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月9日下午,

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通報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

兩輪社區篩查結果全為陰性
本次疫情社區傳播基本阻斷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5月9日下午進行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陳斌對廣州市疫情防控最新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


5月5日12時至8日12時,本次疫情新增20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單日新增均為個位數;其中,確診病例18例、無症狀感染者2例;以上新增感染者均在隔離密接人員中排查發現。

8日12時至今,廣州市無新增本土感染者。截至目前,本次疫情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48例,無危重、重症病例。

5月4日、7日,為主動排查五一假期人員流動帶來的潛在風險,廣州市先後開展了兩輪社區核酸篩查,共完成採樣3920.71萬份,結果均為陰性。

經專家評估研判,本次疫情社區傳播基本阻斷,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為全面排查消除隱患

動態調整個別區域防控措施


陳斌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做好疫情處置工作,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不斷提高廣州市疫情防控水平。

一是科學動態調整「三區」範圍。近日,廣州市有序解除部分封控、管控區域,同時,為全面排查消除隱患,我們對密接、次密接人員隔離前活動軌跡持續深入流調,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處置情況,動態調整了個別區域的分級分類防控措施。陳斌表示,會繼續做好封控區、管控區的管理和服務,請廣大市民繼續給予理解支持。

落實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機制
強化監測哨點敏感性
做好來(返)穗人員健康管理

二是持續做好常態化防控。陳斌表示,廣州市將落實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機制,強化重點場所、重點行業的人員、物品、環境核酸檢測頻次;開展區域性常態化核酸篩查,強化社會面監測。

同時,持續強化醫療機構、藥店等監測哨點敏感性。醫療機構對就診患者及陪護人員要嚴格落實「四必查一詢問」:檢查體溫和口罩佩戴情況,查驗健康碼、健康申報卡,詢問有無發熱、咳嗽等症狀及流行病學史;藥店對購買感冒、退燒類藥物的人員,要落實好信息登記報告制度。

除此以外,還要持續做好外地來(返)穗人員健康管理。她提醒,所有省外來(返)穗人員在抵穗後,需在交通站場就地檢測核酸,或24小時內儘早就近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並於12小時內向居住地社區報告;涉疫地區來(返)穗人員要嚴格落實廣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29號通告要求。

日常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

陳斌提醒,廣大市民要持續做好個人防護和健康監測,「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請大家做好日常體溫、症狀等健康監測;近期,要密切關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 (味)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可疑症狀,應該自覺減少與他人接觸,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接受核酸檢測;同時,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近一個月
廣州市、區團委共組織12.74萬人次
志願者參與防疫志願服務

5月9日下午,在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團市委副書記劉韻華介紹,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志願者積極主動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從4月8日至今,市、區團委共組織12.74萬人次志願者參與重點人群信息排查、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物資配送、信息錄入等志願服務,累計服務50.64萬小時,其中,18—45歲的青年成為主力軍,占比超過71.5%。

在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當天,全市有8231名青年志願者參與了1606個核酸採樣點的服務,以志願服務的特殊方式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節日。
劉韻華介紹,面向白雲區封控區管控區的志願者和一線工作人員,團市委成立支援白雲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組建「團校骨幹教師+醫務工作者」的專業隊伍,採用錄製短視頻、發送工作指引推文、開展網絡培訓、組織專線問答、製作宣傳海報、點對點培訓6種形式,助力封控區、管控區提升疫情防控人員培訓效率和專業化水平,共製作推出崗位工作流程規範10份、培訓課程37節,服務覆蓋白雲封控區、管控區130多個網格、逾17萬人次。
452名港澳青年志願者投身廣州社區志願服務

劉韻華介紹,青年志願者積極響應黨組織、團組織號召,有的「輕傷不下火線」;有的舍小家為大家,和家人共同奔赴防疫一線;有的通宵達旦線上支援;有的帶着行李箱上班,隨時準備投身封控管控區緊急任務;還有來自港澳的452名青年志願者也積極投身社區志願服務。防疫青年志願者中,湧現了很多感人事跡。
「比如在醫院工作的護士,除參與醫院防疫工作外,還利用非工作時間到社區開展志願服務。還有在白雲區封控管控區支援的團員青年,從4月8日以來服務超過26天,支援了3條街道。還有來自港澳的青年,參與街道流調服務時每天都要打100多通電話,一天下來嗓子都沙啞了也毫無怨言。」劉韻華說。
廣州推出「註冊志願者禮遇計劃清單」兩年多來109.15萬人次
廣州青年志願者投身防疫一線

