 Enkhbold Togmidshiirev,這兩位藝術家使用來自蒙古遊牧文化的有機材料,並提出了關於文化差異性和流離失所的全球問題的問題。


08

中國館

CHINESEPAVILION
元境

Meta-Scape

空間設計借鑑了以「詩「為代表的中國文藝傳統中的「境」的啟發,旨在基於當下「人——技術——自然」共生的人類「境況」,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境」作為一種原理性觀念,從「元」所提示的超越時間的態度出發,結合展廳中的藝術家作品將中國文化的意境再現。

©️ArtGaze

點擊標題圖片進入景觀周書店購買:

景觀、建築、庭園、文旅、規劃等專業好書

點擊海報查看:100位大咖分享、20門課程
海量視頻在線觀看,景觀設計師充電必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