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飛龍,木瓜移動資深行業解決方案專家。
作為前Google中國區新客戶部負責人,他深耕企業出海品牌營銷多年,精通Google的投放模式,曾服務添可、Lefant、Engwe等企業。
在即將到來的12月28日跨境新知課堂的特別節目上,他將擔任圓桌討論的主持人,與各跨境大咖一起暢聊跨境圈的2022,同時一起展望更加開放的2023。
在此之前,先跟我們一起聽聽他的看法。
2022的總結與2023的期待
回顧2022,年初的「黑天鵝事件」俄烏衝突無疑給面向歐洲市場的跨境賣家帶來直接影響,有的賣家發往歐洲的貨物被取消,損失巨大;但另一方面,也有中國賣家藉此衝上了亞馬遜BSR。
而年底國內「新十條」的頒布,多地外貿企業順勢「出海搶單」。江蘇、浙江首先「搶跑」,沿海地區緊隨其後,非沿海地區也正蓄勢待發。12月9日,蘇州的赴歐招商團隊將再度起飛前往德法,經濟恢復將迎全新想象空間。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即將過去的2022跨境電商,你會選擇什麼?
馬飛龍給的回答是——降溫。
「我覺得降溫這個詞很好地傳達出跨境行業在2022年的整體趨勢。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疫情對於跨境電商來說一直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機遇是疫情讓更多人開始從線下轉到線上購物,一定程度上刺激跨境電商發展;而挑戰也很明顯,比如物流問題,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物流的運輸速度。而對於很多新進入跨境行業的人來說,他們看到疫情期間有不少人賺到錢,所以才會跟着進入這個市場。」
確實如此,跨境行業只有回歸到理性之後,才能更好看清楚未來的方向。疫情初擠進跨境圈的部分商家,在不了解整個大行業的環境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行業的穩定性。比如大家都想在某個地區獲得更多的廣告流量,可能就會產生廣告競價,從而導致流量的價格虛高;再比如,物流價格也同理。
如果用一個詞來體現這個現象的話,那就是「內卷」,但「卷」過之後,更多的就是行業的洗牌與整頓。所以,面對即將到來的2023,面對更加開放的市場,跨境電商賣家們又該如何選擇?
馬飛龍這樣建議:「其實開放後的市場多多少少會影響跨境電商,因為部分人已經開始回歸線下市場,所以在未來,咱們跨境賣家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從而降低公司的風險。第一,賣家儘量多開幾條產品線,而不僅僅只是推內部的某個產品,彌補自己在特殊時期的銷量不足,降低風險;第二,增加多平台渠道,如果你的品牌已經有了一定影響力,那麼久可以去入駐一些其他平台,如亞馬遜、沃爾瑪等;第三,如果你的品牌在平台與獨立站上都做得很成熟,那你可以考慮切入線下銷售渠道。」
無論如何,跨境賣家們也不用擔心,人們線上購物的習慣已經養成,生活方式的改變,短期內是很難改回來的。因此雖然確實有部分消費者轉向了線下,但線上購物規模卻依舊可觀。
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
該如何選擇?
雖然說跨境電商的熱潮相對於往年來說,它的熱度相對下降一些,但是還是有不少新的跨境人想要在裡面獲得增長。

木瓜移動廣告同盟激勵計劃火熱進行中
歡迎大家報名星推官
666激勵紅包等你拿!
木瓜移動深耕跨境行業14年,是Google中國區官方代理商,Amazon中國區戰略合作夥伴,Meta、TikTok等海外媒介平台中國地區合作夥伴,目前已有10000家企業通過木瓜移動的服務及產品實現海外增長。

橙專家 | 「服務B2B跨境廠家,他們與2C賣家的差別不是一點兩點。」
橙專家 | 從服裝賣家變身營銷行家,她懂鋪貨選品也就更有底氣談轉化
