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民生策略團隊

聯繫人:牟一凌/吳曉明




【報告導讀】疫情導致線下消費場景失去,消費板塊在Q2陷入困境。而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使得即使疫情出現明顯緩解後,家電、家居等板塊的業績修復斜率仍充滿不確定性。結構上看,Q2業績亮點可能在於:快遞、白酒與調味品。




Summary

摘要


1出行鏈:疫情成為核心擾動,Q2板塊整體仍處困境

2022年Q2疫情在多地反覆,對出行產業鏈再次形成重大衝擊:對機場而言,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飛機起降架次相較於往年同期均存在較大幅度的下滑;而對於航空而言,除疫情外,油價高企、人民幣匯率貶值等不利因素更是對其業績形成進一步衝擊。整體而言,航空機場板塊在2022年Q2業績相較Q1虧損更為嚴重。除此以外,消費場景的受損,公共場所人員流動的限制使得餐飲、旅遊、酒店、線下零售等出行鏈上核心細分行業不僅僅中觀視角下的景氣度指標均出現大幅下滑,而且在披露率相對較高、具備一定業績可信度的業績預告中也可驗證業績的明顯受損。從相對更為廣義的視角來看,快遞業成為出行鏈上復甦韌性相對更強的板塊:儘管我們預期板塊Q2業績增速仍有下滑壓力,然而上漲的單票收入與更高的行業集中度為其提供了一定安全墊,板塊整體仍處於良性復甦進程中。


2地產後周期鏈:受疫情與地產重壓之下,即使成本壓力出現緩解,板塊業績難以出現大幅改善。

對於家居板塊而言,從歷史上看,上市公司口徑下的家居用品板塊的業績表現與工業企業口徑下的家具製造業板塊走勢基本一致。截至2022年5月,工業企業視角下的家具製造業營收與利潤累計增速表現相較3月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6月無論是內外需景氣回升均並不明顯,因此儘管原材料價格上升趨勢得到緩解,受需求走弱(或延後)影響,板塊Q2業績相較Q1仍存在下行壓力,這從2022年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中也可得到一定驗證:從中位數視角來看,家居各細分板塊在Q2業績依然相對低迷。而對於家電板塊而言,從中觀視角來看,上市公司口徑下的家電板塊業績與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分項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累計同比走勢整體一致。而2022年Q2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與家電出口相較於Q1下滑明顯,儘管美元大幅升值帶來一定的匯兌收益,我們預期2022年Q2家電板塊營收表現大概率延續下滑趨勢。然而考慮到Q2家電上游原材料工業金屬價格漲幅有限,塑料、板材、鍍鋅板價格均出現一定下滑,因此我們預期Q2利潤表現上可能依然會存在一定韌性。這在業績預告中也有所體現:多個細分板塊扣非利潤表現相較Q1均有所改善。


3食飲鏈:Q2板塊業績出現一定分化,酒飲有望優於食品。

從歷史上看,上市公司口徑下的食品板塊業績表現與工業企業口徑下的食品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走勢整體一致,2020年疫情以來,兩者走勢出現背離,卻與食品價格(以RPI食品分項累計同比表徵)表現更為相關。在2022年Q2,食品零售價格實現企穩回升;而食品製造業變化並不明顯,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大幅改善。而從用電量指標來看,板塊整體生產狀況邊際上並無明顯受損。考慮到2022年6月生產消費場景的逐漸恢復,板塊業績修復動能相對較強,因此從中觀視角來看,我們認為2022年Q2食品板塊的營收增速相較Q1下滑有限,然而考慮到產業鏈上游相對價格在Q2出現明顯抬升,在6月價差甚至再度跌入負區間,板塊成本端壓力依然較大,毛利率仍存下滑風險。結構上來看,調味品板塊價格上漲力度相對較大,價格傳導更為順利,我們參考2022年Q2業績預告結果,調味品板塊景氣度同樣相對占優。除此以外,預製品板塊同樣延續了Q1以來的高景氣,業績表現較為出色。而對於酒飲板塊而言,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累計營收增速與利潤增速相較Q1下滑並不明顯,因此預期2022年Q2酒類業績具一定韌性。從結構上而言,考慮到當下白酒企業與啤酒企業與其中觀視角下產量上的相關性。因此我們認為2022年Q2白酒業績韌性或強於啤酒。


