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TCC翻譯情報局"關注,回復 "社群" 加入我們TCC 推薦:大家好,這裡是 TCC 翻譯情報局,我是李澤慧。如何在眼花繚亂的功能點中確定哪些值得做呢?你或許需要產品思維來幫助你做出判斷。作者在本文中介紹了產品思維以及它在三個方面的作用:定義問題並確定開發功能列表,根據產品目標確定功能優先級,幫助設計團隊成員達成一致。作者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幫助設計師思考問題和解決方案,同時介紹了多種模板和設計工具幫助設計團隊更好開展工作。想象一下這個場景。團隊中一個成員找到你激動地說:「我剛剛參加了一個絕佳的銷售會議,想到了一個我們必須開發的新功能!你點擊這裡和這裡,再這樣做,然後它就會像這樣!」或許他甚至邊說邊給你繪製了草圖,畫完後問你:「所以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實現它?!」你全程一直保持微笑,但是內心想的卻是「辣雞」。在我們討論具體應對方法之前,先同步一下什麼是產品思維。產品思維的核心是解決問題。當你應用產品思維時,你其實是在從問題到解決方案的過程中將用戶需求擺在了首要和中心的位置。我們進一步看看如何讓整個團隊都像產品人一樣思考。1. 產品思維幫助你判斷構建什麼功能1. Product thinking will help you know what to build
首先從定義問題開始。像用戶畫像和 JTBD(Job To Be Done,一種用戶行為理論,描述了促使消費者使用創新產品的動機。通過發掘用戶期望本質,來創造出新思想和新產品,https://jtbd.info/2-what-is-jobs-to-be-done-jtbd-796b82081cca)這樣的工具可以幫你定義問題空間。
解決這個問題對於用戶和我們的業務來說有什麼潛在的影響?
現在讓我們回到剛剛的隊友這裡。在面對他人呈交的一個看似思慮成熟的解決方案時,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什麼?停頓一下,稱讚對方的興趣和熱情,並有禮貌地將對話引導回問題本身。這裡是一些你可以採用的方法。
我用我的團隊的案例作為模板。首先,你可以簡單地提出一些關鍵的問題。針對每個新的創意或解決方案問你的合作夥伴以下問題:我們想要為 x 用戶或 x 用戶畫像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通過思考這些要點可以幫助從解決方案模式轉換成產品思維模式,並有助於與成員達成一致並通力合作回答上述模板中的問題。一旦他們熟悉了這個模板,你就可以讓他們自主思考並稍後一起回顧檢查。記得要鼓勵你的團隊提供數據分析、用戶反饋、競品以及市場調研方面的材料來支撐他們的思考過程。從 JTBD 框架中推導出的工作地圖也可以很好替代上述最基礎的模板。
如果你想與利益相關方進行更詳細的討論,你可以用 5W1H 方法來對問題、機會、解決空間進行深入分析。這個模板在工作坊中使用能獲得最佳效果,過程中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針對圖中每個問題進行頭腦風暴。
改編自 http://narenkatakam.com/
不要忘記一點 —— 如果提出點子的人無法清晰準確地描述問題,就需要進行研究分析了。你可以進行一天的定性研究:發放問卷調研,做市場分析或競品分析,或對產品進行數據分析。任何能夠佐證問題是否亟待解決的數據都是有用的。
2. 產品思維幫助你進行優先級排序2. Product thinking will help you prioritize
一旦你明確了需要構建哪些功能,產品思維還可以幫你排列需求的優先級。我認為產品經理們在優先級排序問題上受到很多不公平指責。通常情況下,當確定優先級很困難且面臨巨大壓力時,產品經理會用框架模板幫助將功能排序。但是,當產品經理對確定需求優先級感到困難時,不是因為他們不擅長或沒有正確的工具,而通常是因為對公司戰略缺乏了解。產品經理需要明確公司目標才能成功確定優先級。
讓我們進一步看看公司目標如何關聯優先級。想象你的公司策略由願景、目標、指標和行動組成,在一個非產品主導的公司里,行動就會以一系列待排序的功能的形式給到你。但在一個產品主導的公司里是怎樣的呢?公司目標就是產品目標的出發點。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將用戶反饋、內部反饋和行業流行趨勢作為考慮因素。
一旦你心中有了產品目標後,再選擇那些可以幫你衡量項目進展的指標。下個步驟就是產出、收集、有主題地聚類各種創意。這是很有趣的環節!你可以開展頭腦風暴工作坊、設計原型、進行用戶訪談,並利用其它創新技術幫助你拓寬領域。理想狀態下,你的目標、指標和創意通過研究逐漸確定下來,研究過程會幫你收斂和聚焦創意,得到最終的創意列表。如果你的團隊還沒有走到這一步,也沒關係,這通常需要一定的產品和流程成熟度的積累。
當你對創意聚類和排序好後,你就可以開始將它們拆分成產品功能或可開發增量。在所有這些都做好後,你終於可以來確定優先級了!
