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寧|作者
前陣子有一則新聞,非常震驚,幾度氣到發抖。
福建南安,34歲的小雯,被自己的公公暴力殺害。
可娘家人找過去時,公公卻隱瞞說小雯是離家出走。
可是,監控明明顯示,8月21日傍晚,她下班歸家之後,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而第二天一早,她公公就開着一輛無牌麵包車,駛向了後山。
在那裡,警察發現了小雯被焚燒的屍骸。
如果不是娘家人堅持尋找,小雯不僅要被埋在垃圾處理廠,還要背上一個「拋夫棄子」的罪名。
然而,隨着調查的深入,才發現事實遠比通報更可怕。
兇手,何止公公一個人。
小雯被殺時,婆婆、丈夫、小姑子全都在家,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
表面上是公公動的手,但實際上,婆婆、老公、小姑子都是幫凶。
「一個34歲正當年的女子,死在婆家,除了她這個外來者,所有人都是一家人。」
這家人,對內,團結一致;
對外,卻將小雯這個兒媳婦視作「入侵者」,想方設法地排擠她、迫害她。
婆婆下雨天只收自己家的衣服,卻對小雯和孩子的衣服視而不見;
在湯里加入各種藥料,讓她和孩子沒法吃;
還在她孫子面前說「再不聽話,就不煮飯給你媽媽吃了,讓她餓死」。
公公,無原則地偏袒矯情的婆婆。
小姑子,拒絕給侄子洗澡「我給你洗澡了,那你媽媽做什麼啊?」
而老公,則對她的喜怒哀樂,始終不聞不問。
只有回到娘家,她和孩子才能喝上一口濃濃的鴨湯。
原本性格開朗的小雯,婚後變得越來越陰鬱。婆婆一家和她之間,仿佛永遠隔着一層厚厚的鐵板。不管她怎麼努力,始終都無法融入進去。
當她忍無可忍、想逃離之時,卻又被這家人視作異己,狠心剷除。
很痛心。
這場長達八年的排擠與迫害,本質是家庭結構的僵化。
而其中的核心衝突,是婆媳矛盾。
婆媳矛盾的本質,
是新舊家庭的碰撞
美國著名家庭社會學家杜瓦爾,通過姻親關係研究發現:
婆婆和兒媳,對彼此來說,往往都是最討厭的家庭成員,尤其是那些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婆媳。
但事實上,婆媳二字並不全意味着矛盾和衝突。
2013年的一項研究調查了630戶家庭,其中有39.2%的兒媳認為自己與婆婆相處融洽,僅有5.24%的兒媳認為婆媳關係惡劣,剩下的都認為自己與婆婆關係平淡。
對於那些關係惡劣的婆媳,她們之間的敵意,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
a. 婆媳是一段非自願、非血緣的關係。
兒媳對婆婆的排斥在於「我選的是你兒子,又不是你。」
婆婆對兒媳的排斥在於「是我兒子選的你,不是我選的你。」
婚前,她與丈夫相互的了解都不多,更別說婆婆了。
這種倉促的家庭結合,在日後相處暴露問題時,會更傾向於採用外歸因的方式,即:
覺得一切都是對方的錯,自己是一個被動的受害者。
b. 婆媳競爭着家庭掌權者的身份。
家庭權力上,婆媳倆也存在矛盾衝突。
誰擁有管理家庭關係的權利?
誰在這個家裡有話語權、決策權?