4Q2消費復甦進程中斷,在部分原材料出現一定緩解後,疫情與地產成為當前與未來的板塊核心矛盾

在2022年Q2,多地疫情發生後採取的封控措施使得消費板塊的復甦進程被迫中斷,大量依賴於線下具體消費場景的板塊(如出行鏈)再度陷入困境。而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更是使得即使疫情出現明顯緩解後,家電、家居等板塊的業績修復斜率仍充滿不確定性,需要我們密切跟蹤。而結構上看,2022年Q2消費內部可能存在亮點的板塊可能是: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單票收入持續上漲的快遞業;成本壓力緩解,業績具備一定韌性的白酒業;成本壓力緩解,價格出現一定傳導的調味品業等。


風險提示:測算誤差;代表性誤差。


報告正文


1. 出行鏈:疫情成為核心擾動,Q2板塊整體仍處困境
1.1 航空機場:受疫情、匯率、油價等多方擾動,Q2普遍大幅虧損

從中觀視角來看,對機場而言,受疫情反覆影響,機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飛機起降架次相較於往年同期均存在較大幅度的下滑;而對於航空而言,除疫情外,油價高企、人民幣匯率貶值等不利因素更是對其業績形成進一步衝擊。

由於板塊業績預告披露率較高(高達90%以上),因此我們同樣可以直接參考業績預告的情況對2022年Q2業績進行判斷。整體而言,航空機場板塊在2022年Q2業績相較Q1進一步惡化,整體虧損相對嚴重。

1.2 快遞:單價上行支撐業績表現,板塊仍處復甦進程之中

而從中觀視角來看, 2022年1-6月規模以上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速僅為2.9%,相較1-3月出現一定下滑,考慮到自2018年以來上市的快遞企業營收表現與其走勢基本一致,考慮到快遞服務品牌集中度CR8在2022年Q2相較於Q1整體變化有限,因此我們預期板塊Q2業績增速仍有下滑壓力,然而上漲的單票收入為其提供一定安全墊,因此板塊業績下滑幅度應當相對有限。從已經披露2022年業績預告的順豐控股與申通快遞的表現來看,即使在Q2受到了疫情封控、燃油價格上漲的影響,依然錄得相對較高的業績增速,板塊仍處於復甦進程中。

1.3 酒店餐飲:疫情破壞消費場景,板塊受損相對嚴重

從中觀視角來看,儘管在6月社零餐飲收入分項相較去年同期僅下滑4.0%,邊際上大幅改善,然而從累計視角來看,2022年1-6月累計同比僅為-7.7%,相較2022年Q1依然下滑8.2%。考慮到近10年來,上市公司視角下的餐飲板塊業績表現往往弱於社零口徑下的餐飲收入增速,因此我們預期餐飲板塊業績在2022年Q2相較於Q1大概率加速下滑。這在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中得到了驗證:受披露規則要求,餐飲板塊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業績預告,受疫情導致的門店停擺、堂食接待人數減少等影響,業績相較Q1呈加速下滑趨勢。

對於酒店板塊而言,由於業績預告披露率相對較高,我們直接參考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內容對板塊2022年Q2盈利情況進行判斷。整體而言,2022年Q2受疫情反覆影響,尤其是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型城市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升級使得旅遊和商務出行受到大幅影響,對酒店行業正常經營造成衝擊,業績增速相較Q1普遍出現大幅下滑。

1.4 旅遊景區:出遊人數大幅減少,板塊業績加速下滑

旅遊景區同樣為在出行鏈上大受疫情影響的板塊,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2022年1-6月的國內旅遊數據,2022年H1國內旅遊總人次14.55億,比上年下降22.2%。分季度看,其中一季度國內旅遊人次8.30億,同比下降19.0%;二季度國內旅遊人次6.25億,同比下降26.2%,相較Q1下滑明顯。因此我們預期2022年Q2旅遊景區板塊相較Q1業績大概率加速下滑,這在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中同樣可以得到驗證。

1.5 商貿零售:疫情導致客流量低迷,Q2陷入全面虧損
從歷史上看,上市公司視角下的商貿零售板塊業績表現與中華商業信息網公布的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走勢整體一致,營收與利潤相關性分別達到0、94與0.80。截至2022年5月,全國百家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累計同比僅為-16%,相較3月大幅下滑,儘管6月消費場景有所恢復,受前兩個月拖累,我們預期2022年Q2板塊業績存在進一步下滑風險,這在2022年Q2業績預告中也可得到一定驗證:在整體法視角下,百貨在Q2扣非利潤幾乎為0,而超市、多業態零售則大幅虧損(已剔除ST)。

