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理諮詢師曾分享過一個來訪者案例:

日常生活中,她的脾氣很好很溫柔,但是,有一種特殊情況,每每讓她情緒失控,暴跳如雷。

那就是,只要別人在沒有跟她打招呼的基礎上,突然不見了,她就會很生氣。


比如說:

和朋友在微信聊着天,突然ta就沒有回覆了;

或者是和戀人約會,明明時間到了,對方卻沒有出現。

有一次,男朋友遲到了10分鐘,而且因為地鐵上信號不好,沒有接到她的電話,她極其憤怒地沖對方發了一通火,和平時溫柔的樣子判若兩人。

身邊的朋友也常半開玩笑地吐槽她,千萬別和她玩消失,不然她會變身「霸王龍」。

她很苦惱:為什麼我會這樣?能不能改掉這個毛病?

看不見的傷口,才最為致命

任何表面行為的背後,都有深層的心理原因。

為什麼得不到回應,會讓她如此憤怒?

是擔心嗎?可是男友只遲到了10分鐘,並不是很久。

因為無聊?可是一個人刷刷手機,逛逛街,隨便做點什麼都能打發時間。

在諮詢師一步步的引導下,她說出了內心真正的感受:

「我很害怕,覺得自己被拋棄了。」


原來,在她很小的時候,大概三四歲,那時她的媽媽很忙,沒有辦法時時兼顧她。

於是,媽媽把她帶去外婆家,想把她寄放在那裡。

但大人知道,對這么小的孩子說實話,她一定不願意。所以媽媽告訴她,我們是去外婆家玩。你乖乖睡午覺,睡醒還有最喜歡的西瓜吃。

她很乖地睡了,滿懷期待醒來,卻發現一睜眼,不但沒有西瓜,媽媽也不見了,身邊只有陌生人般蒼老的外婆。

幼小的她嚎啕大哭,卻沒有換來媽媽的回頭。

這件事給她的心靈留下了一個隱性的創傷,成年後,只要遇到類似的事情,幼年被拋下的恐慌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激發出來。

只不過,兒時的她只能無助哭泣,而成年的她通過憤怒、向對方宣洩情緒來捂住這道傷疤。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潛在心理創傷」,指成長過程中,那些看似平常、甚至毫不起眼的事情,卻在無形中帶給你的傷害。

這種創傷,不像創傷應激障礙(PTSD)那麼嚴重,卻也更普遍。

它就藏在你潛意識的某個角落裡,操控你的行為,讓你的生活陷入一種莫名的怪圈。

或許,你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卻不知道行為背後的原因:

● 明明很優秀,卻總是因為別人一句話否定而瞬間失去自信;

●明明不喜歡熱鬧,卻下意識強迫自己融入人群;

●明明很想改變現狀,卻沒有絲毫行動,日復一日拖延……

生活中的你我,也像那位女士一樣,被內心潛在的創傷影響而不自知,該如何自救?

心理創傷的背後
藏着你未被滿足的需求

詩人魯米曾說,傷口是光進入你內心的地方。

潛在的創傷,在你看不見它的時候,固然是一個傷口,但在你看見它的時候,也正是你讀懂自己內心的時候。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每種創傷背後,都藏着你內心深處未被滿足的心理需求:

●害怕被拋棄,是因為你渴望擁有被重視的感覺;

●害怕被人否定,是因為你希望能被肯定,看到自己的價值;

●害怕改變,是因為你想通過確定性,來獲得掌控生活的快感……

只有看清那些不起眼、卻一次次讓你生活停滯不前的創傷,滿足需求,才能療愈自己,而這也是自我覺察的開始,或許它會讓你的生活開啟全新的可能。

那麼,你的內心有哪些未被察覺的潛在創傷?
如何用溫和的方式撫平傷痛,改變人生?

向你推薦「潛在心理創傷測試」,你將獲得:

●從壓制掌控、缺乏認可等10個潛在傷害源中找出影響你最深的因素

●探索潛在心理創傷對你的影響

●為你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學建議,幫助你更好地修復創傷,找回積極的生命力

-潛在心理創傷測試-
測試題:41 題丨報告頁:10 頁
購買的測評保存在菜單欄【我的測評】
↑ 掃描二維碼開始測試↑

你將獲得
「以下展示報告部分內容」

01丨潛在傷害指數


02丨潛在傷害源


03丨影響你最深的潛在創傷


04丨針對性建議


點擊閱讀原文,測測你的潛在心理創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鑽石舞台 的頭像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鑽石舞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