讓自己放鬆一點,劃分優先級並不簡單,它不意味着產出一個功能列表並排好順序,實際上在你開始前需要進行深思熟慮。如果給到你一份功能列表並要求你進行優先級劃分,你需要像產品人那樣將重點轉回公司目標上來。問一問,這些功能如何幫我們實現公司或產品的目標?怎樣算成功?
我相信,如果你從管理中得到了正確的指導,你可以不需要優先級框架圖作為輔助。但是,框架圖可以幫助你看清自己是如何以及為何做出這樣決定的。通過可視化表格——比如矩陣圖,也可以讓整個團隊同步到進程中來。
「影響 vs 努力」是經典的優先級矩陣關係圖。「影響 vs 未知因素」矩陣關係則更多應用在假設驅動的開發或驗證迭代中,用這個矩陣關係圖來確定哪些功能需要預先測試,哪些功能可以直接開發以及哪些應該直接摒棄。
故事地圖、功能棧排名和投注是其他幾個讓利益相關人參與到優先級排序過程中的好工具。如果在向矩陣中添加想法和功能時,讓利益相關方和團隊成員參進來的話,那整個團隊將非常清楚需要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哪裡了。
3. Product thinking will help you keep your team aligned
最後,產品思維可以幫你保持團隊一致。一旦你明確了待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順序,你該如何與團隊和公司溝通呢?你可能想到路線圖是個很好的工具。在你的路線圖中應用產品思維方法可以讓你避免很多麻煩!
但首先,我要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甘特圖適用於項目,而不是產品。根據定義,甘特圖是一種條形圖,用於說明項目進度!甘特圖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來維護,並不能真正提供更高的透明度,而且可能也無法幫助你的團隊獲得成功。
如果你想讓你的團隊採取更加產品主導的工作方式,那就拋棄甘特圖,使用「現在-下一步-未來」表格作為路線圖吧。
這個表格適用於功能、主題、學習目標、想要開展的實驗或想要驗證的問題,無論你的團隊想要如何組織你的工作它都很適用。此外,「現在-下一步-未來」路線圖非常容易維護,且給任意次數的修改和調整提供了很高靈活度,並讓團隊和更廣的公司範圍都能看到可預期交付的內容。
「現在」一欄中的內容是定義明確的、細化的、完全聚焦的工作。這裡體現的是高保真的設計、需求、和所有最高優先級的亟待開發的項目。「下一步」一欄中的內容是部分確定的、處在原型或線框圖階段的設計,和正在收集中的需求,這些內容優先級較低。「未來」一欄中則是高層次的、宏觀的、優先級完全靈活的內容,這一部分可以作為你和團隊收集想法和創意留待未來考慮的板塊。
一個小警告 —— 當你提出這個圖表時,習慣了使用甘特圖的隊友們可能立刻會提出關於時間和截止日期的問題。你可以禮貌地解釋說,這個路線圖顯示了各種工作間的相對優先級,而不是一條明確的時間線。如果你在一個大型組織內工作,用額外的一頁補充信息可以幫助對路線圖中的項目做出進一步解釋說明。你可以用產品畫布作為模板,或者試試下面這個簡化的模板:
為何決定構建它?提供支持依據並描述你想要解決的問題預期完成的時間?給出相對的時間計劃,不是確切的日期
如果你進行過能夠提供依據的研究,你也可以將它鏈接到這一頁。
此外,你也可以通過給功能定級(SABC)來進一步優化你的文檔,這樣做有助於管理那些關注截止日期的各相關方的預期。記住要用大概時間來限定你的交付日期——千萬不要承諾確切的截止日期!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開發過程中會發生什麼。原文:https://uxdesign.cc/bring-product-thinking-to-any-team-92995b474753

十個技巧幫助你設計一款在線學習 APP這些色彩心理學知識教你如何傳遞信息案例研究|康奈爾大學副業社區網站設計Web Vitals —— 谷歌的新一代 Web 性能體驗和質量指標網頁設計師能從日式美學中學到什麼?案例研究|一款為你帶來難忘體驗的美食 APP如何製作打動面試官的作品集,這裡有一份完整的指導手冊如何做好用戶體驗項目?從一個好計劃開始如何建立設計系統如何把握不同層級用戶的需求:回歸本質,打磨信息架構TCC 視野|2021 年用戶體驗設計趨勢分析
TCC 設計情報局歡迎小夥伴加入,一起交流設計知識,了解全球設計資訊,鍛煉英文能力,發掘更多可能性~添加小助手微信,備註「社群」,即可加入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