2. 地產後周期鏈:疫情與地產重壓之下,需求低迷成為主要矛盾
2.1 家具:Q2需求走弱,業績恐仍將邊際下滑

從歷史上看,上市公司口徑下的家居用品板塊的業績表現與工業企業口徑下的家具製造業板塊走勢基本一致,相較之下前者業績波動更大。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抬升與下游地產景氣度下滑影響,板塊儘管營收修復至疫情前水平,然而利潤表現卻遲遲尚未修復。2022年Q2部分裝修需求受疫情影響被迫延後,疊加地產景氣度依然低迷,板塊業績出現一定受損。截至2022年5月,工業企業視角下的家具製造業營收累計增速為-2.5%,相較3月下滑5.7%;利潤總額累計增速為-2.1%,相較3月下滑2.5%。而我們從6月內需來看,限額以上家具類零售額累計同比增速僅為-9.0%,相較5月僅僅改善了0.6%;而外需來看,家具出口相較5月同樣變化不大,整體景氣回升並不明顯。因此我們認為2022年Q2,儘管原材料價格上升趨勢得到緩解,受需求走弱(或延後)影響,板塊業績相較Q1仍存在下行壓力,這從2022年上市公司業績預告中也可得到一定驗證:從中位數視角來看,家居各細分板塊在Q2業績依然相對低迷。

2.2 家用電器:營收增速邊際下滑,利潤有望存一定韌性

從中觀視角來看,上市公司口徑下的家電板塊業績與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分項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累計同比走勢整體一致。而截至當前,2022年1-6月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累計同比僅為0.4%,相較於2022年Q1下滑明顯。而從外需視角來看,4-6月出口金額同比連續下滑,整個2022年H1同比下滑13%,相較於Q1下滑4.6%(美元口徑,考慮到Q2美元大幅升值,對板塊出口創收能力可能存在一定低估)。因此我們預期2022年Q2家電板塊營收表現大概率延續下滑趨勢。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家電板塊在Q1營收與利潤增速走勢上出現了一定背離,板塊價格傳導效應與降本增效效果展現(我們曾在2022年一季報深度解讀中有所解釋),考慮到Q2家電上游原材料工業金屬價格漲幅有限,塑料、板材、鍍鋅板價格均出現一定下滑,因此我們預期Q2利潤表現上可能依然會存在一定韌性。這在業績預告中也有所體現:多個細分板塊扣非利潤表現相較Q1均有所改善(當然披露率相對有限)。

3. 食飲鏈:Q2業績韌性較強,酒飲有望優於食品

3.1 食品:Q2營收下滑可能有限,然而成本端壓力仍大

從歷史上看,上市公司口徑下的食品板塊業績表現與工業企業口徑下的食品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走勢整體一致(前者表現往往相對更優),2020年疫情以來,兩者走勢出現背離,卻與食品價格(以RPI食品分項累計同比表徵)表現更為相關。在2022年Q2,食品零售價格實現企穩回升(截至2022年5月,RPI食品分項累計同比為0%,相較1-3月(-2%)回暖);從工業企業視角來看,食品製造變化並不明顯,而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大幅改善(2022年1-5月利潤總額增速為-8.3%,而1-3月僅為-22.9%)。而從用電量指標來看,儘管經歷了疫情擾動,1-5月食品工業用電量累計同比相較Q1基本走平,意味着板塊整體生產狀況邊際上並無明顯受損。考慮到2022年6月生產消費場景的逐漸恢復,板塊業績修復動能相對較強,因此從中觀視角來看,我們認為2022年Q2食品板塊的營收增速相較Q1下滑有限,然而我們發現在2022年Q2,PPI食品製造/農副食品加工業與PPIRM農副產品類當月同比價差迅速下滑,在6月再度跌入負區間,意味着板塊成本端壓力依然較大,毛利率仍存下滑風險。

結構上而言,我們發現從PPI細分項來看,調味品板塊價格上漲力度相對較大,價格傳導更為順利,我們參考2022年Q2業績預告結果,調味品板塊景氣度同樣相對占優。除此以外,預製品板塊同樣延續了Q1以來的高景氣,業績表現較為出色。


