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兩點一線的生活,經常會讓我們感覺到空虛和麻木,沒有存在感,不知道為什麼活着,不知道要做什麼,不知道喜歡什麼,像行屍走肉一樣活着。仿佛失去了對生活的感受力,也丟失了獲得快樂的能力。
當一個人的生活靠理性支撐的時候,他就丟失了真實的自己。不禁想問,到底做什麼可以變得快樂和充實起來呢?
吃好吃的、周末睡充足的覺、肆無忌憚地熬夜追劇、旅遊,和好朋友聚會,看美麗的風景等,這些都是對我們感官的刺激,可以帶來一種原始的快樂。
但我們有時候又會很克制自己,不敢讓自己擁有這種快樂。
比如想吃的時候不讓自己吃,因為怕變胖;一邊熬夜一邊罵自己,因為對身體不好;想去旅行要限制自己,因為不能超預算。
克制固然好,但一直克制的結果就是一直得不到滿足感,欲望被長期壓制,讓我們的內心感到空虛和迷失。
最健康的狀態,應該是時而放縱,時而克制,張弛有度,快樂恣意。
情緒的被照顧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自己照顧自己,一個是邀請別人照顧。這兩個方向都有同樣的前提,就是意識到你的情緒,非常重要。
沒有一種情緒是不應該的,只有你覺得這是個重要的事,你才願意花心思去照顧它。
有的人會在自我虛弱的時候渴望親密,想談戀愛、想改變對方愛自己、想要被在乎被關注。實際上渴望親密,就是想要有一個人可以安撫自己的情緒。
當你的情緒被照顧,你會體驗到你在愛自己,體驗到被愛,會感覺很踏實。
當你孤單的時候,你通過喝酒去排解,酒精刺激了你的神經,這時的你,在尋找感官快樂;想喝酒的你,尋求朋友陪伴,向朋友傾訴內心,這時的你,在照顧自己的情緒,得到情緒快樂;而你決定了去面對孤單,思考孤單,領悟自己為什麼會孤單,以及孤單帶給自己的意義,你就得到了升華,感受到了精神快樂。
讀一本好書、聽一節好課、有一個靈感、做成功一件事情、做了一個公益項目等,這都會讓你會感覺到自己人生的價值感,會發自內心地產生成就感和自我存在感,這就是第三個層次的愉悅。

想要到達快樂的第三個層次,最關鍵是要深入自己的內在,找到自己最深層次的滿足感——你一直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是什麼?
在你內心深處,最深的需求什麼?
你的內心追求哪種生活,想要哪種人生?
為你推薦深層心理需求測評,全方位評估你的心理需求,幫你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在動力,針對性提升生活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