據介紹,為關心關愛志願者,廣州也推出了「註冊志願者禮遇計劃清單」,涵蓋保險、交通、健康等12個類別共30項禮遇內容。同時,團市委面向防疫一線人員家庭適齡子女製作並推送人文、體育、音樂、國學、科普等線上趣味「雲課」126節,覆蓋人群約5萬人次;87名青年大學生為下沉支援社區一線人員的子女提供心理疏導、學習幫助、答疑解惑等「雲伴學」服務,希望將更多的溫暖送給投身防疫一線的奉獻者。
「廣州是『志願之城』,志願服務氛圍濃厚。從2020年起,廣大青年志願者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聽從指揮、不辭辛勞、奮勇參戰、真情奉獻,兩年多來共計109.15萬人次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共同築牢這座城市的『防疫牆』。」劉韻華說。

5月3日以來
花都區已連續7日無新增病例

5月9日下午,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花都區副區長胡標發表示,花都區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保持攻堅態勢,實現社會面穩固清零。


5月3日以來,花都區已連續7日無新增病例,經專家研判,目前風險較小,已轉入常態化防控階段。
每天20%、5天一個周期每天約41萬人開展核酸篩查

胡標發表示,針對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為堅決抓好常態化的疫情防控,花都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核酸檢測「高頻次」嚴檢。4.27疫情發生以來,花都區高效有序開展了四輪全員核酸篩查,累計採樣771.58萬人次,結果全部為陰性。
接下來,花都區將按照市的統一部署,每天20%、5天一個周期,每天約41萬人開展核酸篩查;將物流貨運站場、農貿市場、出租車、密閉半密閉場所等從業人員納入50類重點人群,實行名單制管理,定期高頻次核酸篩查。同時通過短信、電話、敲門行動等方式,迅速落地核查黃碼人員,對黃碼人員開設24小時核酸檢測點,做到隨到隨檢。
壓實預診分診、首診負責制
做好「哨點監測預警」嚴防

二是社會面「兩看一測」嚴查。對區內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商鋪、餐飲店、大型商超、室內景點等社會面場所實行「一場所一碼」,全區共設場所碼74915個,嚴格落實掃場所碼後「兩看一測」(查看健康碼、行程碼,測體溫)、戴口罩、限制客流等措施,同時做好從業人員健康監測管理。

三是做好「哨點監測預警」嚴防。對全區範圍內379家民營醫療機構和817家藥店,按照分片包幹、網格化管理模式,開展疫情防控哨點監測「雷霆行動」,壓實預診分診、首診負責制,一旦發現發熱、疑似症狀人員立即報告屬地「三人小組」、撥打110核查,並嚴格落實轉診閉環管理,充分發揮醫療衛生機構、藥店「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的哨點監測預警作用,對管理不規範、工作不主動、整改不到位等問題進行嚴查嚴管。

為司乘人員免費提供「落地核酸」

此外,胡標發表示,做好兩站一場一碼頭一服務區」嚴控工作。五一過後一定時期內,人員流動頻繁,對「兩站一場一碼頭一服務區」實施「逢進必查」是外防輸入最有效的措施。

花都區壓實物流企業、園區、屬地鎮街責任,開發上線「來花小程序」,省外來(返)穗貨車司機提前24小時申報;在廣州北站、11個車流量大的高速公路卡口、3個高速公路服務區、4個物流重點場所和各鎮街,共設置39個採樣點,為司乘人員免費提供「落地核酸」,一輛不漏、逐人排查。

最後,對來穗返花人員實行「五級聯動」嚴管。政法、公安、鎮街、村居、出租屋主五級聯動,強化來穗返花人員信息推送和核查清零,出租屋主主動報備、村居主動排查、鎮街主動落實分級分類管控措施。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伍仞、張姝泓、董業衡、王燕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賀風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