3.2 酒飲:板塊業績存韌性,白酒相對占優

對於上市酒企而言,其業績表現與工業企業口徑下的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整體一致,尤其利潤增速相關性高達0.82。截至2022年5月,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累計營收增速與利潤增速分別為21.0%與8.3%,相較1-3月邊際下滑4.6%與5.0%。而對於6月高頻數據而言,CPI酒類價格同比依然維持在1.7%位置,與3月持平。因此我們預期2022年Q2酒類業績相較Q1出現一定下滑,然而降幅相對有限,板塊業績具一定韌性。

從結構上而言,考慮到1-5月啤酒產量同比增速為-5.2%,相較1-3月下滑3.7%,而白酒則為3.4%,相較1-3月下滑1.3%。考慮到啤酒產量與啤酒營收相關性高達0.9,而自2018年以來,白酒板塊業績與產量相關性大幅增強,高達0.86)。因此我們認為2022年Q2白酒業績韌性或強於啤酒。
而對於乳製品而言,價格抬升速度(以PPI乳製品製造同比表徵)在2022年Q2逐漸趨緩,而截至2022年5月,產量累計增速僅為0.9%,相較4月略有抬升,低於3月1%。考慮到6月生產有望得到一定修復,整體而言,我們預期2022年Q2乳製品板塊營收增速相較Q1整體變化不大。而上游原材料端生鮮乳、奶粉等價格增速均在Q2延續弱勢,板塊毛利率有望延續改善。

4. Q2復甦進程中斷,疫情與地產成為核心矛盾

總結而言,在部分上游原材料的大幅上漲態勢得到一定緩解後,疫情的反覆與地產行業的低景氣度成為了消費板塊的核心矛盾:在2022年Q2,多地疫情發生後採取的封控措施使得消費板塊的復甦進程被迫中斷,大量依賴於線下具體消費場景的板塊(如出行鏈)再度陷入困境。而地產行業的持續低迷更是使得即使疫情出現明顯緩解後,家電、家居等板塊的業績修復斜率仍充滿不確定性,需要我們密切跟蹤。而結構上看,2022年Q2消費內部可能存在亮點的板塊大概是:行業集中度得到提升,單票收入持續上漲的快遞業;成本壓力緩解,業績具備一定韌性的白酒業以及成本壓力緩解,價格出現一定傳導的調味品業等。

5.風險提示

1)測算誤差:文中有關歷史數據的測算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

2)代表性偏差:本文基於盈利預測的數據分析可能與最終的市場預期存在偏差,且有部分個股尚未更新盈利預測變化。




▼點擊圖片即刻抵達民生策略牟一凌專欄▼

民生策略團隊成員介紹
牟一凌,CFA,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研究院碩士。7年策略研究經驗,目前擔任首席策略分析師,院長助理。
王況煒,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3年策略研究經驗,主要負責基本面動態。
方智勇,復旦大學金融學碩士,3年策略研究經驗,主要負責預期收益率。
梅 鍇,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2年策略研究經驗,主要負責投資者與市場結構。
吳曉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金融碩士,主要負責基本面動態。
沈心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金融碩士,主要負責行業跟蹤與專題研究。
研究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中觀數據透視Q2業績(消費篇)
對外發布時間:2022年7月21日
報告撰寫:牟一凌 SAC編號S0100521120002| 吳曉明SAC編號S0100121120023


投資者適當性說明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本微信訂閱號/本賬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民生證券的專業投資者參考,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民生證券研究院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若您並非民生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取消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本賬號中的任何信息。本訂閱號/本賬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我司不會因為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本賬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客戶;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免責聲明



本報告僅供民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

本報告是基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於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且預測方法及結果存在一定程度局限性。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刊載的意見、預測不一致的報告,但本公司沒有義務和責任及時更新本報告所涉及的內容並通知客戶。

本報告所載的全部內容只提供給客戶做參考之用,並不構成對客戶的投資建議,並非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客戶不應單純依靠本報告所載的內容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本公司也不對因客戶使用本報告而導致的任何可能的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公司未確保本報告充分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本公司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諮詢獨立投資顧問。

本公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參與本報告所提及的公司的金融交易,亦可向有關公司提供或獲取服務。本公司的一位或多位董事、高級職員或/和員工可能擔任本報告所提及的公司的董事。

本公司及公司員工在當地法律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以及顧問、諮詢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本公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係,並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係後通知客戶。

若本公司以外的金融機構發送本報告,則由該金融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該機構的客戶應聯繫該機構以交易本報告提及的證券或要求獲悉更詳細的信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