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時間回到五年前。

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繪就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

這一主題的座談會此後在2018年4月、2020年11月再度召開,召開地點分別為武漢、南京兩個重要的長江沿岸城市。

中國三峽集團作為共抓長江大保護的核心主體,關注生態文明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大力實施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翼齊飛」戰略,積極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國三峽集團來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在更大範圍、更多領域、更深層次推進共抓大保護工作。

為發揮資本市場在共抓長江大保護中的撬動作用,探索全社會「共抓共贏」新模式,2020年7月三峽集團聯合中證指數公司編制了「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並授權易方達基金基金共同開發長江保護主題ETF產品。

五年來,「長江大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給區域的環保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並深刻地影響着資本市場。

2020年8月19日,「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發布,該指數將為參與「長江大保護」的上市公司引入增量資金,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該項事業。

據了解,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從滬港深三地市場中選取100隻致力於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反映長江保護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以2014年6月30日為基日,以1000 點為基點。

「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的編制和發布,使資本市場有了聚焦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的主題指數,也是資本市場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舉措。」易方達中證長江保護主題ETF擬任基金經理劉樹榮稱。

作為指數產品數量最多的基金公司之一,易方達於9月22日公開發售長江保護主題ETF(認購代碼:517333;交易代碼:517330),這是全市場首批長江保護主題的指數基金。基金擬任經理劉樹榮,擁有豐富的指數基金管理經驗,在管產品回報排名靠前且多次獲獎。

劉樹榮在一次手記寫道;「我們可以嘗試放下左側還是右側的糾結,選擇中長期持有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尋找那些性價比較高的投資標的,遵循春種、秋收、夏耘、冬藏的自然規律,做時間的朋友,耐心等待時間的饋贈。」

顯然,長江大保護ETF就是這樣的指數基金,在具備社會效益的同時也潛藏增長的動力:

——長江經濟帶前景廣闊:長江經濟帶覆蓋中國11省市,集聚了40%以上的人口、創造了4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去年召開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用「半壁江山」來形容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地位。

——長江大保護為一些產業帶來了巨大發展機遇,其中在該指數中占據50%權重的環保行業直接受益,長江航道和沿江鐵路建設則為該區域基建帶來新動力。

該指數集中於環保、基建、戰略性新興產業三大行業,也有助於分散風險,控制回撤。

——指數基金管理是一項精細化的系統工程,而易方達具備17年的專業沉澱。

1
「半壁江山」的長江經濟帶

在劉樹榮看來,中國的區域經濟板塊從南到北可分為三大部分:以北京為核心的京津冀、以上海、武漢、重慶為核心的長江經濟帶、以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

其中長江經濟帶東有長三角城市群,西有成渝經濟圈,市場需求潛力和發展迴旋空間巨大。

「不論從國土面積、區位來看,還是從人口、GDP對全國的影響來看,怎樣強調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性都不過分。」劉樹榮稱。

長江經濟帶覆蓋中國11省市,國土面積雖只占全國的21.4%,但集聚了40%以上的人口、創造了4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去年召開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用「半壁江山」來形容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地位。

Wind數據顯示,2020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常住人口總量約6億,占全國人口比重的43%,GDP總量為47.2萬億,占全國的46.5%,二者分別相比2015年上升0.2、4.3個百分點。

換言之,五年間人口持續流入長江經濟帶,長江經濟帶創造了更多的GDP。市場認為,未來長江經濟帶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人口流入、區域經濟增長將催生一批優秀的企業。

回頭看,正是2015年前後,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地位逐步確立。如在2014 年,「依託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初召開的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這成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戰略導向,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四年後的2020年,全國人大審議通過《長江保護法》,從根本上夯實了長江大保護的制度保障。

劉樹榮表示,「長江保護主題ETF可以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到長江大保護之中。」

當然,易方達中證長江保護主題ETF並非只追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也是其考量的重要目標。

一方面,「長江大保護」是目前國家鼓勵的政策方向與今年教育培訓、互聯網反壟斷這樣監管風險有明顯區別。」劉樹榮稱。

從市值權重占比來看,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以處於成熟期的大市值股票為主要成分股。其中,45%權重的集中在1000億以上的區間,9.3%的權重處於 500-1000億。

這意味着這些企業已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且多為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擁有較強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競爭力。

另一方面,「長江大保護」相關的的行業和公司,資本市場或可給予更樂觀的預期和更高的估值。

Wind數據顯示,9月17日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PE-TTM在28左右,處於11%的分位點,位於指數發布以來的較低水平,具備一定的增長潛力。另據Wind預計,2022年、2023年該指數的同比歸母淨利潤增速達19%、16%。

2
政策支持

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這標誌着長江經濟帶正式上升過國際級區域戰略。

此後,諸多支持政策陸續出台。比如發改委2018年印發《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對相關投資項目予以專項補助。

財政部今年9月印發的《關於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財稅支持政策的方案》提出,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首期規模885億元,主要投向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等。