在與婆婆的競爭中,小雯非常弱勢。
她的婆婆,在整個家庭一直都處於最核心、權威的地位。
兒媳想要組建新家庭,而婆婆妨礙了新的家庭系統的形成;
婆婆想要維繫舊家庭,而兒媳打破了穩定的原生家庭系統。
婆媳矛盾,實質就是一個原生家庭與一個新生家庭猛烈碰撞的產物。
而一個強勢、對兒媳充滿敵意的婆婆,背後往往是一個強大而僵化的原生家庭,和始終無法分化出來的新生家庭。
婆壓媳的本質,
是僵化的原生家庭結構
僵化的家庭結構,有3個主要特徵:
a. 包容性低:難以吸收、接納新成員。
小雯的丈夫和公婆、小姑子一家人非常緊密,而她屬於外來入侵者。
她的這種艱難處境,從她的微博生活記錄也可窺探一二。
b. 分化性差:難以在原有結構上重組、難以形成亞系統。
一對新婚夫妻的結合,是家庭生命周期的開始,接下來,只有不斷地磨合,完成階段性的發展,才能順應家庭變化,靈活調整互動模式。
小雯結婚以後,一直與公婆住在一起,從未和丈夫孩子擁有過三人世界,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夫妻亞系統。
c. 等級結構森嚴:父母保持絕對權威和控制地位
小雯所在的傳統大家庭,婆婆處於家庭等級的最高層。
當大家都遵循「以婆婆為大」的規則時,這個家庭的互動模式就會是:家庭中的其他人都要讓着婆婆,哪怕自己憋氣。
而兒媳,始終處於家庭結構中的最底端。
家庭結構僵化的後果,是對弱勢「外來者」變本加厲的壓迫。
北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者Rittenour和Koenig Kellas,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兒媳在婆婆那裡受到的最大傷害是「以強勢的方式越界」,包括:
對兒子說兒媳的壞話;
試圖控制兒媳;
對怎麼養下一代發表不必要的意見等等。
可對小雯來說,她遭遇的又何止這些呢?
而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幫助那些和小雯處於相似境地的女孩們,避免成為僵化家庭的犧牲品。
打破固有結構,
不做僵化家庭的犧牲品
如果你發現自己也難以融入丈夫的原生家庭,婆媳矛盾很深,甚至被暴力對待,不要猶豫,快逃!
相比關係,生命安全更重要。
單靠個人力量,跟一個頑固的家庭抗衡,是很難的。
但如果程度較輕,只是溝通問題,還有補救的餘地,我們有2點建議:
a. 打破原有互動模式,不再默默忍受。
正如結構派家庭治療理論所述,要改變僵化家庭結構,需要改變家庭規則,而家庭規則的改變則依賴於互動模式的調整。
一方面,一味地遷就會強化對方的惡習;
另一方面,將壓抑的憤怒通過其他形式發泄出來,比如遷怒於家庭其他人,尤其是第三代。
策略上,採用緩和策略,間接、迂迴地提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比如,使用一些模糊限制語、部分同意或疑問:「可能是」「或許是」「會不會是」「……的確也有一定道理」等。
這樣既能減少語言攻擊帶來的傷害,也可以緩和彼此間的衝突矛盾。
語氣上,使用緩和語氣,不使用過激情緒詞,做到「就事論事」。
比如,當婆婆在下雨天只收自己的衣服、不管兒媳衣服被淋濕的時候,兒媳可以對婆婆表達:
「媽,上次下雨,我衣服沒收進來,被淋濕了(就事論事)。可能是您收衣服的時候沒看到(模糊用詞),還辛苦您下次幫我多注意一下(提出需求)。」
b. 建立有清晰邊界的亞系統,防止原生家庭過度捲入。
理論家家庭治療Bowen,提出了家庭系統理論,他認為:
婚姻的基礎應是以夫妻為核心的家庭系統,而原生家庭的過度捲入會嚴重影響到這一系統的建立與發展,危害婚姻質量和生活滿意度。
對於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最合理的互動應該是:界限清楚,不相干擾,同時又彼此支持。
你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與公婆開誠布公地討論、商定家庭職責和分工。儘量做到相互支持,但又不過度依賴。
同時,我們也要認清一個事實:
對於新婚夫妻而言,要有效拒絕原生家庭的干擾,經濟獨立和自我照顧是兩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在經濟和生活上都對原生家庭有很多的需求,那麼,拒絕他們對你們生活的干涉和指點,也就很難了。
你不必孤獨地面對
如果你也處於「難以處理」的婆媳矛盾中,感到孤獨、無助,建議你尋找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和陪伴。
