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上方藍色字「e線圖情」即可關注微信
【e線圖情】與世界圖情高端保持同步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5f6a70672f68757450366961725233637567377055334d58504c634e4b4f3530424163394b5a4a386533757431636961326a54664165517876387250376a62467967486e553565726466515543596d6364374150586e6e564a437047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6a706567.webp)
——語出2021年7月e線圖情專訪《王新才:開啟智慧 未來可期》
人
物
簡
介
以下內容節選自e線圖情專訪《王新才:開啟智慧 未來可期》
劉錦山:王館長,請您結合貴館十四五發展規劃談談貴館未來在智慧圖書館發展方面的一些思考。
王新才:2018年國際圖聯發布了《全球願景報告》,注重突出以人為核心,關注人和社會發展,這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智慧圖書館應用還有個方便管理的問題。現在像上海圖書館開展應用下一代集成系統FOLIO。由於具有模塊化、靈活性及可擴展性,這個平台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在高校中,深圳大學圖書館新一代圖書館系統LAS4已完成與FOLIO平台的對接,並正式應用。原有的圖書館業務,如編目、流通、期刊、典藏統計等基礎性功能模塊能穩定運作,其餘拓展性功能模塊如統一認證、存包櫃、門禁、自助借書機、座位管理及選座日誌系統等服務也已獲集成應用。像這樣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關注。我館十四五規劃中關於智慧圖書館建設便有一條:推動下一代集成管理系統的調研、升級和業務流程再造,結合我館實際,形成適合我館的下一代系統需求與業務流程框架。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我館十四五智慧建設的重點。
在一個圖書館如何突出人,尤其是突出用戶,很多時候實際上與智能技術運用關係不大。比如圖書借閱冊數與歸還時間問題,就是一個政策問題。我到圖書館後作的一個重大改變,便是改變了借閱與逾期罰款政策,設立預約催還制度。這當中只有預約催還涉及到一個簡單的技術應用。而這些制度使得學生借書變得更加方便。
此外,程煥文教授一直掛在嘴邊的 「三缺」之一的空間緊缺是圖書館一個不容易解決的現實問題。我做館長的幾年,正好遇到館舍維修,便藉機將具備承重能力的地方都改造成了高密儲存空間,從而使得實用面積稍有緩解,並利用機會而將一些地方改造成了新技術體驗區。2013年我剛做館長不久便主張買進3D打印設備,深受學生喜歡。從這不難發現,圖書館需要開設相應技術空間供學生體驗。所以我們在信息分館以IT創造為主打造創客空間,包括「3C創客空間」、「創意活動室」、「創新學習討論區」、「創客俱樂部」等,提供雙屏電腦、蘋果MAC電腦、VR、繪圖板、非線性視頻編輯設備與系統、3D打印機等設備。
一個圖書館能不能得到讀者喜愛除了服務的及時、細緻與周到,有時候還體現在一些細微的地方。比如,我就覺得一個好的圖書館應當準備一些躺臥沙發,如果覺得主要通道躺臥不雅,可置之於稍隱蔽一些的地方。躺臥沙發是學生在學習疲累時休息以補充精神的重要設施。學生在圖書館躺臥,正是學生將圖書館當作家的體現,不應以不雅而拒斥。這一點,未來的智慧建築也應予以考慮。
最後,我所理解的稱得上智慧的圖書館,應該是AI技術發展到相當程度之後,那時只有智慧,而無圖書館,因為AI將能自動搜索發現文獻,海量存貯,可根據需求自動分析找出所需文獻,甚至很多研究都只需人下個指令,而由AI完成,所以那時圖書館將會消失,而由智慧或智能當道。
推廣人 |陳明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drbanana.ml/img/68747470733a2f2f6d6d62697a2e717069632e636e2f6d6d62697a2f6d69616963425a4266524434465a716e706a70684e676d63445a647157787833534e386d6f7863386b41714167556962386a366f4c73664a6d65553941543252483342365333736c6c735a72507441466e75564a77445873772f3634303f77785f666d743d676966.webp)
更多內容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歡迎關注「e線圖情」公眾微信號
長按左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或直接搜索微信號
chinalibs
有一種快樂叫分享請點擊右上角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吧
更多精彩盡在e線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