一大批央企也參與到「長江大保護」之中,形成新的投資機會。《中國三峽集團環境保護年報 2020》顯示,截至 2020 年底,三峽集團共抓「長江大保」護累計落地項目335個、投資 1375 億元,與沿江省市各級地方政府簽訂協議109 份,已實現由4個城市試點先行、12 個沿江城市拓展合作到形成長江經濟帶11省市全面鋪開的共抓格局。

2020年11月召開的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進一步提出,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找出問題根源,從源頭上系統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

「長江大保護」各種相關的提法中,「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讓劉樹榮記憶深刻。這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句子,但某種程度上也說明長江流域的環保將會進一步強化。

「『長江大保護』蘊含的產業機會主要集中在環保行業。」劉樹榮直言,「尤其在去年碳中和碳達峰目標提出後,資本市場對環保行業的關注空前提升。」

據了解,中證長江保護主題指數標的主要分為三類,第一類為環保產業類相關上市公司,權重占比為50%。包括但不限於業務涉及污水處理、水環境工程、廢水利用、環保設備、環境檢測和土壤修復的上市公司。

東吳證券的一份研報稱,「長江大保護」藍圖已展開,環保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其預計,2025年長江經濟帶危廢處置、傳統環衛運營市場規模分別為1529億、1535億,相比2020年分別增長42%、40%。

第二類為基礎配套類,權重為20%,包括但不限於業務涉及清潔能源、航道疏浚、港口交運、園區運營的上市公司,以及承建或運營長江保護重要基建項目的上市公司。

其邏輯在於,長江經濟帶區域大、市場廣,一體化過程中要求縮短城市群之間的距離,內部的交運設施投資規模將非常巨大。2018年7月17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發布《推動長江經濟帶沿江高鐵通道建設實施方案》。

此外,長江航運是長江經濟帶區別於其他經濟帶的重要因素,長江「黃金水道」也構成長江經濟帶的生命線,因此相關港口物流業值得關注。

第三類為符合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因地制宜開展業務的上市公司,包括但不限於旅遊、食品飲料、電子、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等沿江特色產業或戰略新興產業上市公司,這類企業的權重為30%。

「這些行業屬於賽道很長的行業,在整個投資組合中起到增強收益的作用,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劉樹榮表示。

在劉樹榮看來,相比其他區域主題指數或行業主題指數,長江保護主題指數優勢明顯:標的所在的地域足夠廣;標的主題鮮明以環保行業為主,但同時兼具長期投資價值的消費和醫藥等行業。

劉樹榮還表示,長江保護主題指數還將結合ESG評級體系對上市公司進行篩選。如此,一方面促使企業注重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社會發展帶來正向影響;另一方面,幫助投資者規避投資風險,提高其投資穩健性。

3
成熟的EFT運作體系

中證長江保護主題ETF是易方達推出的又一指數基金。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7日,易方達共有各類指數公募基金約120隻,是全行業指數產品數量最多的公司之一。其產品線全面、均衡,集結多個行業指數,覆蓋特色跨境、跨市場指數,觸達全球10餘個交易所。

僅以A股指數為例,易方達現有指數基金產品線中,不僅有包括上證50、深證100、創業板、滬深300、中證800等在內的寬基指數產品,還包括了滬深300醫藥、中證銀行、國企「一帶一路」等行業及主題指數。

這因為易方達指數業務布局早。早在2004年,易方達即開始發展指數業務。17年來,易方達設計、投資、管理運作指數產品的經驗不斷豐富,核心成員共同協作超過10年。

劉樹榮也是其成員之一,擅長管理指數型基金,擁有豐富的LOF基金和ETF基金管理經驗,曾管理過易方達中證萬得生物科技指數(LOF)A、易方達創業板ETF及聯接、易方達中證銀行等基金,基金長期收益表現均較為優異,同類排名靠前。

比如,易方達中證萬得生物科技指數(LOF),任職時間為2017 年7月18日至2020 年12月3日,回報同類排名為 83/715,任職回報為 117%。

再如,自2017 年 7月18日開始管理易方達創業板 ETF,截至9月17日任職回報為 93%,同類排名位於市場前四分之一。

劉樹榮表示,與主動型基金更依賴基金經理的個人判斷不同,指數基金的管理是一項精細化的系統工程,更依賴平台和團隊分工協作,考驗的是整個基金公司的執行效率和資源配置的統籌。

這背後,易方達指數基金在品牌層面已形成合力。去年6月1日,易方達基金推出了獨立的子品牌——「易方達指數通」,英文名為Efundex,品牌slogan是「指數投資易方達」。簡言之,指數基金品牌化,整體打造認知度和影響力。

因為規模足夠大,易方達諸多ETF的管理費率均是全市場最低的。例如易方達滬深300ETF管理費率僅0.15%,低於同類指數基金0.35個百分點。此次發售的中證長江保護主題ETF也是0.15%。

除了費率低,指數基金還具備運作透明、風險分散的特點。巴菲特曾說過:「對於絕大多數沒有時間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成本低廉的指數基金是他們投資股市的最佳選擇,甚至能夠戰勝大部分專業投資者。」

「市場的波動是永恆的,投資中我們無法做到每次都能高拋低吸。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一輩子很長,投資時不妨堅持長期資產配置,做時間的朋友,爭取在長跑中取勝。」劉樹榮如是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