當你不知道如何化解衝突、面對婆婆,他會帶你一起探索這段關係,在根源處看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當你感到不被丈夫支持,也沒有朋友可以傾訴,他會摸摸你的頭,教你如何用心理學的方法自我癒合,還會教你修復關係的方法,收穫幸福。
向你推薦壹心理旗下的「此刻心理」平台,這裡有一批經驗豐富、靠譜的婚姻家庭導師。
這些老師持有國家婚姻家庭諮詢師證書還具有豐富的婚姻戀愛諮詢經驗,指導過多位有情感困擾的用戶,她們會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情感諮詢經驗幫助你。
他是你值得信任的人,你可以和ta保持緊密聯繫,確保ta了解你的動態和處境。
現在新用戶可以享受諮詢特惠,3 次諮詢僅 99 元,像微信的視頻通話一樣,只要有手機、有網絡就可以做:
·50分鐘/次 一對一視頻諮詢(效果好)
·300位專業諮詢師任你挑選(選擇多)
·100%空間與談話內容保密(更安心)
市場價1500元/3次,平均500元/次
現在諮詢僅需99元/3次,平均33元/次
超高性價比
長按掃碼立即搶購
▼
諮詢,是一種私人陪伴
它是一對一的私人定製化服務。
在歐美國家,大部分的人都有做心理諮詢的習慣,心理諮詢能幫助他們保持情緒穩定、提升自我價值感和幸福感,讓生活和工作更有效率。
而在中國,目前僅有少部分人走上自我探索的開悟之路。
一段諮詢經歷大致會分成這幾步:
①先了解你們的婚姻/戀愛狀況;
②再從表面深入挖掘原因;
③帶你一起尋求解決辦法,識別愛情需求,提高婚姻的幸福感。
在這裡,諮詢師就是你的「人生導師」,我們帶着困惑,通過與老師的一對一談話,去認識自己、解決煩惱。
這樣的一對一服務,是針對「你自己的婚姻狀況」做溝通,比起學習網課、看書都更有針對性、更有效、對你更有幫助。
徐靜
一級婚姻家庭諮詢師
心理諮詢師(中科院)
從業5+年已服務3684小時
「愛」和「會愛」是兩回事,不要因為經驗的匱乏造成婚戀的不幸。通過探索自己,認識自己各方面的盲點,從而可以恰當地適應環境,達到身心協調、身心健康的目的。
萬淑津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系統式家庭治療師
從業4+年已服務950小時
良好的親子關係,和諧的婆媳相處,美滿的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健康的關鍵。給予孩子提供恰當的安全基地,鼓勵與引導孩子探索自我,探索環境是親子教育的核心。而穩固的理解與支持,則能更好地保持幾個家庭的融合與共處。
蔣桂華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從業10+年已服務1221小時
在一般情況下,一對戀人容易和平相處,而一對夫妻卻常常因為柴、米、油、鹽、撫養、贍養、進項、支出等問題發生爭論。看似雞毛蒜皮的日常小事,處理不妥,他確確實實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品質。如何能讓兩個帶着不同原生家庭模式的人,合理面對彼此的期待,求同存異,構建成熟和諧的親密關係。讓我陪你一起成長。
如果你也有婚戀方面的困擾,不妨尋找一位諮詢師,把難題逐一解決。我們在一起,你就不再無助、煩惱、委屈。
市場價格3次諮詢1500元
新人特惠3次諮詢99元
長按掃碼立即搶購
▼
諮詢過的用戶怎麼說?
貼心保障:考慮到大家不一定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諮詢師,所以提供了「免費更換諮詢師」的保障:在前兩次諮詢中,若感覺諮詢師不匹配,可申請免費更換一次諮詢師。
心理諮詢不一定要很貴才專業,適合你的才是最重要的。
願你投入溫暖的家人懷中,願你始終被愛包圍,不再經歷傷害。
長按掃碼立即搶購
▼
此刻心理,壹心理旗下子品牌。
我們致力於搭建低價、便捷、專業的心理服務平台,從根本上降低費用,打破價格壁壘,解決大眾「約不起、找不到、不靠譜」的難題,讓每個人都可以有機會、有能力享有專業的心理諮詢服務。
真正實現人人都能有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人人都擁有自我成長的機會。
現在設有新人專屬特惠諮詢 3 次諮詢 99 元,邀請你來購買體驗。
↙↙點擊閱讀原文,也可直達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